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京六家医院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
医改专题 2012-03-21 3252
  

来源:健康报    2012-03-21


  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支付制度改革被寄予厚望。20117月,北京市祭出大手笔,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6家医院启动按病种分组付费(DRGs)试点工作。2011108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正式开始对106个病组实行DRGs结算。截至2012131日,办理出院病人18200人次,医保病人6440人次,参加DRGs分组4046人次,入组2040人次,实行DRGs结算1685人次,占医保病人的26.16%,试点平稳。
  ■DRGs既有约束又有激励
  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开始关注支付方式改革,选派时任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的胡牧去澳大利亚学习。胡牧回国后牵头做按病种分组付费的研究课题,参考国际经验,制定《国际疾病分类(ICD —10)临床版》和《国际手术操作分类(ICD — 9)临床版》。可谓十年磨一剑
  在仔细考量几种付费方式的利弊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决定落子DRGs
  该院院长陈仲强说,DRGs是一种给病人分类的方案,将具有某一方面相同特征的病例归为一组,以方便管理。分类的基础是病人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将年龄、手术与否、并发症及合并症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DRGs中设有疑难系数,如果疑难系数明显下滑,说明收治的病人比较简单。应用DRGs可以对所有疾病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不合理的成本是不是该取消,是不是用了适宜技术等。DRGs对医院和医生既有约束也有激励,鼓励多劳多得,不容易产生推诿病人的问题。
  该院副院长金昌晓说,DRGs的分组充分考虑到不同病例临床过程的差异,同时也考虑到不同病例治疗过程中资源消耗的差异,因此同一个DRGs分组内的病例具有同质性,解决了病例标准化的问题,同时使不同医院之间进行绩效比较成为可能。
  与临床路径完美搭档
  金昌晓告诉记者,实施DRGs,有几个基础条件。一是平均住院日。2011年,三院平均住院日降至6.87天。二是医疗费用在较低水平。2010年,北京市门诊次均费用是429元,三院是367元;北京市出院病人人均费用是19386元,三院是14294元;三院的药占比在41%42%之间,低于平均水平,出院病人费用里药费没有增长,2007年出院病人药费是3500元,2009年是3400元,2010年是3600元。这些做DRGs的条件三院都符合,所以实施DRGs不是特别费劲。另外,DRGs和临床路径是完美搭档,如果临床路径不与支付方式改革结合起来,医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会使实际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较少;一旦和支付方式改革结合起来,科主任和医生投入的精力会大很多,各科室自己就会动起来。现在医院各科室都有临床路径专员,把最近几年科室的数据拿出来分析,科里讨论,医务处每月组织各科室临床路径专员交流一次。医院的信息系统也是一个重要支撑,准确采集相关数据,对推进DRGs很关键。
  病案填写一定得准确
  实施DRGs对病案要求很高,如果医生诊断写得不准确,较复杂病例可能被分在较简单疾病类别,医保支付的费用就会较少,对医院来说就可能亏损。对此,普外科临床路径专员张春很有体会。过去填疾病诊断可能比较简单,比如写急性阑尾炎,现在就不能光写这个,医生要把诊断写全,如是否合并糖尿病,或是否有肺炎。(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据胡牧介绍,从2009年数据分析,医院各科室都存在超过支付标准的病例,有20个病组的平均费用高于支付标准,有10个科室平均费用超过支付标准,其主要原因是病案首页填写不准确,药品、耗材费用较高,因此医生一定要准确填写病案首页,要选择好主要诊断(资源消耗最多、危害健康最大、影响住院时间最长的),尽可能填全次要诊断,手术操作难度大的、复杂的诊断放在前面,注意呼吸机使用时间填报。科室要制定好临床路径,相关医务人员要多参与标准的制定,在诊断、手术操作、药品、收费分类工作等方面有问题及时与病案室、药剂科、物价科沟通,做到针对每位病人合理用药,合理使用耗材,保证质量,降低成本。
  金昌晓说,过去医生疾病诊断编码的准确率是70%,实施DRGs后准确率是92%93%,现在已达到96%以上。
  金昌晓告诉记者,医院在106个病组外还将进行模拟DRGs结算,希望多积累病例数据,为下一步扩大试点做准备。

 

您可能感兴趣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不可忽视的十个基本问题——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不可忽视的十个基本问题——
医改专题 中国医疗保险 2025-05-2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