2025年5月17日上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药促会”)创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器械专委会”)换届会议在无锡顺利召开。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秘书长冯岚,器械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广志、副主任委员顾忠泽、田源等30余位委员及委员代表现场出席会议。器械专委会秘书长王竟菁主持换届会议并做第一届工作总结报告。
王竟菁主任指出,器械专委会在药促会总会和主任委员王广志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与药促会投资、数字化等专委会联合主办了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活动,为行业搭建了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二是深度参与药促会组织的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等品牌会议,策划创新医疗器械分论坛及创新器械路演专场,并为大会推荐并筛选优质路演项目;三是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全程参与了包括“中国创新器械审评制度改革”“深化基因测序技术监管改革,培育新质生产力”“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单位建设动态评估”等政策课题研究;四是积极加入相关政策法规的制修订工作,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参与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调研,为《医疗器械管理法》立法建议、草案征求意见稿反馈相关意见建议。
全体委员一致审议通过了器械专委会的工作报告,对第一届取得的工作成果表示充分肯定;同时,根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还审议通过了器械专委会第二届委员名单(共40人附后),选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5人、秘书长1人。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王广志教授连任第二届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常务副院长、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先生、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顾忠泽主任和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迈胜医疗集团董事长田源博士连任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王竟菁主任连任第二届秘书长。
王广志教授对再次当选器械专委会主任委员表示感谢,他认为,第一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委员的大力支持与参与。王教授表示:当前创新医疗器械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在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医疗器械应持续推动创新转化,积极地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实现原创性技术突破与升级。未来两年,将在药促会和全体委员的支持下,继续带领器械专委会通过政策呼吁、临床协同和资本助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使器械专委会成为“医、工、研、产、政”的桥梁枢纽,务实解决器械发展的实际问题。
器械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广志教授发表讲话
宋瑞霖执行会长对器械专委会第二届领导班子成员当选及换届会议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宋会长表示:当前医疗器械监管面临审评资源不足、风险等级分类缺乏科学性等挑战,同时新的国际形势对行业发展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在此形势下,中国的医疗器械行业需保持定力,借助《医疗器械管理法》立法契机破局监管体制瓶颈,实现从“进口替代”到“全球创新”的跨越。器械专委会未来应与投资、临床、国际监管等专委会联动,促进技术、资本与政策的协同,共建医疗器械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提升医疗器械监管水平与国际认可度,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产业发展助力。
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发表讲话
药促会研究部副主任张洋洋就药促会“中国创新器械审评制度改革”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会上进行了分享,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关于我国医疗器械审评制度改革的思考》已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期刊发表。
在换届会后的研讨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监管改革”“关税挑战”以及“在当前形势下创新医疗器械专委会未来重点工作”进行充分讨论。器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田源博士、顾忠泽主任以及部分委员分别从各自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思考,希望通过专委会的平台切实解决一些行业共性问题,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交流研讨,全体与会者达成共识,未来器械专委会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政策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针对器械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瓶颈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常态化沟通与交流,及时反馈行业诉求,积极争取更多有利于器械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为行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多方合作
积极联合药促会投资专委会、政策专委会等分支机构,组织举办各类行业专题会议和活动。通过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与资源共享。
(三)深化国际合作,助力企业“出海”
加强器械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推动器械企业“走出去”,提升我国器械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合影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创新医疗器械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