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会员单位 会员动态 入会申请 入会咨询 会员权益 会费标准
IO大药又拿全球第一
会员动态 阿基米德Biothech 2025-10-14 16

在K药、O药都失败的领域,H药成功了。

复宏汉霖10月9日宣布H药汉斯状(PD-1单抗)胃癌围手术期III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支持提前申报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胃癌围手术期以IO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开创无化疗时代。

这不是H药第一次拿全球首个,也不是最后一次。H药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还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全面覆盖mCRC(转移性结直肠癌)分子分型的一线治疗获批IO药物。

即使是在竞争激烈的PD-(L)1 红海市场中,复宏汉霖也总能找到一片又一片的蓝海,这体现出超前的洞察力、超强的执行力,既能发现一个又一个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也能凭借差异化的分子设计能力去率先填补这些治疗空缺。

优秀是会重复的,复宏汉霖已具备量产世界级大药的能力,HLX43(PD-L1 ADC)、HLX22(新表位HER2单抗)也箭在弦上。

01

在巨人倒下的地方站起

K药、O药意难平,全球范围内尚未有IO疗法获批用于胃癌围手术期的治疗。

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治愈胃癌的唯一手段,然而,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率高达40%-70%,2次术后的5年生存率不足25%,需要多模式治疗方法,围手术期治疗(包含术前/术后治疗,也称新辅助/辅助治疗)策略的优化成为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胃癌围手术期治疗当前以化疗为标准方案,但复发率仍然较高,5年总生存率仍不足50%,亟需引入IO疗法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K药努力过了。KEYNOTE-585研究纳入1007例患者,评估胃癌围手术期K药+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经过平均59.9个月的随访,K药+化疗组、安慰剂+化疗组的mEFS分别为44.4个月和25.7个月(风险比HR 0.81; 95% CI 0.67–0.98),EFS的改善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O药也失败了。ATTRACTION-5研究共入组755例患者,评估O药+化疗作为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O药+化疗组的3年RFS(无复发生存期)率为68.4%,安慰剂+化疗组为65.3%,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在巨人倒下的地方,H药的成功尤为难得,不仅攻克胃癌围手术期治疗,而且成为全球首个胃癌术后免化疗方案。

ASTRUM-006是一项针对早期胃癌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H药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新辅助/单药辅助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的期中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达到预设的优效性标准。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H药联合化疗显著改善EFS,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是对照组3倍多,患者复发风险明显降低。同时,该治疗方案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基于这一积极结果,建议提前申报上市。

本次研究有两大标志性意义。

一是开创胃癌术后无化疗时代。这项胃癌围手术期III期注册临床研究在辅助治疗阶段以IO单药取代术后辅助化疗的治疗方案,做到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极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扩大辅助治疗适用人群。在其它瘤种的围术期治疗中,以免疫单药取代化疗的尝试也罕有成功的案例。

二是为早期胃癌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愈可能。H药胃癌围手术期临床试验从2018年启动,已经开展长达7年,很多患者从首次用药到现在已存活5年以上。研究结果显示,显著改善EFS,大幅提升pCR率,疗效优异,明显降低患者复发风险,提升治愈机会,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本次研究再次验证复宏汉霖“高效低毒”的治疗思路,这也是为何能频繁推出高质量大药的底层逻辑。H药凭借差异化机制,具有更强的PD-1内吞作用,可减少T细胞表面PD-1受体,带来更快、更强的免疫激活效应,还能减少PD-1对共刺激分子CD28的募集,从而更大程度保留CD28信号传导,增强下游AKT蛋白活性,促进T细胞持续活化。本次研究创新性地在辅助治疗阶段采用“去化疗”的IO单药治疗策略,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有效规避传统化疗相关毒性,标志着胃癌围术期治疗实现了从“单纯强化治疗”到“高效低毒”精准模式的关键性跨越。

02

大厂大药的系统性优势

H药是连拿“世界第一”的专业户,意味着商业化潜力远未完全释放。

H药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已在近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覆盖全球近半数人口。

现在又全球首个拿下胃癌围手术期IO单药治疗方案,将享受较长市场独占期。阿斯利康PD-L1+化疗胃癌围手术期联合疗法,今年7月在美国申报上市,但暂无进入中国市场计划,也不涉及以IO单药取代化疗。康方生物AK104+化疗胃癌围术期治疗Ⅲ期研究,今年8月刚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

围手术期胃癌市场潜力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4-2030年全球胃癌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21亿美元增长至364亿美元,CAGR为8.7%。据测算,全球胃癌围术期市场潜力规模约为60-70亿美元。

H药还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mCRC(转移性结直肠癌)各分子分型的IO药物。H药+贝伐珠单抗+化疗用于1L mCRC的II期数据在2025 ASCO GI大会上发布,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16.6个月vs. 10.7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也更长(17.7个月vs. 11.3个月)。在微卫星稳定型(MSS)患者中观察到类似的PFS和OS获益趋势(PFS:16.8m vs. 10.1m,HR 0.65,95% Cl 0.33–1.29;OS:23.5m vs. 20.2m,HR 0.79,95% Cl 0.45–1.38)。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约有超过190万新发病例,死亡病例逾90万例,预计到2040年,全球CRC新发病例将增加63%,每年将有320万新发病例并导致每年超过160万患者死亡。大部分CRC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mCRC肿瘤按照分子表型可划分为dMMR/MSI-H型和pMMR/MSS型,后者占比约95%,对IO单药反应率很低,被称为冷肿瘤。

目前,全球尚无覆盖pMMR/MSS型mCRC患者的一线IO疗法获批,H药有望率先成为破局者。2025年6月,H药+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化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所有受试者招募入组。

复宏汉霖在消化道肿瘤建立强大的治疗体系,3个大药火力全开。

H药不仅布局上述胃癌新辅助/辅助治疗、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还拿下食管癌,2023年9月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

HLX43(PD-L1 ADC)作为新一代疗法,针对晚期胃/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开展临床研究,持续拓展消化道肿瘤的治疗边界。

HLX22(新表位HER2单抗)挑战1L HER2+胃癌标准治疗,更是万众瞩目。复宏汉霖差异化的分子设计功力再次发威,HLX22可结合在HER2的胞外亚结构域IV,但结合表位与曲妥珠单抗有所不同,使其能够与曲妥珠单抗同时结合至HER2,有效促进HER2二聚体的内吞和降解,将HER2的内吞效率提高40%-80%,进而产生更强的HER2受体阻断效果。

HLX22治疗HER2+胃癌的II期研究于2025 ASCO公布更新数据,中位随访时间超28 个月,但HLX22组PFS 仍未达到(对照组与历史数据相当,为8.3个月,HR=0.2),降低80%疾病进展风险,24个月PFS率为54.8% vs 17.5%;两组ORR分别为87.1% vs 80.6%,mDoR分别为NR vs 9.7个月(HR=0.2),且mOS为NR vs 16.4 个月(HR=0.6),显著优于当前一线治疗方案。目前III期头对头研究(HLX22-GC-301)已启动,国际多中心试验全球加速推进。

复宏汉霖在两大高发肿瘤领域碾压级领先,显现大厂大药的系统性优势。

在高发肿瘤领域逐一建立起密不透风的创新疗法矩阵。在消化道肿瘤领域,一网打尽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高发消化道癌种,对不同分子分型与疾病阶段全覆盖,构建从免疫治疗到靶向药物、从成熟靶点到创新分子类型的多元化产品组合;HLX07、HLX43、H药作为肺癌三剑客,全面覆盖非鳞状/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sq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1L治疗,同时H药联合化疗同步放疗1L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

差异化特色或局部领先,已不足以概括复宏汉霖的优势。

我们站在远距离全局性的视角,才能对公司有完整认知——复宏汉霖拥有的是大厂大药的系统性优势。


您可能感兴趣
IO大药又拿全球第一
IO大药又拿全球第一
会员动态 阿基米德Biothech 2025-10-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