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资料,在今年十月份(10月1日~10月31日),全球又有一批创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3期临床是新药研发路上尤其重要和关键的一环:对于在研新药,它的成功往往预示着该药可以很快提交上市申请;对于已经获批的新药,新的临床成功则意味着它们有望迎来新的适应症。本文将分享十月份3期临床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部分创新药,看看它们将有望给哪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按公司宣布时间排序)
1、艾伯维:ABBV-951药物成分: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前体药物适应症:帕金森病
20世纪70年代以来,帕金森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左旋多巴。艾伯维(AbbVie)开发的ABBV-951是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的前体药物,它们具有很高的水溶性,可以通过一个连接到皮下的泵持续皮下输注给药,从而稳定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10月28日,艾伯维宣布ABBV-951在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口服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evodopa/carbidopa)相比,每天持续24小时皮下输注ABBV-951,显著改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波动。新闻稿中指出,“ABBV-951可能成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潜在替代治疗选择。”
2、恒瑞医药:阿得贝利单抗(SHR-1316)作用机制:抗PD-L1单抗适应症: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阿得贝利单抗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人源化抗PD-L1单克隆抗体。10月27日,恒瑞医药宣布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3期临床研究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获得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延长。恒瑞医药计划近期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该药的上市申请。
3、默沙东:islatravir/doravirine组合疗法作用机制:NRTTI/NNRTIs适应症:艾滋病
Islatravir是一种创新核苷类逆转录酶易位抑制剂(NRTTI),它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抑制HIV逆转录酶的功能。Doravirine是由默沙东(MSD)开发的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创新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它通过与HIV-1病毒的逆转录酶结合,防止HIV-1病毒将RNA转化为DNA,从而阻断HIV-1病毒复制。
10月25日,默沙东宣布,islatravir与doravirine构成的组合疗法,在HIV-1感染成人患者中进行的两项关键性3期试验中达到研究终点。这些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ART),或治疗艾滋病常见药物bictegrair/emtricitabine/tenofovir(BIC/FTC/TAF)组合后获得病毒学抑制。他们转换为接受每日一次口服固定复方疗法doravirine/islatravir(DOR/ISL)的治疗,或继续接受原有治疗48周。
4、阿斯利康: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作用机制:PD-L1抑制剂适应症: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癌
10月25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公司宣布,度伐利尤单抗与化疗联用在一线治疗晚期胆道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化疗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组合为患者提供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获益。此外,联合治疗还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缓解率。安全性上,组合疗法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对照药物组相似,未增加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
5、再生元/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作用机制:IL-4/IL-13抑制剂适应症:结节性痒疹成人患者、嗜酸性食管炎
度普利尤单抗可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通路的信号传导,IL-4和IL-13是2型慢性炎症的关键驱动因子。度普利尤单抗能够选择性地抑制IL-4和IL-13,阻断2型炎症通路,降低2型炎症的病理性反应。此前,该药已获批治疗特应性皮炎、哮喘、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等适应症。
10月22日,再生元(Regeneron)和赛诺菲(Sanofi)宣布,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在治疗症状控制不佳的结节性痒疹成人患者的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和所有关键性次要终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度普利尤单抗显著减少患者瘙痒症状和皮肤病变。10月25日,两家公司再次宣布,度普利尤单抗在治疗嗜酸性食管炎的第二项临床试验中达到双重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度普利尤单抗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组织学疾病指标。
6、LEO Pharma:tralokinumab作用机制:IL-13单抗适应症:特应性皮炎青少年患者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皮肤病,包括IL-4和IL-13在内的2型细胞因子是驱动特应性皮炎病理的关键性因子。由于免疫系统失调,患者的皮肤中IL-13会过度表达。Tralokinumab是一种高亲和力的人源IL-13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并抑制IL-13。它在今年6月获得欧盟批准上市,是首个获批的IL-13单克隆抗体。
10月22日,LEO Pharma宣布tralokinumab在治疗特应性皮炎青少年患者的(12-17岁)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试验数据显示,该研究达到主要和次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两种剂量(150 mg/300 mg)的tralokinumab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疗效指标,且药物耐受良好。
7、Menarini Group和Radius Health:elacestrant作用机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适应症: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ER+/HER2-)是乳腺癌的最常见的形式。Elacestrant是一种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具有用作单一疗法或组合疗法的一员治疗乳腺癌的潜力。10月20日,Menarini Group和Radius Health宣布elacestrant在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两个主要终点。
该3期临床旨在评估与标准治疗相比,elacestrant单药治疗ER+/HER2-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试验入组了466例既往接受过一线或二线内分泌治疗,包括CDK4/6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在两个主要终点总受试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携带雌激素受体1(ESR1)突变肿瘤的患者PFS方面,治疗组均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
8、ImmunityBio:Anktiva(N-803)作用机制:IL-15超级激动剂适应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5(IL-15)通过影响自然杀伤(NK)细胞和免疫T细胞的发育、维持和功能,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nktiva由与IL-15受体α/IgG1 Fc融合蛋白结合的IL-15突变体(IL-15N72D)组成。它与βγT细胞受体结合,直接特异性刺激CD8阳性T细胞和NK细胞,同时避免刺激调节性T细胞(Treg)。
10月19日,ImmunityBio公司宣布Anktiva与卡介苗(BCG)联用,在治疗对卡介苗反应不佳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2/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治疗乳头状瘤亚型患者的主要终点。试验结果显示:57%的患者达到12个月的无病生存期(DFS)。
9、再鼎医药、Entasis公司:sulbactam-durlobactam(SUL-DUR)作用机制:抗生素组合疗法适应症: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CRAB)患者
不动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威胁。Sulbactam(舒巴坦)是一种静脉输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durlobactam是一种新型广谱静脉输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它们联用对不动杆菌生物体(包括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具有独特活性。再鼎医药拥有SUL-DUR在大中华区(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韩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独家授权。
10月19日,再鼎医药与Entasis宣布,抗生素组合疗法SUL-DUR在一项名为ATTACK的全球3期注册性临床研究中获得阳性关键结果。在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患者中,与多黏菌素相比,SUL-DUR治疗达到了28天全因死亡率这一主要研究终点。在治愈评估方面,与多黏菌素相比,SUL-DUR治疗组具有更优的治疗应答,且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此外,SUL-DUR也具有更优的安全性。根据新闻稿,SUL-DUR计划于2022年中提交新药申请(NDA)。
10、Phathom Pharmaceuticals:伏诺拉生作用机制:P-CAB适应症:糜烂性食管炎、胃灼热
伏诺拉生(vonoprazan)是一款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可以竞争性阻滞钾离子与氢/钾离子ATP酶的结合,从而快速抑制胃酸的分泌。由于伏诺拉生半衰期长,作用时间更持久,因此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长效质子泵抑制剂(PPI)。
10月18日,Phathom Pharmaceuticals宣布,伏诺拉生在一项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和关键性次要终点。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活性对照,伏诺拉生在所有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中均表现出更好的愈合维持效果(第24周),且治疗中/重度患者的愈合率更佳(第2周)。Phathom公司计划向美国FDA提交伏诺拉生的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所有级别糜烂性食管炎的愈合维持和胃灼热缓解”。值得一提的是,伏诺拉生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反流性食管炎的维持治疗。
11、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作用机制:PD-1抑制剂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
信迪利单抗是一款创新PD-1抑制剂,已在中国获批治疗特定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EGFR或ALK阴性的晚期非鳞状NSCLC、鳞状NSCLC、肝细胞癌。目前,信迪利单抗还有超过20多个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10月18日,信达生物宣布信迪利单抗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及化疗在一项3期临床第一次期中分析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该研究针对的适应症为: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失败的EGFR突变非鳞状NSCL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化疗,信迪利单抗联合达攸同及化疗获得了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达到预设的优效性标准。
12、阿斯利康:Imfinzi+tremelimumab作用机制:抗PD-L1抗体、抗CTLA-4抗体适应症:一线治疗肝细胞癌
Imfinzi是一款抗PD-L1单克隆抗体。Tremelimumab是一款抗CTLA-4抗体。10月16日,阿斯利康宣布,Imfinzi与tremelimumab联用在一线治疗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试验结果显示:与活性对照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新闻稿指出,这是双重免疫疗法首次在一线治疗肝癌患者时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
13、艾伯维:乌帕替尼(upadacitinib)作用机制:JAK抑制剂适应症:中轴型脊柱炎(axSpA)
乌帕替尼是一种口服、选择性和可逆性JAK抑制剂,此前已获批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人患者。10月7日,艾伯维宣布乌帕替尼在中轴型脊柱炎成人患者中开展的两项3期临床试验均达到主要终点。在针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3期临床中,乌帕替尼组中45%的患者达到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ASAS)40的标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18%)。在针对活动性非放射学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另一项3期临床试验中,乌帕替尼组中45%的患者达到ASAS40的标准,同样显著高于安慰剂组(23%)。
14、Bausch+Lomb公司:NOV03作用机制: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滴眼液适应症:干眼症
干眼症是最常见的眼表障碍之一,睑板腺功能障碍是挥发性干眼症产生和进展的主要原因。NOV03(全氟己基辛烷眼科溶液)是一款在研潜在“first-in-class”眼药水疗法,具有独特作用机制。它不含水和防腐剂,而且能够稳定泪膜中的脂质层,降低眼泪的过度挥发。
10月1日,Bausch+Lomb公司宣布,NOV03在治疗与睑板腺功能障碍相关的干眼症的第二项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与对照组相比,评估眼部损伤的总角膜荧光素染色(tCFS)指标在接受治疗第57天时出现统计显著改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眼干评分的变化在第57天也获得统计显著改善。此外,该试验还达到了所有的次要终点。基于这些数据,Bausch+Lomb公司计划在2022年向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恒瑞医药拥有这一创新疗法在中国的开发权益。
15、赛诺菲:iGlarLixi作用机制:基础胰岛素与GLP-1RA的复方制剂适应症:糖尿病患者
iGlarLixi是一种基础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复方制剂,由甘精胰岛素100U/mL与利司那肽按固定比例组合而成。赛诺菲(Sanofi)中国在第57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宣布,在3期临床试验LixiLan-L的中国研究中,iGlarLixi达到了主要有效性终点和次要终点。
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础胰岛素治疗组相比,接受iGlarLixi治疗的患者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在治疗30周时,iGlarLixi组患者HbA1c平均值为6.7%,而基础胰岛素组为7.4%。2021年10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了iGlarLixi的上市申请。
祝贺这些创新药在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希望它们后续研究顺利进行,早日造福广大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