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胡欣在第八届医院药学论坛上作了题为“中国新医改与药师之责”的报告。他提出,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是药在前、医在后的改革,前期通过各种“组合拳”加强药品管控,面对当前形势,中国医院药师如何才能化蛹成蝶?
北京医院药学部主任胡欣
用药是一种医术,也是一种艺术。近100年以来,全球人口平均寿命显著增长,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的药品居功至伟。但我国医药产业和市场的客观现实是,以仿制药为主,同时缺乏系统的临床研究资料,仿制品种单一;医院药师缺乏;药品研发投入低。中外的临床用药品种存在巨大差异,从中外临床治疗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品种可以窥见一斑,2015年中国治疗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与全球治疗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没有一种相同的药品;中国医疗机构用药基本情况为,中药占医保药品销售额的40%以上,80%为西医开具,各地市用药金额靠前的品种,地域差异极大,与疾病谱关联性低,存在大量非一线用药或辅助用药,药品使用浪费严重;药师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他指出,合理用药一定要以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为根本原则。关于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他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药学信息服务;开展药品有效性、安全性对比研究和监测;处方审核和病历用药调查、点评;药物不良事件和药物治疗错误监测;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药师咨询门诊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他强调,药师一定要提高应用大数据的知识和能力,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我国在药物警戒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巨大差距。我国也应当制定相应的药品风险管理计划,药品风险管理计划要求在药品全生命周期中任何阶段发现风险因素,均应加以控制,以便使药品达到风险效益平衡状态。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当以强大的药物警戒数据库或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作为前提,药师在其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他建议药师的社会价值和临床价值的衡量方法要多重考量,要对药师服务每年能减少多少不良反应损失,药师“守门”和“质控”能减少多少医保费用,药师医嘱审核能减少多少医疗事故或纠纷,药师如何融入慢病管理、社区服务、网络服务,药师服务增加患者依从性能够减少多少浪费,药师在三医联动、医保支付标准制定、药品零差率实施中的作用等开展具体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