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融资TOP15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Invest 2023-03-21 3990

根据医药魔方InvestGo投融资数据库,2022年医疗器械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数达424起,超越创新药(413起)成为2022年融资事件数最多的医疗健康赛道。

2022年医疗器械一级市场披露融资金额达320亿元,仅次于创新药(429亿元),为2022年融资金额第二大的医疗健康赛道。

随着高值耗材国家带量采购趋于常态化,风投投资态度趋于谨慎,医疗器械投资成为一大热门领域,2022年该领域诞生了科创板最大规模IPO—联影医疗科创板首发募集资金109.88亿元。

本文将按照披露融资金额的顺序,盘点去年(2022年)医疗器械一级市场的TOP15融资项目,以供参考。

1、镁伽机器人

融资金额:3亿美元

融资轮次:C轮(2022-06-15)

投资机构:纪源资本、亚投基金、鸿为资本、雨盟资本、园丰资本、史带投资、泰合资本、高盛集团、兰亭投资、创新工场、义翘神州

公司官网:https://www.megarobo.com/

业务:智能协作机器人

2022年6月,镁伽科技完成3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高盛资产管理、亚投资本、纪源资本联合领投,老股东创新工场持续超额加注,新加坡蘭亭投资、史带资本等跟投。同时,国内一家生物科技领域的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也参与本轮融资,成为继CXO行业巨头和自动化行业巨擘(德国博世)后又一个牵手镁伽的战略投资人,双方已就生物大分子领域的自动化业务展开广泛合作。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在生命科学智能自动化领域的研发投入及产能扩充,业务拓展及加速国际化进程。

镁伽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并将其深度融合于行业应用,为客户提供智能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程度仍旧非常有限,并且生物制药研发人力成本较高,用机器代替人做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镁伽科技通过从标准产品供应商转型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投资者讲清了智能化技术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交叉命题与答题逻辑,以此拿下2022年医疗器械领域最大金额融资项目。以其产品高通量智能投料和平行反应系统为例,该产品针对临床前药物研发化学合成成本高、成功率低的痛点,以高通量自动化设备为药物研发助力加速,使化学合成能够快速、稳定、可重现。

图为高通量智能投料和平行反应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镁伽还着力打造智能自动化生物实验室——镁伽鲲鹏实验室,探索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并通过共享和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降低医药企业,尤其是初创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本

2、泰邦生物

融资金额:3亿美元

融资轮次:战略投资(2022/8/2)

投资机构:ADIA、汉石投资、国寿大健康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公司官网:https://www.chinabiologic.com/

业务:血液制品,人工器官

2022年8月,泰邦生物与多家投资人达成融资协议,正式签署交易文件,完成继2021年4月完成以大钲资本牵头的财团进行的私有化交易以来的首次融资。融资总额为3亿美元,由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旗下全资子公司Platinum Orchid、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领投,国寿股权、信达鲲鹏参与跟投。

泰邦生物是一家先进的综合性血液制品和生物医药企业,核心业务包括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泰邦生物集团拥有具有先进技术标准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优质的研发团队和血液制品研发实验室;拥有涵盖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10个获批种类、20多个品规血液制品的产品线。

此外,集团旗下的非血制品业务板块拥有胎盘多肽、人工硬脑膜、人工硬脊膜、人工神经鞘管、肌腱膜等多条产品生产线,以及德国Zeppelin品牌的神经外科领域全线产品等。产品覆盖中国大陆大部分省级医疗市场。

血液制品作为医药产业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具有政策敏感性极强的特点。2001年起,国家进一步实施管控,对血制品企业实行了总量控制,不再批准成立新的血制品企业,血制品行业形成了存量厂商竞争的现状。血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壁垒较强。但从需求端而言,无论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还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国内血制品的市场仍旧火热。

3、武汉联影医疗

融资金额:13.12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战略投资(2022-09-27)

投资机构:联影医疗

公司官网:https://www.united-imaging.com/zh-cn/

业务:高端医疗设备生产

2022年9月27日,从联影医疗公告获悉,《关于使用部分募集资金向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实施募投项目的议案》获审议通过。议案显示,联影医疗拟使用募集资金人民币13.12亿元向全资子公司武汉联影增资,用于实施“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该项目由联影医疗和武汉联影负责实施。本次增资完,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9亿元增至22.12亿元。公司仍持有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本次增资不构成关联交易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

武汉联影总部基地于2021年4月正式启用,该基地投用后,到2028年,预计将实现高端医疗设备本土化生产和销售。联影医疗在武汉拟总投资50亿元,重点打造联影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及智能制造中心,自主研发生产高端医学影像设备整机及核心部件、手术机器人、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先进医疗装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22日,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医疗”)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证券代码为688271。首次公开发行价109.88元/股,发行数量为1亿股,总募资109.88亿元。联影医疗融资额达109.88亿元,这是2022年度A股TOP3的IPO,是2022年科创板最大规模的一笔IPO,也是科创板开板以来仅次于中芯国际和百济神州的第三大IPO。中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由跨国医疗器械巨头占据,联影医疗作为本土医学影像设备龙头的崛起,被称为“国产之光”。

4、迅实科技

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

融资轮次:D轮(2022-10-10)

投资机构:众为资本,软银,远毅资本,辰德资本

公司官网:https://www.soonsolid.com/

业务:齿科数字化解决方案

迅实科技于2022年10月获得超过1亿美元D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二期领投,毅恒资本、众为资本等跟投,现有股东辰德资本、远毅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迅实科技2013年成立于绍兴柯桥,并在绍兴建立了研发和生产中心,负责在国内统筹和管理迅实科技的全球资源,是口腔数字化企业。迅实科技初期聚焦于3D打印技术的研发,目前专注于为口腔机构提供数字化椅旁解决方案。当前迅实科技在美国椅旁齿科3D打印的存量市场份额超过50%,五年间收入复合增长率近80%。

在商业模式方面,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3D打印设备、耗材及设计服务三部分。其中设计服务方面的收入增速最快;硬件方面,除3D打印机外,还包括清洗机、固化灯箱等。在市场布局方面,除北美、欧洲、中国市场外,公司计划将拓展至澳大利亚、日本、印度、中东等市场。

迅实科技的产品族示意图

迅实科技3D打印设备当前在美国的保有量超过1万台,存量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打造的完整的产品族,包括3D打印机(SprintRay Pro S)、树脂材料、齿科3D打印软件、Pro Wash/Dry、ProCure 2,数字化设计服务、Dashboard 2.0医技交互平台等,其中数字化设计服务及AI设计帮助牙医有效提升设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传统齿科服务流程顺利过渡到到椅旁数字化模式。

5、硅基仿生

融资金额:超5亿元人民币(C++轮)、近5亿元人民币(D轮)

融资轮次:C++轮(2022-01-21)、D轮(2022-12-21)

投资机构:C++轮-前海母基金,京铭资本,国寿投资,国寿大健康基金,兼固资本,建发新兴投资,鲁信创投,CPE源峰(中信产业基金)D轮-恒健投资,兴业证券,嘉程资本,上海生物医药基金

公司官网:https://www.sibionics.com/

业务:植入式视网膜电刺激器、持续葡萄糖监测及疾病筛查

硅基仿生2022年在一年内完成两次投资。硅基仿生于2022年1月完成超过5亿元C++轮融资,由CPE源峰和国寿投资公司旗下国寿科创基金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兼固资本、建发新兴投资、京铭资本以及老股东鲁信创投等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CGM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推广以及新的产品线开发。

11个月后,硅基仿生于同年12月获得近5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和广东中医药大健康基金联合领投,兴证资本、嘉程资本、中国新城镇等机构跟投,方圆资本担任公司财务顾问。本轮资金主要用于产品市场开拓、全自动化产线扩张、新品开发以及推进国际化经营布局。

硅基仿生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与产业化,主要项目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DR Screen)、人工视网膜、胶囊胃镜机器人等,并通过技术积累搭建起“高精度传感器工艺平台”、“片上系统芯片设计平台”、“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平台”三大底层技术平台,持续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在多个细分领域具备领先优势,促进行业技术发展。

硅基动感®CGM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组成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5.37亿人,其中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达1.41亿人,占比超过26% ,从2011年到2021年间增长幅度达56%,预计未来还将处于增长趋势。CG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血糖监测手段,具备实时监测血糖水平,发现不易被传统检测方法所探测到的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能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多部指南推荐临床使用。CGM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控制,减少公共卫生的支出。

6、德康医疗

融资金额:5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B轮(2022-02-21)

投资机构:永平投资,蓝山投资,晓池资本,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基金,宏达君合资本,首创集团,海邦资本

公司官网:http://www.decansmd.com/

:高性能骨科植入物及手术技术系统的研发

德康医疗于2022年2月完成B轮投资及一系列资金支持,共获得融资金额5亿元,这是国内近3年来骨科植入物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本轮融资由杭州湾智慧医疗产业基金领投,共青城永谦、蓝山投资、首正泽富、晓池资本等跟投,老股东海邦资本、宏达君合持续加码。在逐渐清晰的骨科带量采购大环境下,投资人展现出对德康医疗在研发驱动优势下的高速发展及快速商业化能力的信心。

德康医疗成立于2012年,近三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30%,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新材料、新术式原研能力的骨科数字化平台型标的。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经获得脊柱、创伤全产品线的NMPA认证,并持续在脊柱和创伤领域推出多个创新产品管线。此外,公司运动医学与关节的主要产品线已完成研发,预计2022-2023年获证;同时智能化数字骨科系统正在上线过程中。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呈增长趋势。2020年,我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53亿元。

骨科是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由外资主导,国产企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分散。但在医保集采背景下,该情况已有所转变。2022年10月的骨科脊柱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65家企业进入A组,其中11个进口品牌,54个国产品牌。而德康医疗在此次集采中也脱颖而出,七大主流脊柱产品系统全部中标,6个系统中标A组。

7、正雅齿科

融资金额:5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D轮(2022-12-21)

投资机构:承树投资,嘉兴科技城,泰康投资,元生创投,好臻投资,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华润股份,张家港产业投资,辰德资本

业务:数字化口腔隐形正畸

2022年3月,正雅齿科宣布完成D轮融资,融资金额达5亿元。本轮融资由北京泰康投资领投,华润国调厦门消费基金、嘉兴科技城、张家港产业投资等机构和部分老股东共同跟投。这一轮融资将加速正雅在隐形正畸领域的产业布局、推进隐形正畸技术的持续研发与创新,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与团队发展,促进其核心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成立于2004年的正雅齿科,专注于数字化隐形正畸原创技术的研发、定制式隐形矫治器的医学设计、生产制造及销售服务。正雅在上海张江和浙江嘉兴设有数百人团队的医学设计中心,并在浙江嘉兴与四川资阳(中国牙谷)建有智能生产基地,并配备其自主研发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截至目前,正雅已累计设计方案逾50万例,年生产超千万只隐形矫治器服务于全球医生与患者,是国内隐形正畸行业的领导品牌之一。

国内隐形正畸市场目前仍呈现时代天使和隐适美双寡头的态势,与这两家相比,正雅齿科虽然占据了国内市场第三把交椅,但目前在体量上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中国隐形正畸市场整体渗透率仍较低,具备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近年来吸引也了众多的玩家和投资方。今年3月,正雅齿科的D轮融资也将进一步加速正雅齿科在隐形正畸领域的产业布局。

8、傅利叶

融资金额:4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D轮(2022/1/26)

投资机构:元璟资本,软银,Prosperity7 Ventures

公司官网:https://www.fftai.cn/

业务:康复机器人研发商

2022年1月26日,傅利叶智能宣布于近日完成4亿元D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沙特阿美旗下风险投资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元璟资本跟投。傅利叶智能是康复机器人领域率先完成D轮融资的企业,创下该领域单轮融资额最高的纪录。傅利叶智能创始人兼CEO顾捷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研发智能机器人技术,扩大优势,加速推进康复机器人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与普及,持续提升康复服务能力以满足客户需求。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行业领先的智能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攻克高性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搭建一个智能机器人技术平台,并且已在康复行业形成规模化应用。2021年,傅利叶智能成功入选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已牵头承担近20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简单而言,傅利叶以“机器人+康复医学”精准针对市场缺口,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优势。

康复医学是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现代医学门类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截止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人,现有残疾人口达8,500万,各类慢性病患者达3亿以上。上述这些人群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特别是术后患者,属于强需求康复群体。

9、锦江电子

融资金额:4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B轮(2022-08-22)

投资机构:光华开源,汉石投资,惠每资本,元亨利贞,建信金圆,威高资本

公司官网:http://www.jjet.cn/

业务:心脏电生理介入治疗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电生理行业龙头企业与创新领导者——锦江电子于2022年8月完成了4亿元的B轮融资交易,由信达鲲鹏、光华梧桐、元亨利贞、威高集团、惠每资本等联合投资。在此之前,公司于2021年12月完成了由高瓴资本独家投资的A轮融资。至此,锦江电子AB轮累计完成超7亿元人民币融资。其交易,是国产电生理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级市场交易

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推进锦江电子多个重磅电生理产品的注册临床试验和后续一系列创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完善公司的组织架构与商业化体系,全面提升公司在国内与全球电生理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2021年11月,锦江电子圆满完成LEAD-PFA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注册临床试验病例入组,成为中国市场上首家完成PFA(脉冲场消融)产品注册临床试验病例入组的企业。

心房颤动(AF)是成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也是导管消融的一线治疗指征。《柳叶刀》子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数量近2000万。在这类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上,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电生理手术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效果。2020年,中国电生理手术量近20万台,整体市场规模近百亿元。心脏电生理行业壁垒极高,中国心律失常患者群体数量巨大。

此外,据悉,锦江电子已于2022年10月31日同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A股挂牌上市。

10、景昱医疗

融资金额:3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D+轮(2022-02-16)

投资机构:红杉资本中国,高瓴创投

公司官网:https://www.sceneray.com/

业务:脑深部电刺激系统

2月16日,景昱医疗(Sceneray)宣布成功完成3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由红杉中国和高瓴创投共同领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现有脑深部电刺激在研产品的开发和新适应症临床试验、已上市产品线的市场推广及商业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整体解决方案,更好地造福国内帕金森等领域的广大患者。

景昱医疗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多年来深耕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领域,同时引领医疗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沿探索。公司汇聚200余位国内外能力卓越、经验丰富的顶尖人才,坚持自主研发、全球创新以及自主生产。

2022年4月,景昱医疗双靶点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治疗药物成瘾适应症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资质(Breakthrough Devices Program),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神经及精神疾病领域获得突破性医疗器械资质。

11、图湃医疗

融资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C轮(2022-12-20)

投资机构:昆仑资本,清石资产,道远资本,盛石资本

公司官网:https://www.topimedical.com/

业务:扫频OCT视网膜诊断系统等眼科医疗器械

中国眼科设备自主研发领军企业图湃(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湃医疗”)于2022年12月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盛石资本领投,道远资本、昆仑资本等机构跟投,老股东爱博清石资本持续加码。

从2017年10月成立以来,图湃医疗发展迅速,5年时间已完成了6轮融资,持续引领着国产眼科设备崛起。作为近年来资本市场的黄金赛道,眼科医疗行业备受瞩目。此前,眼科医疗服务领域涌现出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华厦眼科等上市企业,创造了行业佳话;眼药领域更有康弘药业、亿胜生物、兴齐眼药等行业领跑者;眼科高值耗材领域则跑出了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先行军,它们在近年来杀出“进口产品重围”,打下了坚实的行业市占率基础。

从市场来看,眼科医疗设备行业的年市场销售规模约在100亿元人民币,其中单品年销售额2亿元以上的有六大类高端仪器设备(含与设备配套绑定的耗材),即:全飞秒激光(35亿/年)、眼科手术显微镜(16亿/年)、超乳玻切一体机(14亿/年)、眼科OCT(12亿/年)、眼底相机及造影(8亿/年)和光学生物测量仪(6亿/年)。

图湃医疗在这六大类高端仪器设备上皆有布局。不仅如此,图湃医疗也是全国首家、全球第二家具备六大类高端仪器设备全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

12、华科精准

融资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D轮(2022-12-26)

投资机构:榕泉资本,中美绿色基金,凯风创投,德诺资本,大公资本

公司官网:http://www.sinovationmed.com/

业务: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2022年12月,国内领先的神经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智能平台华科精准宣布完成近3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美绿色长三角领投,德诺资本、榕泉资本等跟投,老股东凯风创投持续加码,易凯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通过本轮融资,华科精准同步完成了对北京华科恒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公司成功将产品线拓展至颅内电极领域,神经外科精准手术系列产品版图得以进一步丰富。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速其国内首创的磁共振引导下颅内激光消融产品(LITT)的适应症拓展,用革命性的创新术式造福国内广大癫痫和颅内肿瘤患者,为其提供安全、精准、微创的治疗选择。

华科精准、华科恒生两家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围绕神经外科手术自主研发了全品类、多元化的创新产品组合,合并后公司将形成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系列、神经导航系列、微型神外手术机器人系列、磁共振监控激光消融系列、神经外科手术计划软件等多条设备管线以及颅内电极系列、磁共振兼容激光消融套件等多条耗材管线,从而覆盖从顶级医院到基层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所必需的诊断、手术规划、术中导航定位、实时监控治疗等全流程产品解决方案,并在全国150余家神经外科中心广泛应用。

当前华科已有4款产品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6款产品已取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在产品商业化方面,旗下颅内电极产品和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均在国内神外赛道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13、英美达

融资金额:近3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D轮(2022-12-18)

投资机构:轻盐创投,迪策创投,华泰紫金,华菱琨树投资,龙岗金控,民生证券,松禾资本,京华控股,思邈资本,道兴投资,晟隆投资,龙岗创投引导金

公司官网:https://www.innermed.com/

业务:消化和心内微创介入器械

英美达于2022年12月完成近3亿元的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松禾资本和思邈资本领投,基石投资、成商投资、民生证券旗下基金、华泰国信医疗投资基金、迪策投资、安信轻盐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龙岗金控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开拓及巩固创新产品线的研发,产能建设,市场拓展以及团队建设。

英美达自2015年成立以来,专注于重大疾病领域,持续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创新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公司产品线聚焦于消化道/呼吸道肿瘤及心血管疾病,核心产品包括超声内窥镜、电子内窥镜、血管成像系统设备及耗材,并且为介入手术提供高端有源治疗器械。

英美达于2021年8月获批并正式推出国内第一款内窥镜用超声诊断设备,成为全球第三家掌握该技术的公司。英美达的该项技术填补了我国微型影像导管技术的空白,打破了日企巨头长期垄断局面,目前已进入国内300余家医院(其中包括大型三甲医院)

2021年12月27日,英美达自主研发消化道全高清电子内窥镜正式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权威审批。再次实现在国产高性能医疗设备领域的突破,开启中国民族品牌自主化的新征程,推进了我国内窥镜事业跨越性的发展。

图为英美达消化道全高清电子内窥镜主机

2022年11月23日,第8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启幕。英美达在博览会上推出了国产首发高端呼吸内镜—r-EBUS、血管内双模成像系统等产品,临床应用场景涵盖消化科、呼吸科、心内科等细分领域。

14、徕瑞医疗

融资金额:超4000万美元

融资轮次:天使轮及A轮(2022-12-05)

投资机构:礼来亚洲基金,浙民投,君尚投资

业务: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研发

徕瑞医疗于2022年12月宣布完成累计超4000万美元的天使轮及A轮融资。天使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投资;A轮融资由浙民投/浙江丝路基金领投,君尚资本、某产业集团以及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神经介入全产品线的持续研发和生产。

徕瑞医疗成立于2019年8月,是一家聚焦于神经介入领域的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致力于高品质、创新性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制造,产品均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当前公司拥有总计约85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生产厂房、万级洁净车间以及世界领先的生产线设备。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血液无法顺利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受人口老龄化影响,近年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上升,但中国神经介入手术普及率仍较低,神经介入器械拥有较大的市场前景。

神经介入是疏通与修复脑血管通路的微创手术,是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支持下,经由股动脉穿刺,利用导管等辅助器械将治疗器械送达病变血管处,通过取栓、扩张、栓塞等方式进行血管内治疗。

15、讯捷医疗

融资金额:2.91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战略投资(2022-09-19)

投资机构:腾讯

业务:急救医疗器械

2022年9月19日晚间,鱼跃医疗的一则子公司增资扩股公告引发了市场极大关注,背后战投是腾讯。鱼跃医疗披露公告显示,公司急救板块业务主体江苏讯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投深圳市社创向善科技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向善科技以现金出资2.91亿元认购讯捷医疗新增注册资本,交易完成后,将成讯捷医疗第二大股东。向善科技于2022年9月14日刚刚成立,背后大股东为腾讯。

讯捷医疗是鱼跃医疗在急救板块的业务主体,成立于2021年11月,公告显示,讯捷旗下德国普美康Primedic GmbH在医疗急救领域拥有40余年的经验,其半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与心脏除颤监护产品在全球医疗急救行业具备较高的知名度。据悉,讯捷医疗仍未实现盈利,2021年全年及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均未负值,截至2022年6月30日,其净资产约为1.16亿。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4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4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