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人类首次将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用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这也是人类首次使用多肽类药物治疗疾病。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80多种多肽类药物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癌症、骨质疏松、多发性硬化、HIV感染和慢性疼痛等。近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期刊发布了文章Trends in peptide drug discovery,总结了多年来多肽类药物发现和开发的关键趋势并讨论了多肽类药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人类的第一种多肽类药物是从牛和猪胰腺中提取的胰岛素。1954年,美国生物化学家Vincent du Vigneaud博士第一次实现多肽类药物的化学合成,成功人工合成了催产素,并因此获得了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美国生物化学家Robert Bruce Merrifield博士发明了固相多肽合成法,为多肽人工合成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因此获得了1984年诺贝尔化学奖。20世纪80年代重组技术的出现使更大分子的多肽类药物生产成为可能。随后,通过与脂质、大分子蛋白和聚乙二醇结合来增加多肽分子量的策略,对克服肾脏清除和增加血浆循环时间等问题起到了帮助作用。展示技术(如噬菌体展示技术)使得从大量文库中靶向筛选具有特定特性的多肽类药物成为可能。天然多肽的发现,特别是来自毒液中的多肽,以及新的化学方法都在推进新型多肽类药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