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艾滋病日特稿 | 50亿市场,4款国产在研新药,谁将率先杀出?
产业资讯 美柏医健 2020-12-01 7752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日前下发的关于做好“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的通知中明确,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英文主题为“Global solidarity, shared responsibility”),旨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值此时日,本文就艾滋病当前的治疗药物、市场及国内研发进度做一简单梳理,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HIV病毒能够特异性地攻击和破坏人体免疫细胞,造成人类免疫系统损害、相关免疫功能逐步丧失、逐渐成为许多疾病的攻击目标,进而导致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肿瘤等发生。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有3800万HIV感染者,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2019年约有170万新发感染者,是全球目标值的三倍多。仅有14个国家实现了90-90-90艾滋病毒治疗目标,即9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其中90%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0%接受治疗者体内的病毒得到抑制。全世界预防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的工作远远落后于既定目标。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的HIV病毒感染人数从2013年的80.9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125.0万人,2013年至2018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9.1%,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国家卫健委《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19年艾滋病发病数71204例,死亡人数达到20999人,发病率为10万分之5.0986,死亡率为10万分之1.5036,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抗HIV病毒药物


目前,全球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特效药物,现在防治艾滋病主要达到以下目标:降低HIV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正常的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重建或者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


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鸡尾酒疗法)来治疗艾滋病,每一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或针对HIV病毒复制周期中的不同环节, 从而避免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


目前国际上共有6大类30多种药物(包括复合制剂),分别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酶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国内的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有NRTIs、NNRTIs、PIs、INSTIs,以及FIs5大类(包含复合制剂),见表1。


表1 国内现有主要抗反转录病毒(ARV)药物介绍【4】


根据《中国艾滋病治疗指南(2018)版本》,HIV治疗方法有初治与经治两类方案。初治患者推荐方案为2种NRTIs类骨干药物联合第三类药物治疗。第三类药物可以为NNRTIs或者增强型PIs(含利托那韦或考比司他)或者INSTIs;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用复方单片制剂。基于我国可获得的抗病毒药物,对于未接受过HAART的患者推荐及替代方案见表2。


表2 推荐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4】

 


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


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23年有望达450亿美元以上。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的规模由2013年的229亿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339.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8.2%。预计到2023年,全球抗HIV病毒市场将达到467.5亿美元,2019年至2023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0%。


从区域结构来看,北美及中西欧市场为抗HIV病毒药物市场的主流市场,占91%的市场份额。2018年,北美及中西欧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09.7亿美元,占据全球整体市场规模的91.2%。发展中国家市场占据整体药物市场的4.12%,市场规模约为14.0亿美元。预计2019年至2023年,发展中国家市场的药物市场规模将以3.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3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15.7亿美元。中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较小,2018年仅占比0.91%,预计到2023年该比重将提升至1.6%。


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吉利德公司是该赛道的龙头企业,Biktarvy(必妥维)2020年上半年销售额大幅增长,达32.97亿美元,增速为72.71%。吉利德公司凭借多款口服药物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不断推出创新重磅产品,整体市场份额超过50%,在研管线产品亦领先各大企业;紧随其后的分别为葛兰素史克、强生公司、默沙东等,外资巨头垄断高端市场。



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预计至2023年,中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9.6亿元,其中医保药物市场为12.0亿元,自费药物市场为9.9亿元,自费及医保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合计将达到21.9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约44%;


预计至2025年,中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63.5亿元,其中医保药物市场为18.6亿元,自费药物市场为11.7亿元,自费及医保抗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合计将达到30.2亿元,占整体市场规模约48%。未来自费及医保市场将持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目前,国家免费抗HIV药物方案包括3种不同作用机制下的8种抗HIV药物,主要为NRTI、NNRTI和PI类药物,以传统抗逆转录药物为主(见表3)。然而,目前国家免费用药范围属于较为早期的抗艾药,在药物使用便利性、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艾滋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差异性需求。


抗HIV病毒药物从以往由国家集中采购免费治疗正在向政府免费治疗+医保支付+自费市场相结合转变,将是满足不同患者群体需求、提升临床用药可及性和先进性的重要趋势。


表3  艾滋病相关药物的国家医保目录【6】

 


我国抗HIV病毒在研药物


我国抗HIV病毒药物以进口药与国产仿制药为主导,与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其市场份额占比高的药物均为21世纪初获FDA批准的药物。目前,国内有40多家公司涉足抗HIV仿制药市场,迪赛诺、成都倍特药业、齐鲁药业、安徽贝克生物制药、东北药业等公司是仿制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我国抗HIV创新药物较为稀缺,目前国内在研管线产品大多处于临床早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国内自主研发的具有全新分子实体的抗艾滋病新药仅有前沿生物的艾可宁获批上市;此外,艾迪药业、扶素生物、真实生物等也在艾滋病治疗领域进行布局(表4)。


(1)艾博卫泰(艾可宁):艾博卫泰由前沿生物药业(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具有抑制HIV-1的全新分子及长效功能的新化学个体,是一种长效融合抑制剂。


(2)ACC007(NDA):ACC007由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为全新结构的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验。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良好,与目前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普遍应用的依非韦伦相比,在安全性、耐受性和依从性方面具有优势,被列入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力争于2020年底前获批上市。


(3)西夫韦肽(II期临床试验):西夫韦肽由天津市扶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系HIV融合蛋白gp41抑制剂,结构与作用机制与恩夫韦肽类似。2015年4月,注射用西夫韦肽不同给药间隔的安全性及药效学临床II期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4)阿兹夫定(II期临床试验):阿兹夫定由郑州大学和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系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2017年10月,阿兹夫定片在未接受过抗HIV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剂量探索临床II期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019年年中,CDE已同意阿兹夫定以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提前申报上市。


(5)塞拉维诺(I期临床试验):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开发,是一种具有全新骨架的CCR5拮抗剂。2019年5月,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同意开展临床试验。


表4 国内抗艾滋病病毒感染领域主要在研品种(不含复方制剂)【6】

 

中国抗艾滋病药物龙头企业前沿生物自主研发的艾可宁是国内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创新药,也是中国市场唯一获批上市的抗HIV病毒长效注射药,联合使用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只需一周注射一次。


2018年5月,艾可宁获国家药监局生产与上市销售批准,并于同年8月起开始在中国销售。2018年前沿生物销售艾可宁2470支,实现销售收入191.1万元;2019年度,公司实现艾可宁销售收入2086万元,较2018年度增加1894.9万元,同比增长991.55%;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2万元,同比增长111.57%。


另外,前沿生物正积极开拓联合疗法(“艾可宁+3BNC117”)的临床试验。公司官网显示,艾可宁与广谱中和抗体3BNC117组成一个全注射、两药组合的联合疗法。3BNC117是全球范围内疗效领先的广谱中和型抗体(bNAb),不仅能够和其他抗艾药物一样抑制HIV病毒复制,而且可以介导针对HIV病毒和被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广谱中和抗体3BNC117半衰期长,作用于HIV病毒上gp120的CD4结合位点,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将艾可宁与3BNC117联合使用,旨在利用两个分子的不同抗病毒机制,最大程度抑制不同流行的HIV病毒包括耐药病毒。


近年来,伴随全球范围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医药研发企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新型抗HIV病毒药物的研发及商业化。目前,全球抗HIV病毒药物的发展方向主要围绕抗HIV病毒药物的长效性、艾滋病免疫疗法及艾滋病预防药物的深入研发。随着作用机制更领先、疗效更优、安全性更好及用药依从性更佳的药物逐渐成功研发并上市,预计未来全球抗HIV病毒药物市场将持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全球也终将实现90-90-90艾滋病毒治疗目标。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