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会员单位 会员动态 入会申请 入会咨询 会员权益 会费标准
科伦药业:用技术创新迈步全球化布局
会员动态 2015-05-12 5207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512


最新消息,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启动在美国组建研发团队,迈出全球化布局的第一步。

作为全球最大的输液专业制造商,科伦董事长刘革新解读:中国医药行业进入了变革时代,具有创新和市场双重优势的产品和企业才能成为领导者。

如何创新?近日,记者走进科伦药物研究院,一探究竟。

一个创新产品的问世

走进大门,仿制与创新药物开发、药理和临床研究等十多个专业技术部门相继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可立袋的出生地’?”记者有些吃惊。

今年初,由科伦自主研发、拥有二十多项专利的新型输液包装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可立袋)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刘革新记得领到证书那一刻复杂的心情:多年严谨枯燥的研制过程、上千份临床使用数据报告、工业化生产的艰辛实现,换来的是成功获得市场广泛应用。

20034月,在举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凡是与防治非典有关的药品,包括大输液产品都极为紧缺。由于非典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全密闭式输液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了解到这一情况,科伦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加快研发新型输液包装产品,但却面临四大难题。

一是市售聚丙烯粒料或聚乙烯粒料不适合制备输液袋;二是传统评价体系不足以指导合理选用药包材来保证药物安全有效;三是袋型须兼具可直立摆放和可收缩功能,要求高,设计难;四是制造设备和生产技术空白。

再难也得干。刘革新吹响了集结号:多门学科专家组成技术攻关团队,对包装材质、制剂加工、过程控制、工艺设备、临床监控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创新。

从高效低成本的输液包装数值仿真设计技术构建,到首创安全高效的注胚吹袋洗袋灌装封口五位一体连续生产技术……历时四年时间,研发投入逾5000万元,科伦终于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输液包装可立袋。

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其进行鉴定:可立袋产品和技术属国内外首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数据显示,可立袋解决了传统玻瓶和塑瓶输液袋固有的安全隐患,成功将我国的输液感染率从8.2%降低至3.5%,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达30%

一项创新战略的实践

可立袋的成功,让科伦真正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未来医药产业将由机会市场转向技术竞争,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民营医药制造企业和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如果不脱胎换骨,前景十分黯淡。在刘革新看来,企业想要真正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取得突破,才能摆脱价值链低端的竞争格局。

众人开始期待,继可立袋之后,科伦如何持续突破?

今年7月,科伦位于美国的海外研究院将全面启动,这个承担了国际仿制药和创新药物设计功能的研发机构,还只是其研发体系中的一员。此外,还有位于成都温江的科伦药物研究院,以及位于天津和苏州的两个研究分院,将共同承担药物的研发重任。

可以说,我们已经形成了一院、两分院、海外研究院和各基地研发部的放射状网络结构。药物研究院副院长陈得光介绍,今年科伦研发投入将达到销售收入的6%左右。

投入惊人,成绩也相当斐然。截至目前,科伦药物研究院共立项品种204项,包括创新分子18项,生物药物10项,均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此外,申报的拉帕替尼、阿西替尼等十几个高技术内涵药物实现国内首家注册申报,具有国内首家上市的机会。

然而,产品研发只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步,下一步是抗生素全产业链布局。

抗生素全产业链竞争,意味着从玉米、黄豆等农副产品到煤炭、电力等资源条件,直至药物中间体、原料和制剂的全线掌控。科伦的战略构想是以大输液、中间体为基础,整合全产业链,为高技术内涵药物研发提供强大研发费用支持,以高技术内涵药物研发为原创药的跨越积累技术与人才,健全研发体系。陈得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