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高盛发声:中国创新药价值重估时代来临
产业资讯 药研网 2025-07-17 72

导读:

高盛最新研报直言:中国Biotech板块正进入结构性重估窗口期。当前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整体市值仅为美国同行的14%-15%,但其在全球创新贡献中的比重已接近33%。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板块仍处于‘价值洼地’阶段,全球资本重估才刚刚开始。”

01

中国创新药板块强势上涨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一场罕见的强势上涨:从港股到A股,从ETF到个股,资本市场集体回温

其中,股价表现最为亮眼的是三生制药、和铂医药与石药集团,均在短短半年内实现了翻倍乃至翻数倍的涨幅。

这一轮不是短期躁动,而是一场由BD交易、临床突破、制度红利与资本结构四力共振推动的结构性重估。

02

BD出海引爆价值重估

2025年上半年,中国Biotech迎来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结构性重估行情。Wind数据显示,中国生物科技板块上涨78%,显著跑赢恒生医疗指数(+41%)、MSCI中国(+18%)与美股XBI(-6%)。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这轮强势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正是“License-out”为代表的创新药出海浪潮

根据权威行业数据,仅2025年上半年,国内创新药领域跨境BD交易已超50起,中国药企出海披露合作总额高达48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占全球交易数量与金额的27%和32%。从十年前的“仿制为主”,到如今“原创+出海”双轮驱动,中国Biotech真正进入了兑现时代。

这场“价值重估”的起点,来自于跨国药企的“专利悬崖”——2030年前,全球将有近2000亿美元重磅药物专利相继到期,全球创新管线急缺补位者。而中国药企,恰好在此刻具备了“质高价优”的综合竞争力。

Citeline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药物研发中占比已达近30%,而美国已降至48%;高盛指出,“对外授权”正成为中国Biotech的核心增长战略,瑞穗证券则称“中国资产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远比美国便宜”,这正是国际巨头竞相“买单”的底层逻辑。

这种逻辑,也在市场交易中快速兑现。2025年上半年,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60.5亿美元PD-1/VEGF双抗授权合作,和铂医药、石药集团也分别与阿斯利康达成46.8亿、53.3亿美元交易,涵盖双抗、ADC、AI药物发现平台等关键技术。密集、高额的BD交易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也重新点燃了市场对“兑现力”的信心—中国药不再只是讲故事,而是真正能“卖出去”。License-out潮来袭:谁是下一个出海爆款?

03

临床数据崛起

出海交易之外,中国药还在用“临床数据”赢得全球认可。在2025年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主导的口头报告数量达74项,入选“突破性研究”的项目从1项猛增至11项,数量与质量齐飞,国际话语权快速提升。高盛强调,中国贡献了全球50%的新进入人体临床的新药分子,并拥有全球近1/3的在研管线,是全球创新药的重要源头。2025 ASCO 回顾 | 双抗与ADC成为中国创新药的“双引擎”!

在国内,创新兑现同样在加速落地。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NMPA共批准43款创新药,同比增长59%,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40款为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这些数据共同印证:中国药企已经跑通“研发—临床—交易—放量”的商业闭环。

正如高盛在报告中所言:“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药的重要源头,尤其在前沿技术模式方面的贡献突出,这将促使全球医药企业将中国资产纳入其外部引进战略的必要组成部分。”

04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政策方面的释放也构成了本轮行情的重要支撑。

2025年6月,证监会宣布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取消对营收与利润的限制,改为“市值+研发”为核心指标,极大提升了尚未盈利Biotech的融资能力。核药龙头与GLP-1新锐齐赴港,科五标准重启,Biotech IPO春天来了?

之后,NMPA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审评周期压缩至30个工作日,尤其支持全球同步研发、儿童药与罕见病品种。创新药重磅利好!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临床试验审评30日内完成

此外,7月1日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落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将在2025年制定首版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意味着丙类医保体系实质落地。创新药大利好!医保局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这些政策形成融资、注册、支付三位一体的制度合力,为创新药的放量销售和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05

2025下半年三大驱动力

展望下半年,利好因素仍在持续积累。

首先,临床数据将迎来密集披露期。多个涉及心血管、肺癌、糖尿病、肥胖等热门靶点的中国创新项目将在8-10月释出全球关键数据,或将成为下一轮估值“催化剂”,同时更多的BD交易也在积极推进中。......重磅!中国生物制药10亿美金收购礼新!

更重要的是,政策红利仍在逐步兑现,医保支付端改革预计在9月公布详细执行方案,商业健康险目录或将实质推进药品“多元支付+多路径准入”。

06

总结

十年耕耘,终见收成。

曾经的“中国药”讲了很多故事,如今,开始拿出真正的数据、交易与全球认可来回应世界。从讲故事到交答卷,2025年或许正是兑现时代的起点。

如高盛所言:“这把火,不是一阵风,是价值回归的开始。”而我们,也许正处在中国创新药真正走向全球的前夜。


您可能感兴趣
阿斯利康 5 款 1 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阿斯利康 5 款 1 类新药首次在中国获批临床
产业资讯 Insight数据库 2025-07-17 84
华海药业,站在爆发前夜
华海药业,站在爆发前夜
产业资讯 bioSeedin柏思荟 2025-07-17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