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Biotech的“烧钱”时代终结?谁在裸泳,谁在破局?
产业资讯 药视声 2025-08-07 79

2025年的行业双重变奏

2025年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站在周期更迭的关键节点。

这一年,港股18A板块累计上市企业数量达73家(截至2025年6月),较2024年新增18家,募资总额累计突破1200亿港元;与此同时,传统药企并购Biotech的案例金额显著增长,例如中国生物制药以约5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

政策松绑、技术突破与资本理性回归的三重力量,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塑行业竞争格局——这不是简单的“回暖”或“热潮”,而是一场由内而外的周期重构。

政策与技术共振下的“质量革命”

从数据看,港股18A的“V型反弹”尤为显著。

2025年上半年,港股18A板块共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募资总额达174.89亿港元(非单板块数据,含A+H上市企业),较2024年全年增长316%。

其中,恒瑞医药以113亿港元募资额(A+H上市)创近五年港股医药最大IPO,其肿瘤/代谢/免疫管线估值达4300亿港元;映恩生物作为纯18A企业,以94.6港元/股发行价募资16.4亿港元,首日涨幅116%,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这组数据的背后,并非单纯的资本热情回升,而是政策松绑与技术验证的双重共振。

港交所18A规则扩容至AI诊断、合成生物等领域,允许未盈利企业通过保密申请机制降低竞争风险,直接吸引了先通医药、宝济药业等企业递表。

而在技术端,2025年ASCO年会中国73项研究入选,康方生物AK112在头对头试验中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非劣效于K药的数据,更推动市场对FIC/BIC技术的信心跃升。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上市企业的“质量门槛”已悄然抬高——超70%的企业拥有III期/报产管线,国际长线基金的重新配置,更印证了资本从“故事驱动”向“数据为王”的转向。

传统药企与Biotech的“双向救赎”

如果说IPO回暖是行业“造血功能”的恢复,并购潮的兴起则是传统药企与Biotech的“双向救赎”。

以中国生物制药以不超过9.5亿美元总对价全资收购礼新医药95.09%股权为例,这场交易的细节极具代表性:礼新核心资产包括PD-1/VEGF双抗LM-299和GPRC5D ADC LM-305,两项交易潜在里程碑付款合计超30亿美元。

表面看,这是传统药企对创新资产的“抄底”;深层看,则是双方生存逻辑的碰撞与融合。

对礼新而言,虽手握近300亿元授权收入,但临床投入缺口仍需外部输血。

2025年港股18A企业中,48%的企业市值低于20亿港元,现金储备低于5亿港元的企业达23家,Biotech的“烧钱”模式难以为继。

对中生制药来说,并购则是破解“产品老化”的关键。

其传统肝病药物收入占比仍超50%,而礼新的Claudin18.2 ADC(LM-302)已进入胃癌III期临床,与中生现有化疗药形成协同,更能借助礼新在中、美、澳三地的临床试验布局,打开海外商业化通道,规避国内集采压力。

从“分散创新”到“集约化”的跃迁

这场并购潮的行业逻辑,远不止“大鱼吃小鱼”这般简单。

从赛道分布看,2025年并购标的超70%聚焦ADC、双抗、细胞治疗,中小型Biotech则转向罕见病、基因编辑等高风险高壁垒领域。

从资本角色看,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通过联合跨国药企设立专项并购基金,推动“技术+资本”捆绑模式——如普米斯生物被BioNTech以8亿美元预付款+1.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收购,正是技术出海的典型案例。

换言之,并购已成为创新技术规模化落地、传统企业转型的“加速器”,而这场交易的本质,是生物医药从“分散创新”向“集约化创新”的过渡。

繁荣背后的生存法则

站在当下回望,IPO窗口的重启与并购浪潮的兴起,共同勾勒出生物医药行业的“新黄金十年”轮廓。

但繁荣背后亦有隐忧。

部分ADC企业PS(市销率)达30倍,虽高于国际同行平均水平,但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坍塌;2024年约25%的并购案例因文化冲突、管线重叠终止,更提醒行业需警惕“为并购而并购”的风险。

对从业者而言,这意味着技术壁垒的构建与商业化前置已成为生存必修课。

生物医药行业的每一次周期波动,都是对创新能力的终极检验。

当IPO窗口与并购浪潮交织,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更是顺势而为的机变——在技术深度与资本理性间找到平衡点,在“有药可医”与“有市可入”间把握节奏。

这场行业洗牌中,唯有兼具科学洞察与商业智慧的玩家,才能穿越周期,定义下一个黄金时代。


您可能感兴趣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产业资讯 药社通 2025-08-09 36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产业资讯 氨基观察 2025-08-0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