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国产 ADC 危机临近
产业资讯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 2025-10-12 89

从持续扩容的临床管线,到屡破记录的 BD 交易,市场用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投票:ADC 是近年来最具有想象力的黄金赛道之一。

但当一家又一家药企宣布终止 ADC 项目开发或者退回权益,这个曾经被资本疯狂追捧的赛道,开始显示出它残酷的一面。

今年 9 月,Genmab 宣布放弃 18 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获得的 PTK7 ADC 产品 GEN1107(正在开展 I/II 期实体瘤临床),原因是效益风险状况不佳。8 月上旬,在审查了新的数据和 ROR1 领域进展后,益普生决定终止与 Sutro 达成的 8.75 亿美元交易,涉及产品为 ROR1 ADC STRO-003。

这样的终止或者退货事件,在 ADC 领域绝非个例。

01

超百款 ADC 研发终止

此前,全球已有超百款 ADC 新药或被终止开发,或处于注册非积极状态,其中不乏辉瑞、诺华、艾伯维、安斯泰来等头部药企的身影。这些 ADC 被放弃的原因主要包括疗效不佳、存在安全性问题、企业研发战略调整等

今年 5 月,辉瑞终止了一款 B7H4 ADC 产品 Felmetatug vedotin 的开发,虽然临床试验网站上登记的原因是出于战略调整考虑,但实际上还是因为这款产品在疗效方面没有竞争力。辉瑞发言人曾透露,Felmetatug vedotin 此前的临床数据表明,其不太可能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取得比标准化疗更好的疗效

Felmetatug vedotin 是辉瑞收购 Seagen 获得的重要资产之一,早在 2022 年 1 月就启动了治疗实体瘤的 I 期临床,2024 年 12 月彻底停止招募。有意思的是,这款产品在 2024 年年初还被辉瑞列入了 2030 年前可能推出的八种重磅药物清单,当时被视为乳腺癌潜力选手。

除了疗效外,辉瑞放弃 Felmetatug vedotin 或许与 B7H4 ADC 的竞争格局也有关系。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在研的临床 B7H4 ADC 共有 7 款,其中阿斯利康的 Puxitatug samrotecan 和翰森制药的 HS-20089(GSK 拥有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已经推进至 III 期临床,前者适应症为子宫内膜癌,后者为卵巢上皮癌。

来源: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另外,近些年艾伯维相继终止了 Rovalpituzumab tesirine(DLL3 ADC)、Depatuxizumab Mafodotin(EGFR ADC)、ABBV-154(TNFα ADC)、ABBV-647(PTK7 ADC)、ABBV-787(BET/CD33 降解剂 ADC)等数十款 ADC 产品的开发。

诺华在 ADC 领域布局不多,2024 年 5 月出于商业、战略和发展考虑终止 CCR7 ADC 产品 JBH492 开发,只有一款全球首创 ADC DYP688 正在开展临床研究。公开资料显示, DYP688 可与 PMEL17 结合,递送 GNAQ/11 抑制剂 SDZ475。

来源:ASCO 2025

视线转回国内,亲合力生物、宜联生物等药企移除了多款临床前 ADC 管线。东曜药业在 2023 年 3 月终止了 TAA013 的开发,原因是 HER2 ADC 市场格局变化显著,且公司要发展 ADC 等CDMO 业务。另外,百奥泰在 2021 年初终止了一款 HER2 ADC(BAT8001)的开发,主要是因为在针对 HER2 阳性乳腺癌的 III 期临床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BAT8001 没有达到预设的 PFS 优效目标。

其实创新药冰面之下,还有更多 ADC 产品研发进程已经终止。从商业决策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毕竟一款 ADC 产品难以在众多靶向抗肿瘤药物的激烈角逐中占据优势时,为实现研发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精力集中于管线中更具潜力的优势项目,企业挥刀断臂才是上选

02

国产 ADC 或将迎来密集退货期

当更多临床数据读出、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者公司进行战略调整时,产品就可能被终止或者退回。从过往交易达成和终止的时间来看,受让方一般会在产品引进两到三年后退回权益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全球有 1000 多款 ADC 新药(仅统计处于积极状态的)在研,国产就超过 600 款。BD 合作方面,全球一共达成了 400 多起 ADC 相关交易,其中国内 license out 交易有 82 起,主要发生在 2023 年及之后

国内 license out 交易趋势

来源: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目前,全球已经有 18 笔 ADC 交易完全终止。从交易时间来看,2023 年之后终止的有 12 起,涉及 ROR1、CLDN-18.2、DLK1、KIT 等靶点。从交易行为来看,目前终止的多为境外交易,境内交易仅有 1 起,license out 交易有 5 起。

来源: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

按照过往数据,国产 ADC 可能在未来几年迎来密集退货。一方面,海外授权的ADC 新药项目陆续进展到了临床验证阶段,部分同质化严重、进度滞后的项目,其数据如果不能令人满意,就很容易被合作伙伴重新评估甚至放弃。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项目进入临床后期阶段,更大的临床开发成本和更高的成功率要求会成为试金石。那些在大规模患者群体中未能证明其显著优于现有标准治疗或竞争对手的项目,很可能会被终止。

我们不应简单地将 ADC 退货视为失败,或许理解为一个狂热领域正在经历必要的理性回调和价值重估更好。不过,这也提醒国内药企,即便有合作伙伴,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临床开发、注册和商业化能力,以备在必要时能够自主推进项目。


您可能感兴趣
CXO的“存货”到底是什么?
CXO的“存货”到底是什么?
产业资讯 医药财经 2025-10-14 14
BD热退潮后,创新药下一个看点是?
BD热退潮后,创新药下一个看点是?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Invest 2025-10-14 14
三抗能复制双抗的“神话”吗?
三抗能复制双抗的“神话”吗?
产业资讯 同写意 2025-10-1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