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从立项到上市,不仅需要长达10~15年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开发,还需要应对在此漫长过程中因不断变化的注册环境引发的诸多问题。注册工作贯穿产品从研发立项、申请临床试验、临床研究、上市申请和批准到上市使用、变更管理、再评价,甚至是退市等全生命周期过程,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中国创新药的蓬勃发展,从注册起步的药政事务负责人被视作继首席医学官(CMO)之后又一个被争抢的“网红”岗位。他们不仅是“骨灰级”的注册工作者,也常常被称为“董事型”人员。在药企里,他们和CMO等跨部门共同在产品开发的第一现场冲锋陷阵,承担着药监机构“代言人”的角色,精准解读全球各类法规指南性文件以及官方审评意见,指导研发的科学制定和实施注册策略等重要工作。有时,他们还会与药监机构并肩作战、共同努力推动法规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这需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综合部署能力。
注册工作有何特点?不同国家/地区的注册策略的相通之处和差异分别是什么?注册工作者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医药魔方近日专访了带领百济神州拿下首个在美国获批的本土研发抗癌新药的闫小军女士。她于2014年加入百济神州,目前是该公司全球药政事务负责人、Chief Regulatory Officer。闫小军的职业生涯起步于药品监管部门,之后在跨国药企从事了18年的药政事务工作,曾带领中国团队和跨国团队取得过数十个新产品上市申请的批准。
闫小军女士
医药魔方:行业内从事药品注册工作的女性比例更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闫小军:的确如此。百济神州全球药政事务部门目前有200多位员工,其中很多成员是女性,比如在中国团队女性成员达到85%左右。注册工作贯穿药物研发的全过程,涵盖了药学、临床前、临床、以及各种指南法规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对知识面的要求非常广,同时也包含了诸多极为琐碎的内容。比如一个NDA申请需要的证明性文件可能有200多份,申请资料数量多达6~7万页,有时甚至需要用卡车装运。除了要求具备科学思维、专业技能和法规解读的专业知识外,还需具备细致严谨、善于沟通和组织计划且有韧性这几个基本要求。这是因为:首先,注册对细心的要求是做到极致。药企在向监管机构提交各类申请资料(包括IND/NDA等等)时,是需要对其中每一份文件进行逐字逐句地审阅以确保高质量的申报资料。倘若写错了其中几个关键的信息,都有可能导致被拒绝受理,基于科学思维的严谨作风,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其次,沟通和组织能力极其重要,沟通分为内外部沟通两个方面。在内部,注册几乎和公司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特别深入的沟通,鼓励大家参与配合,保证临床和上市申请的顺利进行;对外方面,更是需要与药监局、药审中心、审核查验中心、药检所等政府部门进行高效沟通。身边注册同事(同行)常常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对内,大家是药监机构的“代言人”,帮助解读法规、提供指导;当其他部门(岗位)对现行法规指南的认知出现分歧甚至颇有微词时,注册部便成为了大家的“出气筒”。对外,注册工作者是企业的“代言人”,代表公司介绍产品情况、组织各种沟通交流、核查、药检等。监管部门面对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比如NMPA面对的至少有全国五六千家药企,如何高效地与监管部门沟通,清晰阐述观点,解决问题,寻求技术指导,都需要极强的沟通能力。最后,在一系列沟通过程中,被他人拒绝是一种常态,需要一种不气馁不服输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当别人说不行,要从别人的角度思考如何更有效的沟通,想各种办法把事情往前推进,显然需要有极强的韧性和抗压能力。相比较之下,男性可能更喜欢尝试其他不需要如此细致、面面俱到的工作,所以从事注册工作的往往是女生相对更多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男性不适合从事注册工作,在此也希望越来越多男性参与进来,助力创新药的注册开发。医药魔方:在这样的一个以女性居多的团队中,大家平时的工作状态如何?闫小军:虽然女性居多,但是承担的任务很重,甚至有人称注册部是“娘子军”部门。在药企,尤其是自主研发创新药项目特别多的企业,注册的任务和压力是很大的,因为我们承担了类似跨国公司总部的工作,从零开始准备所有的注册资料。IND和NDA都是药物研发的里程碑式节点,公司包括投资者对此预期都非常高。再加上NDA是把过去诸多年所有研发工作进行综合总结、工作量也是巨大,因此加班是家常便饭。更为挑战的是在NDA这最后一棒发现有些研发工或多或少出现资料缺陷需要补充,但又不能延误原定上市递交时间,大家得想尽办法尽快解决问题保证上市申请的按时递交,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超出预期提早递交。另外,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的政策法规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有严谨的计划和灵活多变的措施去应对法规变化带来的诸多不确定性。我记得泽布替尼进入NDA的最后阶段时,连续几个月的周末我们都在加班,即便是不负责这个项目组的同事也会参与进来,因为时间紧迫。虽然工作非常辛苦,压力很大,但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感觉每个人都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另外,像百济神州这样要往外走的企业,在海外进行注册申报并开展临床试验,药政事务团队肯定是全球化运营,跨时区工作不可避免。跨时区的沟通,不仅要照顾到各地的时间差,还要保证不错过重要节点而耽搁进度,比如说监管部门临时提出的一些问题或要求,我们可能就需要第一时间把问题解决,在节假日甚至春节照常工作,凌晨2~3点和药监机构开会也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