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伪造、篡改处方骗保!奥希替尼被点名!
产业资讯 医药经济报 2021-05-08 3097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官网日前发布《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曝光台2021年第一期曝光典型案件(10例)》,对全省各市过去一年处理的欺诈骗保大案要案进行公开警示,并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此次曝光的典型案件中,第一条即为“通过伪造、篡改处方欺诈骗保”,在案件内容描述中,医药代表冒用病人名义,通过伪造处方笺的方式,将奥希替尼等药物大量销售给他人,涉案总金额超过30万元。

作为阿斯利康的重磅第三代肺癌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泰瑞沙)在今年4月刚刚收获第3个适应症。同时由于该药在2020年医保谈判中大幅降价,市场推广压力巨大,对一线市场推广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合规考验。

医保降价难挡

“踩红线”重拳严打

四川省医保局曝光文件显示,宜宾市医疗保障局根据实名举报线索调查,发现2019年10月至11月期间,医药代表李某通过伪造处方笺的方式,冒用病人杨某名义在宜宾康贝大药房购买奥希替尼5盒销售给他人,涉及医保金额共计67047元,其中已报销13425.75元,未报销53621.25元。

同时,经过调查发现,医药代表李某伙同该药房员工聂某在2019年度,另伪造处方66份,篡改处方34份,涉及67人100人次,涉及报销医保基金280166.39元。医疗保障局已按相关规定,拒付医保基金53621.25元,追回医保基金293592.14元,并收缴违约金694426.78元。

奥希替尼作为阿斯利康的明星药物,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在今年2月阿斯利康公布的2020年业绩报告中,公司全年总收入为266.17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奥希替尼销售额达到43.28亿美元,增幅达36%。

虽然已经是第三代EGFR-TKI的市场霸主,但奥希替尼面对的竞争形势也在快速变化。一方面,2020年年底,奥希替尼经过医保谈判顺利进入医保目录,中国肺癌患者一线、二线使用奥希替尼只需5580元/盒,降价直接带来业绩挑战;另一方面,豪森医药的阿美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已经获批,贝达药业、奥赛康、艾森医药等众多国内本土企业都在细分领域积极推进研发。

产品价格大幅降价、市场竞争以及销售金额增长压力,无法让阿斯利康感到轻松,“安达唐(达格列净)”被纳入医保砍价,“利普卓(奥拉帕利)”医保谈判持续降价,进一步加速了阿斯利康对销售团队的架构调整。

2021年初,阿斯利康启动肾病业务的团队调整,“利倍卓(环硅酸锆钠散)”销售团队将合为一个大区,并入“爱瑞卓(罗沙司他)”的销售团队。此外,另一款代谢领域药物“安达唐(达格列净)”的肾病推广团队也将会并入“爱瑞卓”的销售团队。从负责单一产品转向全领域销售,正是节约成本的一种市场选择。

优化团队不意味着“唯业绩论”,更不能放松内控标准踩踏合规底线。业内人士认为,伴随院内市场政策调整,处方流转和处方药网售逐步放开,院外线下零售终端和线上购药平台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而院外市场的合规行为,处方来源的真实可靠,正是考验企业管理的重点环节,也是医保部门重拳监管的关键点。

“带金”高风险

阿斯利康屡遭点名

事实上,根据医药代表备案制的规定,医药代表不得承担销售任务,一些医药企业开始合规,取消了医药代表的销售指标。

此外,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委托服务企业、以及代理企业为自己的药品实施的商业贿赂,承担连带责任。

显然,企业合规管理压力正在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传导。面对医保谈判降价压力,企业为保证销售额和利润,势必只能在优化团队和业绩考核方面对业务团队进行取舍。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近段时间,阿斯利康屡屡遭到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点名”:

去年年底,一份落款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监察办公室的工作联系函在网络曝光,根据2020年12月8日党委会决议,对阿斯利康医药代表违规进入心内科诊疗区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由于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医药代表违规进入心内科诊疗区,暂停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瑞舒伐他汀、替格瑞洛片在医院使用6个月的处罚决定;同时,暂停安达唐(达格列净)在湘雅医院使用3个月,并约谈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负责人。

今年1月,中国检察网官方公开发布《山西省沁源县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沁源县某医院工作人员梁某某,非法收受39人的财物,折合人民币314730元,而上述行贿者中,山西某公司“阿斯利康项目组医药代表周某”十分醒目。

资料显示,2019年7月25日,国药控股山西有限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总结”。文中提到:国药控股山西晋中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会议上做了《县乡一体化工作经验分享》,市场部负责人也针对“阿斯利康项目”与各分子公司进行了沟通。可以看出,至少从2019年开始,国药控股就开始运作阿斯利康项目。

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本土企业,医药行业卷入行贿案并不鲜见。斩断医药腐败链条,亮剑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推动财会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贯通融合,完善信用评价制度,强化震慑作用,促进医药企业按照公平、合理和诚实信用,无疑是“三医联动”背景下产业链必须面对的新生态。

对于此次四川省医保局曝光文件涉及的医药代表伪造处方骗保的相关情况,以及部分产品的销售目标和合规风控等具体调整措施,阿斯利康方面并未就《医药经济报》的采访做出具体回应,本报将继续保持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92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94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