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通知公告协会活动国际交流投资大会品牌评选其他会议
话未来 破齐喑 | 记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开幕式圆桌讨论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 2023.10.11 4708

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行业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变和洗牌,创新药企业全球化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资本对创新的支持逐渐回归冷静和理性,寒冬之下,未来符合中国走向国际市场的医药创新生态还有多远?而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物医药行业不可谓不艰难,但挑战之处必存机遇,变局之中蕴藏新生,实干家又有哪些新的路径和策略?

9月25日,第八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苏州盛大开幕,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寻找发展之路,构建符合中国走向国际市场、融入全球化的医药创新生态。在开幕式圆桌讨论环节,多位科学家、行业专家、企业家以及投资者围绕相关话题从各自角度分享观点。

炉边谈话:寒冬之下话未来

18-1.png

第一阶段主题为“炉边谈话:寒冬之下话未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健,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晓滨,以及中国药促会2020-2021年度会长、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任晋生,共同围绕资本寒冬对“真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影响等话题开展讨论。

18-2.jpg

丁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

在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寒冬或至暗时刻,丁健院士认为中国的生物医药创新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为这是刚性的需求。但他同时指出研发盲目性导致的内卷问题。“我们的积累还是不够,特别是我们的担当是非常不够。一定是以临床的未满足的需求为导向,这是原则。”他强调。

丁健院士指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需要大量时间、资金投入,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做好两者衔接应由多方努力。首先以中国实际的临床需求为原则,加强协作。其次建立宽容的创新土壤,鼓励和支持First in Class的药物研究和开发。再者需要加强资本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包括国有资金的支持和科创板的建设。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医药创新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18-3.jpg

王磊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

而对于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阿斯利康来说,国内资本寒冬影响有限。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认为最坏的时候可能是最好的时候。“资本寒冬肯定是难过的,但好的科学还是能体现很好的价值。”他表示,阿斯利康的战略是中西合璧,即充分利用国外的研发资源和国内的创新环境,寻找有潜力的创新药物项目,造福全球患者。王磊强调了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性。他指出,阿斯利康与以剑桥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紧密合作是阿斯利康在英国建立与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议国内应建立更好的生态圈增强科研底蕴,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研发。

18-4.jpg

吴晓滨 百济神州全球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百济神州作为中国创新药国际化的排头兵,吴晓滨认为,“在生物制药产业里,国家的政策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可能比钱还重要。”现阶段中国老百姓对药物可负担性大大提高,但如果中国永远是价格洼地,就很难在国际市场上创造更多的价值。当我国由创新药进口国转为创新药出口国时,国家管理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他建议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中国的创新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在谈及出海面临的挑战时,吴晓滨也分享了两点经验。一是同步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二是在商业化方面,着重解决用人问题。他认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应该雇佣熟悉当地市场和文化的人,或者直接在当地雇佣有医药行业经验的人,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业务。

18-5.jpg

任晋生 先声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面对当前资本市场对生物产业的估值较低的问题,任晋生认为这是估值回归原来的水平,但微低于行业预期,并不意味着整个产业的前景黯淡。在谈到政策环境时,任晋生希望医保谈判需要更加留情一点,以更加有助于中长期的产业发展。他还提到了医院药事委员会对创新药落地的阻碍,呼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药事委员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他呼吁企业家们不要过于悲观。“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必须选择乐观,必须看到好的方面,看到温暖,看到希望。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思考我们如何把握机会。”他认为这是企业升级管理、苦练内功的机会,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在谈及先声药业未来发展时,他认为传统制药公司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坚定地走出去,勇敢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持续的投入创新和拥抱合作是唯一的出路。

18-6.jpg

宋瑞霖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主持)

主持人宋瑞霖执行会长在讨论中对聚焦创新和逆境中的乐观表达了认同和赞赏。他认为,中国的医药创新符合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但是当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市场政策,尤其缺乏可以产生“First In Class”的政策。虽然上海近期出台的关于多元支付政策被认为是寒冬中的一股春风,但医药创新之路依然是艰难的。经济环境越是困难,创新主体越需要市场政策作为引擎加以补给。同时,企业必须具备抗风险的能力,聚焦创新、解放思想,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变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秋蝉鸣歌:产业新声破齐喑

18-7.png

第二阶段主题为“秋蝉鸣歌:产业新声破齐喑”,由华领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力主持,参加讨论环节的嘉宾分别是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迈胜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田源,中国药促会2016-2017年度会长、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李茜。

行业的春来需要各方参与者共同努力,与会嘉宾立足于自身所在的组织或企业,围绕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新思路和新策略提出真知灼见。

18-8.jpg

陈翊庭 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

资本市场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香港交易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介绍了香港交易所引入“18A”规则的历程。在她看来,香港资本市场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医疗健康生态圈,涵盖产品、投资者和中介服务等方面。在产品方面,第一批赴香港上市的18A企业主要以个别癌症治疗领域为主,而现在则是百花齐放,包括器械、创新药和罕见病等领域。在投资者方面,已经形成了投资生物科技公司的专业投资群体。在中介服务方面,投行、分析员等也有了更明确的分工。

此外,陈翊庭提到香港交易所还关注建立更丰富的金融产品生态圈,推出了以生物科技、医疗行业为主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带动港股流动性,帮助企业更好地在香港上市。

18-9.jpg

田源 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迈胜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

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迈胜医疗科技集团董事长田源结合自身经历和敏锐观察,提出与八年前相比,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一级市场发生了三个重大转变,分别是以美元PE为主转向以人民币PE为主、以多元化PE为主转向以国有PE为主、以市场化PE为主转向以招商PE为主。他进一步指出,这些转变与中国的国情相关,也影响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田源站在PE角度,谈到资本寒冬对投资人的影响,部分投资的公司在上市后股价腰斩,并未能获得预期收益。“过去投资人认为把公司送上市就可以撤出了,但现在看来上市只是开始,未来给投资人赚钱是面临的真正挑战。”他坦言。田源以丰富的投资和企业管理经验,强调了创新投资的长期性。他指出,基金投资需要延展期,以此能够迎来产品上市、销售收入增加带来投资回报,使上市公司能够有好的市场表现。同时他提出,最重要的是企业家要履行向投资人的承诺,即实现创新目标。

18-10.jpg

丁列明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贝达药业为中国医药创新的拓荒者,见证了整个中国医药产业政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作为创始人丁列明,对寒冬的理解更为深刻。在他的发言中分享了两个故事,分别涉及到政策环境和政府资本的助力。“贝达药业出生于冬天,可能抗冻能力更强一点。”丁列明进一步解释道,贝达药业注册于2003年1月,成立于产业政策环境改善之前,经过长期的历练,如今的贝达药业已实现正向现金流和每年盈利,此时的寒冬对其影响并不显著。面对寒冬,丁列明提到了贝达药业的应对策略和相关经验,包括做好储备更多的“干粮”积累资金、做好优先项目排序、增加收入渠道和适当增加负债率等。这些策略使其能够保持稳定的经营状态,以支持重点推进自主研发项目以及优质的对外战略合作项目。他认为,现在是一个机会,因为早期的合作项目要价现在相对理性,但他也同时期待寒冬尽快结束。

18-11.jpg

李茜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业部总裁李茜提出一级市场今年上半年的投融资规模比去年同期下降大约37%,二级市场估值也回到了2020年前的状态,市场变得更加理性。在此背景下,李茜提出了银行作为连接器,对于支持国内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一是基于医疗健康产业内伸和外延发展的特性,平安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为企业的并购、私有化提供金融服务;二是围绕医药、医疗器械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开展相关合作;三是设立创新药、创投贷等专项政策,为创新药企业、投资机构、地方政府提供多方位的配套资金,支持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18-12.jpg

陈力 华领医药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主持)

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在主持环节对资本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颇有感悟,“正是在香港交易所18A政策的支持下,华领医药得以顺利上市并开展了产品三期临床试验以及产业化相关布局,使得其作为首创医药在中国首批获得上市。”对于生物技术公司来说,资本市场不仅是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公司发展和实现创新的重要力量。陈力认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投资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结构正发生变化和走向专业化,投资者对医药创新长期发展特征越来越熟悉。在多元化融资和投资机制下,期待在市场监管和产业发展回报领域有更多的政策出台,以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届开幕式圆桌讨论正值生物医药创新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寒冬。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低谷时期,各位嘉宾围绕创新与资本和政策的关系深入探讨,并对未来充满期望。正如宋瑞霖执行会长在主持中的总结,“如果说我们今天是寒冬的话,中国作为一个四季分明的国家,没有一个寒冬我们不曾渡过,也从来没有一个春天未曾到来。我们对未来应当充满信心,相信未来的中国医药创新一定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