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药店 2014-11-15
11月7日上午,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宗云岗发表了题为“2014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的主题报告,对当前药品零售业态新常态进行了分析,并预测电商将成为影响药品零售未来的一股重要力量。
药品质量有助提升品牌价值
在主题报告中,宗云岗对药品零售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宗云岗认为,当前零售药店拥有人口数量已达下限,2013年全国平均2901人/店,连锁药店达3570家,连锁单店总数为15.8万,连锁率为36.6%。公众满意度偏低有碍门店客流量的提升,其中零售连锁药店2013年综合满意度下降到48.04%,零售单体药店则有所上升,但仍仅为14.32%,网购也有所下降,只有1.89%。消费者低满意度原因从高到低是:买不到指定药(45%)、药品可选择性少(38%)、店员专业指导差(37%)、药品价格偏高(31%)、服务态度差(16%)。
对于消费者购药时所考虑的因素,宗云岗指出,现在公众购药更加侧重药品质量本质,这是药品品牌关注度提升较快、品牌价值回归的表现。药品内在质量指标如药品说明书是消费者购药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有效期和生产厂家的因素也有所提升。公众购药品类集中在急性品类,消费者在零售药店购药的疾病类主要集中在急性常用疾病类别药品上,年龄之间差异性不大,慢病品类购买主要集中在年龄较高者群体。
药品销售增长速度持续放缓
宗云岗在报告中提到,药品销售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从南方所药品零售分析系统[RDM]抽取的药店样本来看,除中成药从2013年的9.6%上涨升到2014年的10.3%外,其余均有所下降,其中器械类销售从26.9%下降到7.7%,下降幅度最大。
而从区域来看,一、二线城市市场增幅由于人口、政策及社区竞争因素而受到限制,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大。受政策角力及医保影响,药品类增幅明显低于非药品。此外,药品类销售比重维持低位,2009年药品比重(含化学药和中成药)为72%,2013年下降到70.38%,2014年上半年为70.50%。
药店互联网将打破固有商圈业态
在药品终端市场发展持续低迷的环境下,网上药店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宗云岗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者的购买方式,电商或许能够改变药品零售未来。目前电商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网民规模达到5.91亿,手机网民有4.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5%,其中购物的网民有2.71亿,网购使用率提升至46%。
宗云岗表示,药店商圈在具备条件下将无限放大。药店互联网销售模式将彻底打破固有商圈业态模式,销售半径无限延伸。而根据不同品类特性和销售者购买特点,常用应急药品仍以固有商圈为主;慢病品类小区域范围内延伸;保健功能品类大区域范围内延伸;掌握独家品种的药店可以借助互联网延伸到全国。
对于2015年药店市场,宗云岗预计药品零售市场增幅会进一步放缓,增长幅度下降至10%以内(预测9.3%~9.7%)。业态方面,实体药店数量增幅可能出现下降拐点,一线城市城区药店下降,二三线城市药店趋向饱和;工业企业直接借助网络药店的“直销”模式会有较多尝试和改进。从品类看,药品制剂类(化学制剂 生物制剂 中成药)销售比重进一步下滑;实体药店慢病品类销售比重进一步下滑;电商处方药品类(慢病品类)解禁后将快速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