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国家医保局连开五场座谈会 透露支持创新药械哪些重要信号?
产业资讯 国家医保局 2025-08-07 10

2025年7月17日-2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连续召开五场座谈会,专门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

第一场座谈会主题是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展开交流;第二场座谈会介绍了“一系列医保价格政策赋能药械创新的新举措,并由多家单位代表介绍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情况”;第三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数据服务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后真实世界研究”;第四场座谈会深入探讨“创新药研发现状、难点及发展方向”;最后一场座谈会是“投资专场”,围绕“耐心资本如何支持创新药械”深入研讨。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三场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四场

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

五场座谈会共同释放了什么信号?都有谁参加了会议?将对中国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带来哪些影响?跟随小编一起来看。

全链条支持,覆盖创新从0到1再到N

从实验室里的研发,到临床应用中的落地,再到医保目录中的准入,五场座谈会构建起覆盖创新药械全生命周期的支持网络。

让研发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第三、四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数据服务研发,明确要以真实世界数据支撑创新药立项[3][4]。

推动临床加速规模化应用。第二场座谈会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分享医保收费立项助力无管技术、脑机接口等新技术临床应用,推动创新成果快速从实验室走向患者[2]。

科学评估创新产品综合价值。第一场座谈会聚焦医保综合价值评价,通过科学评估创新产品的临床、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为医保购买提供科学依据[1]。第二场提出研究实行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2]、第四场聚焦医保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4]以及第五场聚焦对创新药械的投资[5]。

从支持研发立项到临床应用,从价值评估到医保准入,再到耐心资本的资金支持,全链条的政策护航让创新药械“有方向、能落地、得回报”。

全主体支持,多方参与利好创新药械发展

五场座谈会的参与名单,堪称一幅中国创新药械领域的“全景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昌平国家实验室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国家实验室,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撑[1][3][4];百济神州、恒瑞医药、上海罗氏制药、华润三九、联影医疗、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分享研发生产实践[1][2][3][4];华西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等医疗机构,成为创新技术落地的“试验田”[1];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投公司等投资机构,以市场力量为创新药械发展助力[5];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参与建言,助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5]。

从科研单位到企业,从医疗机构到金融企业,从政府部门到媒体,多元主体形成合力,让创新药械发展多方参与、多方共赢。

全要素支持,激活创新动力

创新药械的发展,离不开数据、政策、资金等要素的深度融合,五场座谈会正是对要素协同的重要体现。

座谈会明确要打通医保数据与研发的协同通道,用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等数据为研发“导航”[3][4];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差异化创新导向……政策持续为药械创新赋能[1][2][4];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参与,让金融资本成为创新的“助推器”,破解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难题[5]。

全心全意支持,彰显责任担当

从参与层级到态度表达,五场座谈会传递出国家医保局支持创新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五场座谈会,国家医保局领导主持并讲话,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医药管理司、价格招采司、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局内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主管悉数出席,解读政策、听取建议。

国家医保局“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鲜明态度贯穿五场座谈会,明确拒绝伪创新、内卷式创新。随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政策的不断落地,中国创新药械将加速走向世界舞台,真正惠及每一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