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自律药方能否治疗回扣顽疾——来自博鳌亚洲论坛的思考
产业资讯 2014-04-11 3080
  

新华网    2014-04-11


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一个关于医药行业的分论坛上,十余家国内外医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呼吁,加强行业自律,优化行业生态环境。

旨在治病救人的医药行业,与百姓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但这个为守护健康而生的行业,却受到回扣“顽疾”的困扰。

去年以来,相继曝光的福建漳州药品回扣案件、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经济犯罪等,犹如一枚枚“重磅炸弹”,投向国内外医药界。有涉案人员交代称,为打开销路所投入的“灰色”费用占到药价的30%,每年总金额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针对医药行业出现的商业贿赂现象,与会的医药企业负责人呼吁,医药行业与医药企业应当做到高度自律与守法,不断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等行为。各医药企业应自觉遵守和执行本国及其它国家药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遵守相关商业道德准则,以患者为中心,诚信、守法地从事药品研发、生产、经营等活动。

但也有一些业内人士透露,药品回扣顽疾之所以“久治难愈”,还与现行机制有关。如一种药品要上市,企业要与各个部门打交道,注册涉及药监,价格涉及发改委,进医保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进地方涉及地方招标办,进医院涉及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医生等。如果涉及药品的环节少了,腐败也就少了。“但从根本上讲,医药不分、以药养医才是最大问题。”

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也对记者表示,为什么一些外资企业在本国不搞“回扣”,到了中国却在搞“回扣”?“我们要从机制体制的层面,根除滋生‘回扣’的土壤。”

宋瑞霖同时指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药企存在“多小散乱差”的问题,原创药少,难以凭产品特性来竞争,只能在营销等方面竞争。“这必然形成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医药行业对这个问题也要反思。”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宇认为,中国的医药产业要培育本土优秀企业,中国老百姓要用上价格合适的创新药,需要相应法规的跟进,对创新进行鼓励。

安进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李怡平建议,政府应给企业建立能够证明自己药品价值的机制或者公平的平台,减少不必要的药品推广,以此消除药品推广方面存在的灰色地带。

您可能感兴趣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十一批,光脚企业彻底没戏了?
产业资讯 药社通 2025-08-09 55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下一个修美乐藏不住了
产业资讯 氨基观察 2025-08-09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