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集采续约的四种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
产业资讯 医药地理 2022-09-16 3112

9月13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省阿比特龙等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稿)》,广东省药交中心将开展广东省阿比特龙等66个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现邀请符合要求的企业前来申报。

本次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范围是国家第二、四批集采协议期满的阿比特龙等66个同通用名药品的全部剂型及规格,其中国家已集采未到期的剂型和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不列入本次集采范围。

不难看出,广东省集采续约在延续前期国采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采购品规扩大。例如祛痰剂氨溴索,第四批国采中仅纳入2ml:15mg和4ml:30mg两个注射剂规格,而在此次采购清单中,氨溴索共分为10组,纳入了注射剂、缓释胶囊、片剂、溶液剂和滴剂等多种剂型,并且纳入的注射剂规格为1ml:7.5mg,非原来的国采规格,或与临床实际应用特点相结合。

此外,氨溴索第8组到第10组均为仅供儿童使用剂型,例如氨溴索口服液体剂,氨溴索吸入剂,考虑到儿童特点和使用方便,并与国家鼓励和重视儿童药研发的指导意见有效衔接。在申报要求中,意见稿还有两处提到儿童,一是“同品种仅限于儿童使用的药品区分分组,若公布的附表中未区分分组但实际报名企业及产品属于仅限儿童使用的,可另行补充公布分组”;二是“同企业同品种同医保目录药品剂型仅儿童使用的区分报价”。不难推测,广东省此次续约采中,同通用名下的儿童专用剂型将取得相对宽松报价,进一步激发企业专项投入和研发热情。

四种主要模式

2021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集采到期后,以省或省级联盟为单位开展续约工作,各单位按照“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价格水平、稳定临床用药”的原则平稳开展接续工作。

作为国采的承接,集采续约的关注少了许多,但作为国采意志的延续和成果巩固的主要手段,集采续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行业专家看来,省市级平台仍将是药品集中采购最主要的组织平台。一方面,国内不同地区的用药结构和用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临床常用品种也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国内医药行业集中度偏低,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承载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对临床大品种的全部需求。因此以省市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是最适宜和最有效的组织方式。

截至目前,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国采”)已启动七批八轮采购招标工作,其中已有六批七轮集采落地执行。国采中选品种的采购协议期多为1-3年,较多超协议期产品陆续进入接续程序,开展较早的第一批和第三批国采部分品种于2021年底完成采购周期,多个省份和联盟已开展完成接续采购工作。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数据显示,各省份接续模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包括询价续约、双向选择带量分配、综合评分和完全竞价。

第一批、第三批接续模式分析

黑龙江、吉林、山东等地采用询价续约模式,按照上一轮中选价格询价成功的可直接续约产品,优先原中选企业,稳定程度最高,执行成本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采用双向选择评审方式,特点为多家中选,满足保供应需求,稳定程度次之;但集采效应降低,对政府和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要求高。综合评分以长三角联盟为代表,产品优化,利好大企业,但市场稳定性较低,评价结果引质疑。而完全竞价则以此次开展续约的广东联盟为代表,优势是多家中选,继续降价,缺点是市场稳定性最低,容易引发价格战。

降价or不降价

通过对接续模式的简单分析,可看到各省接续工作的初衷。如采用综合评审模式的长三角联盟,本身经济实力强,对大品牌大企业有特别的偏好,希望接续改变国采格局,在指标设定上企业分的权重过大,最终出现多家头部企业多个品种中选,但指标体系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引起矛盾和质疑。

而采用区间询价+竞价模式的江苏,作为制药企业大省,对于国内和省内制药企业有一定的偏好,并设定最低价中选企业优先获得20%意向量以刺激企业降价积极性。超百家中标企业给予医院更多的选择权,使得医院用药需求得到满足,但多家中选临床品种的价格成为主要矛盾之一,而且分配到每家中选企业的量势必减少,集采“以价换量”效应降低。

其实对企业来说,集采续约的核心关注点只有一个,产品还会不会继续降价。整体来看,这一矛盾在后续批次的集采续约中将逐渐凸显,因为前期集采由于双方经验少,规则不够完善,可能存在部分品种降价不充分的情况。

例如4+7集采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当时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尚未开展,只有扬子江药业凭借新注册分类上市独家中选,中标价为133元/支,略高于平均市价。随着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增多,该产品的竞争格局重新书写。2020年12月湖北省开展的国采续约工作中,盐酸右美托咪定最终由湖南科伦以8.5元/支中标,降价幅度为93.6%。

这种情形在后面批次集采已逐渐减少,一方面是政策制定者经验积累,中选规则逐渐完善,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参与一致性评价,过评品种和数量快速增加。以二、四批国采为例,第二批国采协议期满品种有20个,平均降幅为43.8%,第四批国采协议期满品种有23个,平均降幅为66.57%,产品竞争愈发充分。

未来,不排除部分品种仍有降价空间,但对于大多数临床大品种,降价空间已经有限,续约时如果仍一味低价,未免挫伤企业积极性。而且,由国采转为省份或省级联盟接续,将直接导致协议采购量减少,集采“以价换量”效应降低,进一步缩窄企业降价空间。

小结

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整合全国需求,医保基金作为超级大买方与企业直接谈判,通过“以价换量”实现医保、企业和患者三方共赢。作为国采接力棒,各省份或联盟承接集采续约,可大大丰富集采的探索模式,完善采购漏洞,满足临床用药选择和供应需求,但另一方面,随着国采续约权利下放到各省,医保基金的买方优势被分散,各地不同的续约政策和续约价格,也增加了企业沟通成本和行政成本。在效率与公平的要求下,如何实现全国信息联动,减少采购频率和行政成本;制定接续规则时,如何在大原则下增加精细度,基于每个产品的格局、执行情况差异灵活调整规则,都是集采续约可探索的优化方向。

广东省66个药品采购清单及统一代表品

您可能感兴趣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07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