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政策法规研发追踪医改专题
百济成万人大厂,和黄新药出海月入1亿!信达康方君实……创新七君争交2023成绩单!
产业资讯 E药经理人 2024.03.22 335

百济、信达、康方、君实、荣昌、和黄、再鼎,7家头部创新药企,先后交出了2023年的答卷。

去年,E药经理人对百济、信达、康方、君实、再鼎、荣昌、和黄7家市值处于头部的创新药企进行了盘点,并称为“创新七君”。

彼时,寒冬还未有这般严峻,风格不一,模式不同,侧重的技术领域各有差异的7家企业各自走出了不一样的节奏。

今年,寒冬更加凛冽,构成了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经营能力的多重考验,分化进一步加深。但多数药企的重心都更为明晰和聚焦,且做了相应的人员匹配。

有些企业在创新药出海、新品上市方面连连告捷,走得愈发稳健,甚至有了同MNC“掰手腕”的能力;有的企业因产品授权交易大额首付款到账,业绩明显提振;也有的企业出现了现金流告急的危机,亟需在战略和经营等多方面做出调整。

“创新七君”新一轮竞赛已开启,谁能稳健地穿越周期?谁将活得更好?从数据中,或可窥见未来一隅。

商业化: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市值和营收来看,百济神州依然是当仁不让的“创新一哥”。

2022年,百济神州的总收入约96亿元,离百亿大关只差了临门一脚。2023年,百济总收入同比大增82.1%,达174.23亿元,毫无悬念地“闯关”成功。同期,百济全年经营亏损同比收窄33%,为-67.16亿元。

实现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还是两大核心自研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和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前者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大关,达13亿美元,成为国内首个“十亿美元分子”。

“二哥”信达生物紧随其后,去年销售额达到62.06亿元,同比增长36.2%,净亏损收窄52.8%至10.28亿元,略优于市场预期。全年取得产品收入亮眼,达57.28亿元,同比增长38.4%。

继信达生物商业化团队组织架构调整,从一个整体切分成了6个BU,将产品营销做细后,目前也到了验证阶段。就财报数据看,这一改革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金方面,信达生物在手现金及短期金融资产余额约为110亿元,且预计到2027年国内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

不过,论“创新七君”的营收增速,还得数康方生物最高。财报显示,康方生物总收入为45.26亿元,同比增长440%;盈利19.4亿元,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产品销售和对外授权收入都取得了显著增长。产品销售额约16.3亿元,其中开坦尼(卡度尼利)年度产品销售额为13.58亿元,同比增长149%。但对收入增长做出最大贡献的,还是来自一笔29.2亿元的授权费用——主要来自Summit Therapeutics Inc支付的依沃西(AK112,PD-1/VEGF)授权许可首付款。

康方与Summit的合作,被诸多业内人士认为是较明智之举。原因在于,并非所有合作对象都能将合作产品的优先级放至最前列,而一旦管线不受重视受到搁置,而导致进展较慢失去先机,从而被竞争对手超过,这对国内授权方来说将是不小的打击与风险。早前,据熟悉康方生物的业内人士透露,康方生物之所以选择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海外小公司合作,是因为Summit几乎将康方这款产品放在了首位,如此便确保了该项合作产品推进的优先级。

和黄医药的商业化表现也可圈可点,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出海成绩。2023年,和黄全年收入增长97%至8.38亿美元,净收益为1.01亿美元,现金余额达8.86亿美元。自主研发的药物FRUZAQLAM(呋喹替尼)取得首个美国FDA批准,并在美国取得市场销售额1510万美元。

不过,尽管“创新七君”中多数企业销售表现亮眼,也不乏有的企业目标落空。2023年,再鼎医药的产品收入和净亏损分别为2.67亿美元、3.35亿美元,其中收入同比增长25%,相比前两年,其收入增速有了明显放缓。2021年、2022年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94.77%、49.01%。

去年同期,再鼎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杜莹预计再鼎将在2023年实现商业化盈利。就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已然实现。不过再鼎收入增速出现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再鼎医药的核心产品,用于卵巢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持续放量后出现了降速。去年,该产品创收1.69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较2022年放缓了近40个百分点。并且,由于作为同类药物兼竞对奥拉帕尼的核心化合物专利即将到期,目前已有多家药企递交了奥拉帕尼仿制药的上市申请,届时尼拉帕利或将被瓜分掉更多市场份额。

上个月,BMS将纳武利尤单抗(Opdivo)在大中华区部分省份的销售权授予了再鼎医药,具体省份包括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新疆、甘肃、宁夏、青海、河北和山西等10个省份。除此之外,双方还有就KarXT、KRAZATI、瑞普替尼等多款产品的合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MNC对再鼎商业化能力的一种认可。

为了熬过“寒冬”,再鼎对一些管线进行了削减,同时微调了研发开支。相比于2022年财报,其2023年财报中已有Margetuximab、Odronextamab和BLU-945共计3款药物消失在候选药物名单中。

国产新药研发:国际舞台唱大戏

研发是药企未来发展的立足之本。药企当下的研发布局,往往昭示着未来五到十年的想象空间,同时也是未来能否支撑或突破现有业绩的关键之一。

翻开这几家药企的财报,重头戏逐幕上演,并在2023年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不少突破性进展。

过去一年,和黄医药呋喹替尼、君实生物PD-1特瑞普利单抗接连在美获批上市,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迈入新里程碑的标志性事件。2024年伊始,百济神州PD-1替雷利珠单抗在美获批,更是延续了这一喜悦,同时也成为继“重磅炸弹”泽布替尼之后,百济神州又一张进入美国新药市场的门票。

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在美闯关速度格外值得一提,无论从2023年5月份上市申请获受理,还是11月成功获批,再到48小时内开出了首张处方等都被业内称道。另外呋喹替尼在欧盟以及日本的上市申请均已提交,有望在2024年相继获批上市。

君实生物在2023年加强了各项费用的管控,优化资源配置,以聚焦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关键之一便在于“拓展特瑞普利单抗的多项适应证”,如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证上市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

除了替雷利珠单抗登上国际舞台,百济神州还在血液肿瘤领域的布局中“高筑墙”,泽布替尼是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自研产品之一,与此同时欲打造多款同类最佳潜力药物,成为全球血液学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实现全球放量。如持续开发潜在“同类最佳”sonrotoclax(BCL2抑制剂)和BTK CDAC作为泽布替尼的补充,且在2023年启动sonrotoclax联合泽布替尼用于一线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全球关键性试验。

再鼎医药则显得相对较为稳重,研发投入尤其值得一提,2023年研发费用达2.66亿美元,占当期收入比重已超过99%。与此同时,研发进展仍以数量取胜。总体来看,除5款已商业化产品外,再鼎医药还有超过50个已经或计划开展的临床研究,涉及肿瘤、细菌感染、中枢神经以及自身免疫4个领域,另还有多款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FIC/BIC产品。

比起纯粹自研来,再鼎医药过去一年在“合作开发”的产品上收获反而更丰,无论是从MacroGenics引进的马吉妥昔单抗还是从argenx处引进的艾加莫德α注射液,均在2023年获批上市。其中,艾加莫德α注射液成为了国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患有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的FcRn拮抗剂。

对于信达生物来说,2023年也是关键一年,新增两款创新产品上市,分别为福可苏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及信必乐 (托莱西单抗注射液),由此商业化产品组合扩大到十款产品。另外,从后续管线来看,三个品种正在NDA审评过程中,五个品种处于III期或关键临床试验,18个分子进入早期临床阶段。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首个国产减重GCGR/GLP-1R双靶点注射液,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注射液也颇受业内关注,且上市申请获CDE受理。另信达生物的ADC版图也开始清晰可见,除EGFR外,TOP5热门靶点均有布局,且多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信达生物CLDN-18.2 ADC药物IBI343是全球同靶点领域里首款启动III期临床的产品。

而被视为国内ADC龙头之一的荣昌生物,过去一年相对“沉寂”些。不过,它的故事却不仅仅聚焦在ADC上,自免和眼科布局也颇有看点。虽然荣昌生物在自免领域只有一款产品泰它西普上市,但明显是按照大单品逻辑来打造,尤其其多个适应证已推至III期临床阶段;眼科领域也不乏重磅“潜力股”,且同样推进速度较快,如在研产品RC28是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在研的湿性老年性黄斑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两项适应证均推至关键III期。

重心调整下,人员匹配更为精准

当国内创新药企逐渐迈入新阶段,在新的一轮进化调整中,国内药企也进行了相应的人员匹配,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便是其中典例。

自2023年君实生物PD-1成功闯关FDA,也就意味着特瑞普利单抗在北美的市场得以开拓,君实生物紧接着展开了一轮新调整。李宁结束6年君实生物CEO任期,将出任君实生物全资子公司拓普艾莱董事长,负责公司海外业务。而CEO一职则由邹建军接任。

经过这次“变阵”,此前君实生物在海外的研发、商业拓展、产品供应等工作由相应职能部门负责开展,后续海外业务将由李宁统筹管理。变动背后,君实对于“出海”或将展开更为周密的布局。

这轮工作角色转换背后,或早有安排。早在今年JPM大会上,时任CEO的李宁介绍了未来君实生物的国际化布局:将推进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加速出海,通过权益合作,在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超过50个国家,开展国际商业化之路。

而新上任CEO的邹建军加入君实生物并不算长。2022年4月,她从恒瑞“出走”后,担任君实生物副总经理及全球研发总裁,全面负责该公司全球研究与开发工作,相当于不到两年,便完成了晋升之路,正式执掌君实生物。

在减员优化司空见惯的一年,一个被忽略的事实是,国内部分头部创新药上市公司仍在进行人员扩张,百济神州便是其中之一,在外部环境动荡中选择了逆势扩招,也正式迈入了“万人大药厂”行列。

年度证券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2月14日,百济神州在全球五大洲共有10600名全职员工,其中包括美国的1600名员工。对比来看,去年1月,百济神州共有员工9200人,员工增幅超10%,其中1300人在美国工作。

此番抉择背后,万变不离其宗,与公司发展现状息息相关。正如百济神州所给出的解释,随着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计划与战略的不断发展,必须在美国、中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增加大量的管理、运营、药物开发、临床、监管事务、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其他人员。

而与君实生物几乎同时期发展起来的创新药企信达生物,也在开年迎来了调整,即奚浩从首席财务官一职中退休离任,由飞接任。不过,信达公告中强调,虽然奚浩退任了CFO的职位,他仍将继续留任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这意味着他并不会离开信达,而将继续参与董事会的战略与业务决策。

继任者由飞曾多年任职于国内老牌药企三生制药,先后参与了三生制药自纳斯达克的私有化退市到两年后在港交所的重新挂牌上市、收购中信国健、拿下礼来胰岛素在中国的销售权等一系列重要的战略运营与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