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一带一路”医药出口复合年增长率10.15%,中国药企打开全球化新增量
产业资讯 医药经济报前沿观察 2023-10-27 2166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日益加深以及我国生物医药成果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传递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0月31-11月4日,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展将在广州开展。本届广交会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无疑会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进军新兴市场

5月,复宏汉霖宣布与Eurofarma公司签署许可协议,授予其在16个拉美地区国家对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汉利康)、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曲优)、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汉贝泰)3款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

在创新药领域,君实生物、康方生物等企业也开始向东南亚市场进军。今年3月,君实生物授予康联达生技全资子公司Excellmab在泰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及越南开发和商业化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的独占许可及其他相关权利。今年4月,康方生物宣布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共同合资的正大天晴康方与Specialised Therapeutics(ST)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与许可协议,授予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派安普利单抗注射液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11个国家的独家销售权。

除了热门的东南亚地区,其他“一带一路”国家也正成为中国药企的重要市场。据了解,近年甘李药业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化发展中不断开拓新兴市场,并已在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及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或商务活动。据统计,2022年,甘李药业的胰岛素产品在新兴市场获得12份药品注册批件。

本土化运营

如何让更多创新药硕果高效、便捷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本土化运营成为业界不约而同的答案。

华药国际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秋英表示,本土化运营为中国药企布局“一带一路”市场带来更多思考,包括双方合作模式、产品供应等如何多样化,双方的合作已从单纯的贸易合作变成了多方位的合作。

据了解,去年11月,复星医药启动生产抗疟疾药和抗生素的科特迪瓦园区项目,工程计划分三期进行,预计全部建成后年产将达50亿片。从供应非洲到非洲本地制造,复星医药不断提升医药健康产品在非洲地区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2019年康弘药业成立“一带一路”事业部,积极推广中国创新药朗沐(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现在推广产品已增加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等品类。同样,华大基因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家子公司,通过在当地设立全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将精准医学检测及公共卫生防控的有益经验在“一带一路”广泛推广。

收获丰硕成果

随着中国药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扎根,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程度、品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借力“一带一路”倡议和系列优惠政策,开元医药成功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江苏开元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燕立波介绍,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业务收入约占其整体销售额的50%,而今年1-5月份约占近60%。在他看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新兴市场存在大量市场需求,为医药企业拓展国际化带来很好的机会。

除海外营销网络和销售团队不断扩张,不少企业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增进了对中国生物医药的认识。2020年6月,康弘药业收到蒙古国卫生部签发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药品注册证书,获得蒙古国市场的准入资格。近年,陇神戎发的元胡止痛滴丸、黄芪当归胶囊、七味温阳胶囊等7款中药产品相继在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完成了注册,并取得销售资质。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国医药企业在“一带一路”市场收获了丰硕成果。医药出口额由2013年的170.12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447.2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0.15%。相信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医药创新硕果沿着“一带一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沿线国家和地区,普惠全球。

编辑:封翠芸 陈慧君

首发于《医药经济报》总第4537期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176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182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