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又一家生物药“新贵”赴港敲钟!手握两款商业化产品的博安生物有何看点?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 2022-12-30 2211

今年下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逐渐有了复苏迹象。12月30日,山东博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安生物”,股票代码:6955.HK)踩着今年港股IPO的末班车,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博安生物12月29日公告,在超额配售权未行使的前提下,其本次全球发售共计10,694,800股H股,每股发售价为19.8港元,每手200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已获适度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亦获得轻微超额认购。公司引入3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江苏艾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88488.SH)的创办人傅和亮、知名基金Harvest Great Bay Investment SP及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177.HK),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为7,594,000 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的发售股份约71.01%(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禁售期为6个月。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及安信融资(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敲钟仪式这家来自山东烟台、背靠老牌港股上市公司绿叶制药(2186.HK)的生物药企,在挂牌之初便喊出“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的口号,它能成为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biotech突出重围的先锋军吗?

已有两款产品“造血”,商业化起势

博安生物招股书显示,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从最初药品发现及开发到最终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并实现产品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于去年和今年分别推动两款产品的商业化上市,纵观18A生物科技公司,少有公司能在挂牌之初便有这样的商业化成果。对比今年频发的生物药企卖管线、卖股权、卖生产线等动态,在商业化方面快速起势的博安生物,却在生物制药全产业链里显得很自如。

公开财务数据显示,公司首款产品博优诺®作为国内第三款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自2021年5月面市后便给公司带来了不错的现金流,该产品于2021年实际销售的8个月内卖出 1.59亿元,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则达到2.21亿元。这样的销售业绩在国内有近十款竞品的环境中实属难得。作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金标准”,贝伐珠单抗领域的入局者众多,博优诺面对的竞争对手前有齐鲁、信达,后有恒瑞、复宏汉霖等。

激烈的竞争之下,博安生物的商业化能力已通过博优诺这一首发品种得到检验。公开资料显示,博安生物的分销网络快速覆盖了全国近千家医院,而针对更广阔的县域市场,其在博优诺获批的一个月内便授予阿斯利康在中国多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特定县域地区独家推广该产品。

不同于首款产品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博安生物的第二款产品博优倍®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面对的竞争温和得多,在商业化方面独具先发优势。该产品于2022年11月在中国获批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后,即于当月底开始面向全国销售,有博优诺的成功商业化在前,博优倍作为首个国产地舒单抗注射液,其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梳理博安生物的产品管线,不难发现其尚有多款生物药临近商业化阶段。招股书披露,肿瘤领域的BA1102(地舒单抗,安加维生物类似药)、眼科领域的BA9101(阿柏西普,艾力雅生物类似药)、代谢领域的BA5101(度拉糖肽,度易达生物类似药)在中国已处于III期临床,其中BA1102也在海外开展临床。上述产品开发进度均处于前列,有望延续博优倍的先发优势。

差异化创新管线,建立平台“护城河”

如果说生物类似药让博安生物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开启稳定的自我造血之路,那么其在创新抗体方面的差异化布局,则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招股书显示,公司有8款创新抗体在研,从靶点布局上看,博安生物意在构建具有差异化特色的产品组合,同时加快研发速度以获得更多先发优势。

梳理博安生物的在研管线,公司现有布局的Claudin18.2、IL-4Rα、CD25等是当前比较热门的靶点,相对完全未知的靶点而言更加成熟,这样的热门靶点往往有已经验证的经验在前,在此基础上,博安生物采取差异化开发策略,凭借自身平台优势,或针对较为热门的靶点构建差异化特色抗体,或利用先发优势打造“首个”。

具体而言,公司的Claudin18.2靶向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BA1105为ADCC增强型,有望成为同类治疗转移性胰腺癌、晚期胃癌及食管胃交接部腺癌的最佳靶向药物,其自身免疫治疗领域的抗IL-4Rα全人源单克隆抗体BA2101则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抗IL-4Rα长效新药;其抗CD25全人源单克隆抗体BA1106为国内首个开始临床试验的、治疗实体瘤的抗CD25创新抗体。

其差异化策略同样体现在双抗领域:抗PD-L1/TGF-β双抗产品BA1201是博安首个获批启动临床试验的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对两种靶点相结合,对两种癌症治疗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抗肿瘤CEA/CD3双抗BA1202克服了CD3的开发挑战,与同类在研产品相比,进一步增强了药效,同时降低了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差异化优势。

管线的差异化竞争力,来自于平台护城河的建立。博安生物拥有全面综合性及可扩展的生物制药平台,在药物发现方面,公司分布于烟台、南京和波士顿的全球化研发团队建立了三大技术平台:其全人抗体转基因小鼠BA-huMab®及噬菌体展示技术平台大大提高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产品的研发效率;其双特异T-cell Engager技术平台通过二价结合肿瘤靶抗原展现出高活性以实现更佳药物疗效,通过单价结合T细胞实现低亲和力结合以降低毒性,降低与CD3结合的亲和力以降低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风险;其ADC技术平台则涵盖整个ADC发现及开发过程,能有效快速地发现及开发ADC候选产品,使公司的平台及产品组合更多样化。

药物发现之外,博安生物的CMC能力为整个药物开发及商业化生产程序中的高质量及成本效率保驾护航,并可缩短药物开发时间,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壁垒,也为其产品的首发优势提供必要条件。

从0到1之后,加速从1到N

中国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已走过7年,中国医药产业阶段性完成了创新由少到多,实力由小到大的转变。如今,给到整个医药产业的命题是如何实现由大到强,由本土到全球的转变。成立于2013年的博安生物,其成长也是上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大的产业发展浪潮之下,公司已经完成从0到1的全产业链搭建,如今迈向二级资本市场后,其也面临着将如何加速从1到N的命题。

其招股书显示,公司此次上市所募集款项将用于核心产品及其他产品的研发、商业化目的、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博安生物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姜华指出,此次在港交所的挂牌上市是博安生物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新起点。回望博安生物建立的初心,公司不仅立足中国,更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

据估计,未来两年,公司将有多个产品陆续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若推进顺利,这将进一步增加博安生物的“造血能力”, 公司方面表示,将抓住全球生物药产业的发展浪潮,延续当下蓬勃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加快在研产品在中国和海外市场的临床开发,丰富创新抗体产品组合,深化内部制造能力及全球化商业化能力,并积极拓展各项业务合作,以加快推动公司从Biotech向Biopharma进阶。

您可能感兴趣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