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08月08日
8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称,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在14%。
关于国家发改委此次降价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从容投资合伙人及医疗基金经济姜广策认为,从降价幅度来看,和降价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数量来看,此次降价对相关企业影响较小。8月4日,卫生部最新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放弃了出台统一的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目录,已经体现出考虑地方性差异、企业承受能力的放松行政管制的政策特点。再从此次政策涉及产品的降价幅度来、降价产品的种类和规格数量来看都远低于上一次,未来医药产品继续降价的空间非常有限,预计本年底药品降价政策出台完毕。
发展改革委上一次大规模降低药品最高零售价格是在2011年3月,共下调了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的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是调整前规定价格的21%。
单独定价药品部分,此次调价政策涉及的企业以外资为主,包括辉瑞公司(NYSE:PFE)、惠氏制药(NYSE:WYE)、葛兰素史克(NYSE:GSK)、西安杨森等28家企业。而涉及到的国内企业只有8家,包括千红制药(002550.SZ)、太极集团(600129.SH)、丽珠制药B(200513)、双鹤药业(600062.SH)的控股子公司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华津制药厂、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和湘北威尔曼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千红制药证券事务代表郑峰林在电话采访中对记者表示,发改委此次降价政策对公司整体影响有限。公司的独家定价产品胰激肽原酶的最高限定价格降低程度较小,公司产品通过销售公司直接销售给医院,流通环节简单,销售成本可控。公司将通过募投项目“营销网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挖掘市场潜能。
据千红制药财务报表,胰激肽原酶的毛利率稳定在70%以上。天相投顾在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胰激肽原酶产品的全国销售额不足3亿元,千红制药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预计到2015年,胰激肽原酶产品的全国销售额将达到9.11亿元,而千红制药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并不是所有涉及的医药企业都会像千红制药般轻松,尤其是统一定价的产品,涉及的企业较多,并且产品的毛利率要比单独定价产品低很多,企业具体受影响的程度会因企业生产升本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统一定价的产品多为基本药物,其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比例在5%以内,所以此次政策对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姜广策表示。发改委也表示,这次的价格调整方案是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药品使用范围广、周期长。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担;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价或不降价,从而保证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