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易健康 2015-05-15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来跟大家做交流,非常抱歉,我对医药行业的知识非常有限,但是我的感觉是它比较乱,为什么乱?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管的多,所以就比较乱,为什么政府管的多会使市场变乱呢?
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存在垄断,第二个就是公共产品,第三个就是非对称信息。在医药行业来说,非对称信息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交易当中,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的信息,如果两方都不知道这个就不叫非对称,人类的知识非常有限。人犯的错误与自私、贪婪有关,但是人有很多错误也是明知故犯的。
在科学领域,我们在探索这个问题,我相信永远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好比说我们今天制定一种药,比如说抗生素的副作用,当年发展它的时候大家没有认识到它的副作用,只认识到它好的一面。在经济学里面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前的非对称,一类是事后的非对称,事前就是在交易之前已经存在一方知道,另一方不知道。
事后就是在交易之后,一方采取某一种行动,包括坑蒙拐骗,另一方不知道五世。这两类不对称就会导致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就是逆向选择,高质量的东西反倒战胜不了低质量的东西,原因就是消费者不知道谁是高质量谁是低质量,低质量的东西生产成本肯定低,它可以卖的很便宜。高质量的东西卖的很贵的话,消费者就不会买,结果导致了低质量的东西流行,高质量的东西流行不起来。
举一个我们熟悉的例子,比如说猪肉,有的注水了,注水之后,比如说它进价五块钱,每斤肉注半斤水的话,四块五就可以卖了,而如果不注水的话至少要买五块以上,但是消费者不知道哪些肉没有注水哪些肉注水了,消费者就买便宜的,所以就迫使原来不注水的人也开始注水了。事后非对称信息可能会带来道德风险,以医药市场为例,由于事前信息不对称,在药厂和消费者之间是非常严重的,一种药的质量,里面的成分,药厂是知道的,生产者是知道的,但是病人并不知道,是哪些成分构成的,哪些有正面效果,哪些是负面效果。再一个就是医生和患者的信息不对称。
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典型的就是在治疗当中,医生无论是开药还是很多检查,病人跟他已经有交易了,一旦我们进了医院,我们跟医生就是一个交易,合同已经签订了,他可能给你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检查,现在这个很普遍,这就叫道德风险。
政府干预过多导致信息不对称 引起“市场失灵”
经济学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由于存在非对称信息就会导致市场失灵,怎么解决市场失灵呢?就要由政府来干预。我想告诉大家,市场没有失灵,我们讲的市场失灵实际上是经济学理论的失灵,而不是市场的失灵,因为经济学最初的结论都是基于对称信息,就是双方都知道的情况下的交易,由此得出一些有关效率等等方面的结论。后来发现这个市场上信息不是那么对称,所以反过来就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这个情况下市场就会失灵。
我为什么说市场没失灵呢?大家可以想一下,非对称信息是市场的基本特征,市场基于分工,分工一定会带来非对称信息。只要存在分工和专业化就存在信息对称,而且也可以进一步讲,人类过去200多年之所以能够这么迅速的发展,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每个人只用他自己的一点知识,我们说隔行如隔山,在专业领域的人一定知道的事情比专业之外的人要多的多,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还进步这么快呢?市场本身有它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机制,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过去的经济学家所忽视的。
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价格必须是自由的
如果这个市场当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高质量的东西本来应该卖出去,但是没卖出去,如果有人能够解决这个信息不对称的话,那个交易就会给双方都带来好处。这样无论没有信息的一方还是有信息的一方,他们都有积极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信息的这一方会想办法获取那些信息,而有信息的那一方也想办法告诉别人自己的质量是好的,比如卖药的,你真是好药,你总是想办法要告诉别人,你不会无动于衷。
还有一种就是第三方,他也有积极性提供或者创造一种信息,解决买卖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一位经济学家打这样一个比方,我们买车以后需要停车场,现在谁提供停车场?无非三个方面,一个是买车的人自己买停车场,第二个就是由另一方提供停车场,比如说你去商场,商场自己会修停车场,它不修停车场的话就没人去买东西了。第三个就是专业的停车场公司,它可以通过这个来赚钱。这个也是市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三个方式,自己提供或者对方主动提供,还有就是第三方。
买的人,无论你买任何东西,你总是要事先了解情况,你可能买一些书,或者你有专家朋友帮忙,寻找咨询等等,这些是比较直接的。间接的方法是什么?卖的人怎么设计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就是让卖的人说真话,他不敢说假话,说假话就完蛋了。有一点非常重要,要使这种机制发生作用的话,价格必须是自由的,什么意思呢?高质量的东西和低质量东西的差价必须足够大,如果不够大,高质量的东西就不好提供。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如果一个政府把价格限制住以后,一定是市场上劣质的产品越来越多,优质的产品慢慢消失了,据我了解,这种情况在医药市场上也是存在的,我们很多药效果是不错的。但是由于发改委的政策,好多药就消失了,这个价格管制的初衷是好的,结果是坏的,好药没了,不好的药充斥市场。
那么为什么全世界的政府管制都失败?
很简单的,传统的经济学有三个隐含的假设,政府是无所不知的,你是有信息不对称,政府没有信息不对称;第二个,政府是大公无私的,没有自己的私利,只为人民服务。第三,政府是说话算数的,这三个其实都不成立。其实政府是无知的,政府官员跟普通人一样,它有七情六欲,他有亲戚朋友关系,他有他的情绪,他也是人,所以你不能假定他跟私人企业不一样,我们经常说这是政府做的就很高尚,私人做的就不高尚,政府不就是私人吗?政府也没神,都是人,凭什么那个人到那儿就高尚了?所以这个都不成立的。政府今天也是言而无信的,为什么言而无信?美国、英国都这样,你看金融危机的时候,大企业要倒闭,政府不让它倒闭,它一倒闭之后问题更多,所以政府做的事情你没法相信,都是机会主义。政府和企业不一样的一点,至少在一个国家范围之内,政府是垄断的,企业搞不好就垮台了,你不能让政府垮台啊,所以声誉机制对它不是很能起到作用,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这样的。
失败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它破坏市场声誉机制
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传统的失败,但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最重要,我讲了多年了,政府管制不仅自己失败,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它破坏市场声誉机制。这个图的横坐标就是政府的管制程度越来越多,纵坐标就是政府的声誉,一条需求曲线,一条供给曲线,如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特别重视自己的声誉,我们不需要政府管制,如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不重视自己的声誉那么就需要政府管制了。一开始管制多的话,企业会注重声誉,但是管制得过多之后,企业也就不重视了。
为什么?管制多了,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就更大,未来的不确定性就越大,这个时候企业就更倾向于追求短期利益,因为长期看不清楚。像煤炭行业就最典型,我开矿了,但是明天能不能开,我不知道,因为政府突然下令明天要关闭,那我就考虑短期利益了,我就拼命赚钱,我不管以后。第二个就是政府管制创造垄断租金,使得惩罚更不可信,要使声誉机制发挥作用一定要干坏事的人真正受到惩罚,别人不会再跟它做生意,但是如果你有垄断租金以后,政府就是一个垄断机构,这个机构干的任何坏事,你都没办法。第三个,管制越多,政府官员的权力越多,权力越多,引起的腐败就越多,我们不能把每个人当做圣人。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贿赂政府官员比讨好消费者更容易,所以你花大量的精力去搞政府公关,而不是去提升药品质量。按照经济学道理,这有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就是均衡点,最麻烦的就是一个国家陷入这种状态,这两条线没焦点,市场混乱,因为管的少,管的越多,市场更混乱,更混乱就更管,更管就更混乱,最后我们就陷入了一个管制陷阱,我们国家一出现问题大家就说管的太少,就拼命管,结果越管越乱,因为我们本身的管制效率低。
食品医药的腐败最为严重 药价放开是好事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未来的思路就不太一样了,我没时间讲更多的案例。食品医药的腐败是最严重的,这两年披露的所有事都与这些有关,最近我听说药品价格放开了,这是一件好事,这个管制本身也是害政府官员,好好的一个人权力多了以后,慢慢经不住诱惑,无功不受禄,他一定是有功了才受禄,我没给病人就给你了嘛,你赚了一个亿给我六百万,我心里不觉得有歉疚啊,所以这就腐败了。还有一个就是食品的安全问题,没有食品医药监管的话,好像中国人都会死了,没有那样的事情,最近披露的有关2014年世界药品安全犯罪1.1万件,食品医药生产之流通、监管领域查办的职务犯罪就2286人,这些都是与管制有关的。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了85个国家,管制跟市场指标的比较,他们发现了什么?从企业遵从国际质量标准的程度来看,一个国家的管制越严重,审批程序越多,企业反而越不遵守国际质量标准。他们还发现,随着审批程序的增多,污染并没有减少,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上升,地下经济、地下就业的比例在增加,但是企业的盈利并不增加。这有好多原因,为什么管的企业不增加?因为大量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不是正常的交易成本,而是非正常的交易成本增加了。我们要贿赂医生,要贿赂官员,反正有一个门槛我们就贿赂一次,进一个门贿赂一次,把门的人肥了,但是等你进完所有的门以后,就要吐个精光,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真正使医药市场值得信赖就是要放松管制
总结一下我今天讲的内容,就一句话,如果真正想让我们这个市场有效运作,真正使医药市场变得更值得患者、病人信赖,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放松管制,当然了,放松管制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一下子都废了,一定要给大企业有品牌的成长空间,最后由他们去主导市场秩序。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我们不要太担心。最后用我好多年前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其实我在农村的时候,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生产队的树经常长不大,因为没人关心它,有人放羊就把它吃了,生产队的领导是比较务实的,他就说这不行啊,还不如分给社员们自己看管,大家都同意了,一分,头一天晚上宣布分树以后,第二天发现有些人把小树砍了当柴烧了,为什么你不多等两年把这个树卖了赚钱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因为他预期今天他不砍,你明天就收走了,没砍的就吃亏了,每次都证明谁砍得早谁就占便宜,这就是我们市场秩序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我们看到某一个市场出现小问题,马上引入一个新的管制规则,那么这个市场永远是混乱的,这是小范围的一定程度的混乱,时间长了以后这些混乱会解决的,但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认清方向,只有往这个方向走,药品价格不能管,企业的规模也不能管,最应该管的就是你说的话必须是真的。所有的商店给女同志卖衣服为什么都可以给你试呢?不让你试就卖不出去啊,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如果你说了假话一定要受到惩罚,你标的成分跟你实际的成分不相符的话一定要受到惩罚,只有这样,中国的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建立起来。谢谢大家!
(原文标题:张维迎:放松管制!不然医药市场没有信赖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