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减重赛道下一个重磅大BD,主角已现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10-10 11

在肿瘤和自免之后,强势崛起的减重赛道,是对未来若干年全球医药产业格局影响最大的一个变量。

围绕着减重赛道的军备竞赛,已经成为诸多医药巨头优先级最高的研发课题之一,相关的并购与BD交易也呈现极为活跃的状态。

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辉瑞公司以惊人的73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成立时间仅仅3年多的Biotech公司Metsera,以获得对方的一揽子减重药物管线。

对于中国创新药公司而言,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内,也产生了多起首付款超1亿美元的减重药物管线对外BD,买主包括诺和诺德、默克、再生元多家大型跨国药企。

但是这或许只是一个序曲,在减重药物这个战略性的赛道,属于中国创新药公司的辉煌篇章,还在酝酿之中。

安全性更优的ActRII单抗

2025年9月29日,一款来自中国Biotech公司来凯医药的ActRII单抗LAE102,公布了I期临床MAD研究数据。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皮下给药的LAE102在超重/肥胖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此次公布的研究结果,让所有关注这款管线的人都颇为鼓舞。

一方面,是在MAD试验中,观察到了LAE102的增肌减脂的趋势:在第5周时,LAE102的6mg/kg剂量组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了1.7%,同时平均脂肪质量也减少了2.2%;经安慰剂对照组调整后,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平均脂肪质量则减少了3.6%。

另一方面,是LEA102在安全性维度展示的巨大潜力。

本次I期MAD研究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为轻度(1级)实验室检查异常,全过程没有报告任何腹泻、肌肉痉挛或痤疮病例。

这个安全性结果,与之前已经披露的LAE102安全性评估数据相符,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

此前,作为减重赛道的一个明星靶点,激活素II型受体(ActRII)的减脂增肌疗效已经得到了有说服力的验证,但是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2025年的ADA大会上,礼来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旗下靶向ActRII 的抗体药物Bimagrumab联合司美格鲁肽,在超重和肥胖适应症上的2b临床研究结果。

从减重效果来看,数据堪称惊艳:治疗72周时,Bimagrumab单药治疗组减重10.8%,但100%来自于脂肪,并且肌肉增加2.5%;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减重15.7%,但只有71.5%来自于脂肪,肌肉损失7.4%;联合治疗组减重22.1%,92.9%来自于脂肪,肌肉只损失2.9%。

目前全球风头最劲的减重药物替尔泊肽,此前在SURMOUNT-5全球临床研究中,72周时的平均减重数据为20.2%。

也就是说,“ActIIR+GLP-1”的靶点组合,在减重效果上完全有实力与替尔泊肽一较高下。

同时,ActIIR靶向药物具备显著的增肌能力,这是大部分GLP-1类药物所不具备的。

Bimagrumab单药在给药72周之后,入组患者的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2.5%。

但是,Bimagrumab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似乎存在瑕疵。

Bimagrumab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肌肉痉挛或痤疮病例等,在单药用药的情况下,腹泻比例超过40%,肌痉挛在低剂量组达到46%,在高剂量组超过73%,痤疮的比例也在30%~40%左右。

相比之下,在来凯医药的LAE102目前为止的临床试验中,尚未发现腹泻、肌肉痉挛或痤疮等病例,这一点与Bimagrumab有显著的差异。

这说明,LAE102在安全性方面的潜在优势巨大,极有可能成为靶向ActRII的同类药物中的“best in class”。

潜在的买家

作为全球唯二的进入减重适应症临床试验的ActRII靶向药物,LAE102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的读出,大大增加了这款药物BD的概率。

作为在ActRII靶点押下重注的礼来公司,已经和来凯医药达成了关于LAE102的临床试验合作。

2024年11月,来凯医药与礼来公司签署了临床合作协议,礼来将负责在美国执行LAE102的一项I期临床试验并承担相关费用,而来凯医药保留了LAE102的全球权益。

很显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礼来选择自掏腰包给LAE102做临床试验,必定是对这款管线有不小的兴趣,因此不排除在未来进行更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虽然礼来已经有一款Bimagrumab,但是并不意味着会一条道走到黑。

就在9月份,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礼来终止了一项Bimagrumab与替尔泊肽单独或联合用药,用于治疗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试验。

对于终止的原因,礼来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只是表示是“基于战略性商业原因”。

无论具体原因如何,这一事件说明,Bimagrumab在礼来在研管线序列中的地位并非绝对不可撼动,礼来对这款管线的投入也是有所取舍的。

除了安全性因素之外,LAE102还有一个相对于Bimagrumab的巨大优势。

虽然是减重赛道的“新星”,但是Bimagrumab这个分子的诞生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

早在2013年,Bimagrumab针对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治疗,就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

到2030年,Bimagrumab的专利就要到期了。

所以对于礼来而言,将面临一个颇为尴尬的前景:可能在Bimagrumab正式获批上市2~3年之后,就要面临专利悬崖。

相比之下,来凯医药的LAE102还非常“年轻”,其专利到期时间在2042年,这给药物上市之后的商业化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因此,LAE102具备更优的安全性潜力,更佳的瘦体重增加能力,以及更长的专利有效期。

最终和礼来达到BD交易的概率始终是存在的。

当然,礼来并非唯一的潜在买家。

以诺和诺德为例,这家公司的旗舰药物司美格鲁肽,目前在和替尔泊肽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公司股价也受到严重影响。

但是诺和诺德手里,短期内并没有更好的牌。

鉴于司美格鲁肽和Bimagrumab的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有说服力的临床数据验证,对于诺和诺德而言,引入一款现成的且安全性可能更佳的ActRII靶向药物,和司美格鲁肽组成联合疗法,显然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事实上,在“减脂+增肌”已经成为体重管理领域的临床新范式的当下,几乎所有布局了减重药物的跨国药企,都有理由尽快构建配套的增肌类药物管线,否则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BD的预期

在2025年9月,来凯医药成功完成了港股配售,募资净额为5.78亿港元,其中近9成将投入研发。

此前,市场一度传言,来凯医药的融资,是因为临床数据表现不佳。

此次MAD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也说明上述传言纯属无稽之谈。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未盈利的Biotech而言,在自身具备显著的造血能力之前,融资都是与研发同等重要的一项核心任务。

能够持续地筹集研发所需的海量资金,不仅是一家Biotech公司的核心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差异化价值得到资本市场高度认可的标志。

此次配股完成之后,来凯医药账上现金超过了12亿,研发资金进一步充盈。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好消息,不仅让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推进研发,同时在BD谈判中更有底气,在评估潜在合作架构时保持选择性,确保各方利益协同,从而最大化相关管线的全球商业价值。

对于LAE102的对外合作,来凯医药也始终保持着开放务实的态度,公司表示,正积极与多家潜在合作伙伴进行磋商,计划寻求具备严肃承诺和资金实力,且意愿将此项目列为优先的合作伙伴,以加速LAE102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进程。

除了靶向ActRIIA的LAE102,来凯医药还拥有靶向ActRIIB的抗体LAE103,以及完全对标Bimagrumab、同时靶向ActRIIA/IIB的双靶点抗体LAE123。

在ActRII靶点针对超重/肥胖适应症的成药概率已经极大的当下,如果LAE103和LAE123被跨国药企看中,也完全不值得奇怪。

以上三款管线,一起打包BD,也是一种可能性。

考虑到礼来公司拿下Bimagrumab的交易对价是19亿美元,完全有理由期待,未来的某个时刻,来凯医药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贡献一个重磅大BD。

在ActRII类的管线以外,来凯医药还有一款LAE002,也颇具看点。

LAE002是一种AKT强效抑制剂,可以抑制所有三种AKT亚型(AKT1、AKT2及AKT3),根据公开数据,与其他AKT抑制剂相比,LAE002具有疗效更高、药效更好、肿瘤抑制暴露更显著、安全性更佳等多项优势。

2026年上半年,LAE002有望提交上市申请,作为全球仅有的两种处于或完成关键临床开发阶段的抗肿瘤AKT抑制剂之一,这个管线也具备对外BD的预期。


您可能感兴趣
当制药巨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当制药巨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产业资讯 药渡 2025-10-10 13
银屑病药物「红海厮杀」
银屑病药物「红海厮杀」
产业资讯 药智网 2025-10-10 12
减重赛道下一个重磅大BD,主角已现
减重赛道下一个重磅大BD,主角已现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10-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