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又一家创新药企首度盈利
产业资讯 药智网 2025-08-09 9

近日,乐普生物发布盈利预告,2025上半年利润不少于2400万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97亿元)。成立七年的ADC龙头药企首次迈过盈亏平衡线。

01

两大引擎驱动盈利

乐普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在七年研发投入的积累下终于开始转化为财务回报。

这一突破性进展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两大引擎:

PD-1单抗商业化放量:普特利单抗(商品名:普佑恒)虽然是国内获批第14款获批上市的PD-1/PD-L1单抗,但也成功在免疫治疗领域占得一席之地。目前,该药已获批黑色素瘤、MSI-H/dMMR实体瘤两项适应症。该药2024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2025年销售收入保持稳健增长。

国际化授权收入爆发:近年来,乐普生物在国际化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形成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引擎。

今年1月,乐普生物与ArriVent BioPharma就CDH17 ADC(MRG007)达成授权协议,获得总计4700万美元的一次性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和最高达11.6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销售等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此次合作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为公司今年上半年贡献显著现金流。

在此之前,乐普生物与康诺亚共同开发的CLDN18.2 ADC产品CMG901于2023年以总额11.88亿美元授权给阿斯利康,ADC技术平台获得MNC认可。

今年8月,乐普生物再次达成重要交易,就两项临床前的TCE资产与Excalipoint达成NewCo合作,不仅收获1000万美元首付款及超8.5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同时持有合作公司10%的股权。NewCo模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还将获得合作公司的股权,以股东身份分享资产增值红利。

三笔交易,不仅彰显了乐普生物创新分子获得行业认可,更标志着公司已成功实现交易模式多元化及价值兑现路径的多样化。

02

七大ADC管线蓄势待发

乐普生物实现盈利的背后,是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差异化的研发布局。目前,公司在研管线已形成“ADC+免疫+溶瘤病毒”三大方向。

其中ADC是乐普生物最核心的领域。2018年7月,乐普生物通过收购上海美雅珂,获得ADC技术平台及多个ADC管线。此后,乐普生物又开发了创新的Hi-TOPi ADC平台,并基于此平台开发了全球首创的GPC3靶向ADC候选药物MRG006A等潜力分子。

目前公司已有7个ADC候选分子进入临床阶段,涵盖EGFR、HER2、TF、CLDN18.2、GPC3、CDH17等高潜力靶点,涉及鼻咽癌、胰腺癌、肝癌等临床需求高度未被满足的领域。

图1 乐普生物ADC管线

图片来源:乐普生物官网

核心药物MRG003(Becotatug Vedotin)是国内首个申报上市的EGFR ADC。

EGFR与HER2同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但是EGFR靶向ADC研发进度远落后于HER2靶向ADC。目前全球仅一款上市的EGFR ADC,即日本乐天医疗开发的光免疫疗法ADC药物Akalux(cetuximab saratolacan),但该药物仅在日本上市。

除此之外,MRG003是进展最快的一款EGFR ADC。该药搭载MMAE毒素,通过vc链接体偶联而成。目前其首个适应症晚期鼻咽癌(NPC)已向NMPA递交NDA申请,并获纳入优先审评通道。

图2 全球部分在研EGFR ADC管线

图片来源:药智数据

在今年ASCO年会上,乐普生物公布了MRG003的关键注册性研究结果,疗效优异且安全性良好。

具体数据来看,在既往接受≥2线全身化疗和PD-(L)1抑制剂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中,MRG003组ORR为30.2%,而化疗组ORR仅为11.5%,数值提升近三倍。截至2024年12月30日,MRG003组和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17.08个月vs.11.99个月(HR=0.73),排除交叉治疗的影响后,两组的OS HR为0.59(95%CI 0.37-0.93),生存获益明显。

更值得期待的是,在免疫治疗及含铂化疗失败的R/M-NPC患者中,MRG003+普特利单抗联合疗法的ORR和DCR分别高达66.7%和93.3%,展现出在鼻咽癌治疗方案中前移潜力。目前,乐普生物已启动MRG003联合普特利单抗用于既往至少一线免疫治疗失败的R/M-NPC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值得期待。

同时,MRG003+普特利单抗对比MRG003单药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鳞癌(HNSCC)的Ⅱ期研究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这是全球首个EGFR ADC联合PD-1单抗在局晚期头颈鳞癌的临床研究。而MRG003单药治疗晚期头颈鳞癌也在开展Ⅲ期临床研究。

针对ADC+IO联合疗法,乐普生物还在推进MRG002(HER2 ADC)+普特利单抗用于治疗HER2表达实体瘤的Ⅱ期试验,并已于治疗UC中观察到良好的数据:对于HER2+患者,可评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70.6%和94.1%;接受治疗时间最长的患者的PFS超过26.5个月,且仍在持续。

乐普生物已进入临床Ⅲ期的ADC药物还有MRG004A(TF ADC)和CMG901(CLDN18.2靶向ADC)。MRG004A主攻“癌中之王”——胰腺癌(PC)。CMG901已授权阿斯利康全球权益,目前已启动一项针对晚期或转移性CLDN18.2表达胃及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

在下一代ADC产品,MRG006A和MRG007两款产品具备“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优”潜力。

MRG006A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GPC3 ADC。该药是乐普生物基于其Hi-TOPi平台开发的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GPC-3 ADC候选药物,具有全球首创新药潜力,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GPC3是一种和生长发育有关的分子标志,在成年人的健康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均无表达,但约72%的肝细胞癌(HCC)GPC3呈阳性,并和肝癌的生长、侵袭相关,被视为HCC的“黄金靶点”。临床前研究显示,MRG006A在多种CDX模型及HCC PDX模型中展现出强大的剂量依赖性的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MRG006A亦在探索性毒理学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MRG007则瞄准消化道癌,为CDH17靶向ADC药物。该药在消化道癌的临床前模型中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目前乐普生物已启动了一项评估MRG007在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I/Ⅱ期临床试验。

除在ADC领域的优势外,乐普生物在肿瘤免疫治疗(IO)领域亦有所布局:其PD-1单抗普特利单抗已获批上市,并贡献稳定收入。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开发多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和溶瘤病毒药物,未来有望形成协同效应,攻克现有治疗瓶颈

在TCE领域,乐普生物开发了专有技术平台TOPAbody。基于此平台,乐普生物开发了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TM012,已在中国提交IND申请。并且公司通过NewCo模式将此平台所开发的两项临床前资产(CTM012、CTM013)授权给Excalipoint Therapetics,获得1000万美元首付款、超8.5亿美元的潜在交易总额,以及合作公司10%的股权。

在溶瘤病毒领域,乐普生物从CG Oncology公司许可引进了CG0070的大中华地区权益。该药正在美国开展Ⅲ期临床研究,在国内处于临床I期阶段。

03

结语

BD驱动盈利正成为中国创新药企的共性路径。科伦博泰、和铂医药、映恩生物等企业已率先验证该模式。今年上半年,乐普生物也在BD首付款的加持下,成功盈利上岸。

站在新的起点,随着重磅ADC产品MRG003上市在即、MRG004A胰腺癌Ⅲ期临床启动,乐普生物正从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未来也将迎接更残酷的考验。


您可能感兴趣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产业资讯 药社通 2025-08-09 2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产业资讯 氨基观察 2025-08-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