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第一案”:药物发明专利纠纷
产业资讯 2014-12-18 2817
  

来源:新康界    2014-12-18


今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在北京和广州上海设立知识产权法院。而第一起案件中诉争的正是一种药物金刚藤微丸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

1216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第一案。同天,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挂牌成立。

激励创新,我国设三个知识产权法院

这两个知识产权法院均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的为了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而设立的审判机构。今年8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设立的,除了北京和广州外,还将在上海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三个知识产权法庭将管辖所在市辖区内的以下第一审案件:1、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民事和行政案件;2、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涉及著作权、商标、不正当竞争等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行政案件;3、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民事案件。

其中,广州将跨区域管辖广东省的第13类案件。而北京还将管辖不服国务院部门做出有关知识产权方面裁定、裁决或决定等第一审行政案件——此次,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第一案正是这种情况。

第一案恰是药物发明专利纠纷

这是一起发明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件,案件中诉争的是一种药物金刚藤微丸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

200571日,怀化正好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正好制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上述专利申请,并于20096月成功获得授权。

20131230日,浙江维康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维康)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简称专利复审委)提出无效宣告请求,认为这项专利存在权利要求不能得到说明书支持、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不具备创造性和实用性以及独立权利要求缺乏必要技术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但专利复审委审查后认为浙江维康的理由不能成立,做出了维持涉案专利有效的决定。

为此,浙江维康将专利复审委告上法庭,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

此次庭审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未当庭判决。

关于知识产权法院

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在全球已有不少成例。

如德国1961年即成立全国性的联邦专利法院;美国于1982年成立的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是美国唯一的以案件类型,而非管辖区域为审判权划分标准的联邦巡回法院。最新的动向是俄罗斯、芬兰于今年年初分别成立了知识产权法院,欧盟也于今年2月签订了统一专利法院协议。

我国的知识产权审判专业化体制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38月,北京市高、中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其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610月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目前各高级法院和许多中级法院以及具有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管辖权的基层法院都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审判庭。

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司法发展迅速。2012年,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近9万件,比上年增长45.99%。案件类型涉及知识产权法和竞争法所涵盖的所有领域。

    作为一个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大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主导性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形象,更能使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更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新格局。
您可能感兴趣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产业资讯 MedTrend医趋势 2025-05-12 37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1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