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国采统一接续启动:千余家企业竞316个品种,准入、报量规则引热议
医改专题 医药经济报 2025-11-18 17

近日,江苏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接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意味着酝酿已久的国采统一接续采购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随后,前述国采药品协议期满接续采购方案征求意见稿流出,其中按厂牌报量、复活机制、分量等最新实践悉数引入,引发业界关注。

三省组建接续联盟

本次国采统一接续采购由江苏、河南、广东3省医保局牵头,联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医保局组成国采接续采购联盟,负责1至8批(第6批胰岛素专项采购除外)国采药品接续采购工作。

其中,江苏牵头104个品种,广东牵头111个品种,河南牵头101个品种。这基本上与业内此前判断一致,仅在采购方式和评审标准上有较大调整的上海联盟不在牵头省份之列。

对于这次统一接续采购的规则,南京循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峰在接受《医药经济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征求意见稿基本复刻第十一批国采的规则,例如可按厂牌报量、对MAH做出限制、1.8倍锚点、分量等,此外还存在不少亮点。

郭新峰分析指出,一是药企最高有效申报价受历史中选低价影响的可适当提价,例如口服固体制剂(含泡腾片)最高有效申报价不低于0.1元,小容量注射剂最高有效申报价不低于2元,大容量注射液最高有效申报价不低于3元等;二是赋予医疗机构选择权,中选企业不再选择省份,而是由医疗机构根据报量情况与报价高低顺位进行分量。

采购方案尚需优化

目前,本次国采药品协议期满接续采购方案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业内正积极反馈相关意见。

风云医药总经理张廷杰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企业端的诉求聚焦于取消竞价,希望以询价为主,实现多数产品中选。“可以将价格由低到高排序,前70%产品获得增量,后30%实行限量,类似广东联盟的国采接续采购规则,或者其他量价挂钩政策。这种方式简明清晰,便于医疗机构选择。”

另据张廷杰统计,本次国采接续共涉及316个品种、1400多家企业的5400余个产品,平均单个品种竞争企业数达17家。

其中,竞争最激烈的他达拉非片已有超80家企业过评。“如果按照目前的征求意见稿进行竞价,建议将入围率从70%调整至80%,为后续留有一定的价格优化空间。”

本轮接续延续对新手MAH企业的准入限制:MAH或受托生产企业有2年以上同类型制剂生产经验,并须提供同类型制剂2年以上的上市放行记录或其他商业化销售证明。郭新峰特别指出,虽然申报批文满足集采条件,但由于限制新手MAH企业,可能导致厂家数量锐减,竞争不充分,导致中选价较高,例如第十一批国采的奥司他韦颗粒,最终仅2家企业中选。他建议:“审核MAH后,竞争企业数量不满足集采要求(≥7家)的产品,顺延至下一次接续。”

关于全品种按厂牌报量的合理性,郭新峰表示“有待商榷”。他分析称,由于接续采购取消选省分量环节,厂牌报量权重被显著放大。“这可能诱导中小企业在渠道代理上增加投入,争取厂牌报量,不利于药价趋向走低。”但这一制度设计有利于调动大企业参与积极性,确保质量稳定和充足供应。他建议,大型企业借力全国直营队伍,积极推动按厂牌保量,争取以中位较高价格中标;中小企业适合以极简销售团队、极低成本获取最佳收益,争取低价抄底。

展望未来,张廷杰判断,现行制度设计已明确接续采购的常态化特征,规则持续优化是关键。随着政策不断演进,医保支付标准将与集中采购价格逐步并轨,最终形成“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市场化定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