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与跨国公司有何差异?
产业资讯 生物制药小编 2022-11-04 2549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制药行业已经将药物创新作为重中之重。驱动因素包括新的、复杂的医疗需求、快速的市场扩张和监管体制改革。尽管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大多数中国制药公司仍处于创新药物研发(R&D)的早期阶段。在此,我们对排名前20位的中国制药公司与20家非中国跨国制药公司的研发管线进行比较,以更清楚地了解中国制药行业在创新研发方面的全球地位。

公司比较

首先比较了2012-2021年10年间中国和跨国制药公司带来上市的创新药物数量。在前20名跨国制药公司中,许多公司在此期间有超过15种获批药物,投放市场的总数为313种。相比之下,中国公司的批准数量普遍不到5种,投放市场的总数为31种。

但中国和跨国公司在临床阶段产品数量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导致中国临床阶段产品快速增长的两个因素。第一,江苏恒瑞医药、CSPC医药集团等领先的传统医药企业,现在正把重心从制造转移到投资创新药的开发上。值得注意的是,恒瑞医药管线中的临床阶段产品数量达到全球前20强公司(66个产品)的中位数水平。其次,百济神州、复星医药、赛诺生物制药等领先的创新研发驱动型医药企业,已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中坚力量。

图1中国制药公司前20强和全球非中国公司前20强的临床阶段产品情况

在治疗领域方面,顶级跨国制药公司比中国公司拥有更多样的产品管线,针对一系列治疗领域。相比之下,许多中国公司倾向于专注于单一的治疗领域。

在研发重点方面,肿瘤学在中国和跨国制药公司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排名前20的跨国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肿瘤是其临床组合中最大的治疗领域,占所有候选药物的20-40%。对于中国公司而言,前20家公司中有9家公司的肿瘤药物比例在40%以上,百济神州最高为83%。传染病、神经内科、免疫学和呼吸领域的候选药物在跨国公司的管线中比在中国公司中更常见。

在新型药物靶点方面,对于几乎所有排名前20的跨国制药公司来说,他们管线中超过50%的药物具有新型的MOA。相比之下,在排名前20的中国公司中,只有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制药公司有管线,超过一半的产品具有新型MOA。对于其他中国公司来说,新型MOA的百分比低于30%。例如,虽然恒瑞医药拥有竞争数量的临床阶段产品,但其候选产品中只有24%具有新型MOA。

图2|各公司临床阶段产品的靶点汇总

最后评估了每个公司在创新研发中的定位,在排名前20位的跨国公司中,近一半(9家)的公司位于右上象限(新型MOA的百分比较高,临床阶段产品数量较多),而中国排名前20位的公司大多位于左下象限(新型MOA的百分比较低,临床阶段产品数量较少)。唯一的例外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恒瑞医药。

图3.评估中国和跨国制药公司临床阶段数量和新颖性

大多数中国顶级制药公司在投资新的目标或机制上滞后的事实可能反映了一种相对更保守、规避风险的方法来追求创新研发。尽管如此,创新研发的格局可能会随着时间和战略管线规划的调整而重新洗牌。要移动到右上象限,中国制药公司有两种可能的路径。首先,更多的公司可以效仿生物科技公司百济神州和信达生物;即依靠公司现有的研发能力和优势扩大原创性研究。在短期内,这种方法可能不会产生大量的新型候选物,但及时它将使公司能够在相对管道新颖性方面与全球行业竞争。其次,历史上专注于仿制药的领先中国制药公司可以利用其充足资金和管理能力的优势,针对风险较小、更成熟的药物靶点开发更多的新型药物,在临床阶段产品数量方面与跨国公司变得更具竞争力。

展望

在加快从医药制造基地向全球医药研发竞争力转变的同时,我国医药产业仍处于转型初期。这种创新研发的差异很可能至少会在未来十年持续下去,因为中国领先公司的研发能力仍然有限,厌恶风险的研发文化持续存在。要在全球阶段竞争,持续的投资、整合和结构变化以提高效率是重要的潜在解决方案。同时,中国的药品采购改革非常重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价值,这应该激励企业优先考虑创新质量。

参考文献:Nature: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