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2014-04-24
税负痛苦,痛有多深,可能眼下的中国中小企业主们感同身受最深。
《福布斯》杂志亚太版曾经每年发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大陆的税负痛苦指数在榜单所列的50个国家或地区中曾经名列第二,仅次于最高的法国。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雇主社会保险、雇员社会保险和增值税(或销售税)的最高法定税率进行加总,得出了税负痛苦指数进行排序。
这个榜单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甚至在官方与民间引发争议。在3月26日举办的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论坛上,中国光大银行和国家会计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税收发展报告:税收与企业成长性》,按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占有税前利润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新三板中,2012年企业综合税负达到了138.89%,表明企业所缴的各项税费(按现金流计算实际发生)远高于企业的税前利润,而且新三板的企业综合税负远高于企业规模较大的创业板(71.70%)和主板(120.45%)。
从创业板来看,从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公司综合税负急剧上升20个百分点,表明中小企业负担逐渐加重。请注意,企业税收负担最重的,以及近年来税收负担上升最快的,是中国中小企业中的创新精英。
另外一项研究成果,再一次证实了中国企业税收遵从成本是累退的,即企业规模越小,单位销售额的税收遵从成本越高。
所谓遵从成本,是指纳税人为了依法纳税所花费的时间及货币成本,货币成本包括支付给报税人员的工资、第三方中介税务代理的费用以及购买报税设备所支付的金额等,它是指纳税人在真金白银纳税之后额外付出的成本,对企业及社会资源完全是消耗。
其实,中国的税负无论在个人还是企业,都是累退的,即越是低收入人群,越是中小企业,所承受的税负越重。考虑到整个社会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中小企业占多数,目前的税制不仅没有起到公平化的作用,反而加剧了不公平,从而放大了税负痛苦。
但中国的创业者、企业家和投资人最诟病的,并不是税率,而是中国税制的不透明、不一致,这些都构成了企业税负沉重的一部分。一位国际投行直投部的投资人告诉我说:对税法的解读很多地方不明确,各地掌握政策不一样,合规成本非常高;在这样的税制下,你守法越认真,问题越复杂,就越没有答案,规范成本和寻租空间越上升。
一位来自香港的投资人告诉我说,香港对工商业最大的吸引力之一就是简单、透明的低税率:企业只交所得税,不交流转税;中小企业税率低,大企业税率高,是累进的。他在中国大陆投资企业多年,也习惯了许多未上市企业都有几本账:税局一本,融资时给银行或投资人一本,自己留一本。照章纳税,许多企业无法生存,为了活下去,企业不得不想方设法。
一位转做投资的原国企业老总告诉我说,受欺负的都是中小企业,而且越穷的地方,对中小企业实际征税越高。中国又缺少对中小企业税收的第三方服务,结果是遵从成本太高,人们就不遵从。
一位海归创业者说:“中国税负最重,所以偷税漏税最严重。”其实明明知道定那么高的税率,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征到,而且引发广泛的偷税漏税行为,为什么不考虑为中小企业减税和建立透明的税制,把工作重点放到严格执行方面?尽管政府正在推动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以减少企业的流转税率,但在实施中一些企业感到税负不降反增。该报告的起草者,国家会计学院的李旭红教授告诉我说:简化税制更重要。
经济学有个供应学派告诉我们,减税能刺激企业增长,扩大税源,最终能征到更多的税。其实不用讲这些大道理,企业主们说,你把税率降下来、税制透明化,大家都依法纳税,不仅该收的都收上来,而且征管成本降低,算算账政府反而能净收到更多。
中小企业税负沉重,不仅仅中国所独有,但近年来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如企业用工成本急速上升、出口环境恶化等等,企业税负攀升更显突出。企业巨人都是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
这些年来中国兴起了创业的浪潮,如果能通过税制改善和降低税率、减轻中小企业税负痛苦,则在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下滑的背景下,可以保护和释放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和创新活力,经济转型代价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