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楼兰终不还”语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诗篇前两句描写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后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刻画了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灭敌,誓不返乡的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百战”表达战事频发,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