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国内8家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加速推进细胞基因疗法
产业资讯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3-12-05 2151

11月份,国内多家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公司宣布迎来融资进展。本文将根据公开资料分享其中8家公司的基本信息。

1、尧唐生物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加速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

11月30日消息,全球体内基因编辑和碱基编辑技术开拓者尧唐生物已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德诚资本领投,广州产投和华方资本跟投。浩悦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自去年8月公司完成由远翼投资领投,险峰旗云、楹联健康基金和九合创投跟投的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后,公司再次斩获超亿元融资。至此,尧唐生物A轮系列融资近3亿元。

尧唐生物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底层CRISPR/Cas和碱基编辑工具专利的领军企业。公司拥有国内稀缺的高通量基因编辑器进化平台,目前公司的三大技术平台Cas酶、碱基编辑器及脂质纳米颗粒(LNP)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专利保护,确保专利在全球范围的自由实施。公司已汇集多名国际顶尖的基因编辑工具研发、mRNA-LNP药物工艺开发和CMC专家,快速推进mRNA-LNP递送系统介导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开发和临床转化,并瞄准多种未被满足临床需求进行全球化布局,管线覆盖遗传性疾病、代谢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目前公司首个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管线YOLT-201已经完成毒理药理研究,大动物试验结果已初步显示了YOLT-2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单次给药的体内编辑效率做到了同类最优,具备best-in-class的潜力。尧唐生物已经于近期向国家药监局递交了YOLT-201的IND申报文件,有望开启中国首个基于mRNA-LNP递送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的注册临床试验。

2、恒赛生物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11月27日报道,恒赛生物继去年完成数千万融资后,今年再次顺利成功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富汇创投领投,勤智资本、凯骑康盈跟投,劢柏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恒赛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致力于树突细胞疫苗(DC疫苗)研发与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成功构建 Eco-DCVax 平台,旨在打破产业化技术壁垒、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全球First-in-Class的安全高效、给药便利的高品质DC疫苗产品。所开发产品——治疗性树突细胞疫苗,为复发难治性肿瘤、慢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临床亟需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提供治疗新途径、新策略。恒赛生物位于上海临港蓝湾的研发中心和中试车间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大型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公司现已和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三甲医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正在进行中美双报,开展临床研究和技术合作,以全面验证DC疫苗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3、淇嘉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11月27日消息,淇嘉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简称:淇嘉科技)于近期正式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讯飞创投独家领投,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所募集资金将用于人仿生微器官技术平台建设与商业转化。

淇嘉科技创立于2022年,由葛啸虎博士发起并联合吴迪博士和万飞先生共同创立,凭借自身国际首创的iPS谱系共分化技术,淇嘉科技实现了传统类器官模型在谱系-结构-功能上的全面拓展,革命性地将下一代人源化3D仿生微器官推向市场,为科学研究、药物开发、及精准医疗三类应用场景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4、臻知医学完成Pre-A+轮融资

11月14日,臻知医学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京国管中心旗下顺禧基金领投,老股东君实生物、雅惠投资以及公司创始人共同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支持实体瘤抗原T细胞疗法与mRNA肿瘤治疗性疫苗的开发,致力于为全球实体瘤患者与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创新治疗选择。

臻知医学是一家致力于开发肿瘤抗原特异性细胞疗法与肿瘤抗原mRNA治疗性疫苗的生物技术公司。公司开创性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AI/ML)算法结合“肿瘤免疫多组学数据+免疫学生物技术”交叉反馈研究模式,推出了IMMURITHMS®计算平台,建立肿瘤抗原表位库与T细胞受体数据库。公司拥有4400m2先进治疗技术创新中心,可进行高通量肿瘤抗原表位与TCR验证,mRNA肿瘤疫苗与细胞药物临床前评价,肿瘤免疫学临床检测中心实验室,符合欧盟EMA、美国FDA与中国NMPA要求的B+A级细胞药物制备车间,满足mRNA肿瘤疫苗与细胞药物早期研发、探索性临床研究与IND临床研究不同阶段的研发需求。

5、科镁信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11月13日,专注下一代递送系统开发的生物医药公司科镁信(Carcell Biopharma)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锡创投领投、嘉翊投资跟投,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资金计划用于推进红细胞产品完成IIT临床试验并尽快推进到IND filing,以及持续开发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脂质纳米颗粒(LNP)平台。

科镁信是一家由新加坡孵化器EVX Ventures创立的生物科技公司,2021年成功完成由汇鼎资本,博远资本,联想之星投资的1,6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获得超额认购。科镁信拥有一支兼具丰富的连续创业和生物制药经验的核心团队,包括EVX Ventures董事长兼创始人林向前及执行董事杨伟业博士,红细胞平台科学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史家海教授,LNP平台负责人张翼博士,以及丹瑞中国前首席执行官吴岚林为创始CEO。科镁信采用“轮辐”模式(hub-and-spoke)的多元化平台运营模式,建立了两个技术平台。一是递送蛋白的工程化红细胞平台,用于开发免疫耐受机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是递送核酸的LNP平台,通过对外授权和服务为核酸药物企业提供一站式递送解决方案。

6、浩博医药完成1亿人民币 Pre A+轮融资

11月01日,浩博医药(AusperBio)宣布完成1亿人民币 Pre 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Pre A轮投资人追投,资金已于今年年中完成美元交割。此次融资将助力加速推进浩博医药旗下AHB-137全球临床试验及其他靶向递送Med-Oligo™ 小核酸创新药的研发。

浩博医药(AusperBio)是一家在中国和美国同步运作的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研发公司,致力于研发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自主创新的靶向递送小核酸药物。浩博医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ed-Oligo™ ASO 专利技术平台,关注于HBV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和针对肝脏疾病高效靶向治疗,并正在扩展对肝脏以外新靶点的巨大潜力。浩博医药的战略是将其领先的Med-Oligo™寡核苷酸技术和特异高效的靶向技术相结合,从而解决目前未被满足的广泛医疗需求。

7、镔铁生物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加速推进新型TCR-T细胞疗法

11月1日消息,上海镔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镔铁生物”)已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黄埔医药基金、元希海河基金等共同投资,支持镔铁生物推动新技术研发、商业化生产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布局等。本轮所募资金将用于加速推进针对KRAS G12V突变的新型TCR-T细胞治疗产品申请注册临床试验,以及多个后续创新管线的产品开发以及国际合作。

镔铁生物成立于2021年1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康桥工业区内,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突破性免疫细胞治疗药物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是靶向实体瘤的新型免疫细胞制剂。公司创始人胡红明博士在肿瘤免疫领域深耕多年,在肿瘤免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原创开发的多个免疫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以此为基础,镔铁生物开发出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管线。其中,针对KRAS突变的TCR-T细胞治疗产品已完成TCR筛选、体外功能鉴定、体内药效实验,并在多个临床中心完成了针对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的研究者发起临床试验(IIT),目前已经进入IND申报准备阶段。此外,镔铁生物其余产品管线也取得突破进展,包括可作为异体细胞治疗产品的TCR-NK产品,以及可批量生产开架供应的TCR融合蛋白产品。

8、舶望制药完成3亿元A+轮融资

11月1日消息,舶望制药已完成3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华盖资本、元希海河基金、老股东三一创新投资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推进4个临床管线的全球开发、多个临床前候选药物分子的发现、修饰技术平台和肝外递送技术平台的迭代升级,以及完善公司的专业团队建设。

舶望制药成立于2021年4月,专注于siRNA药物的开发,由数位siRNA药物开发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创立。该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siRNA药物,为全球患者提供急需的、更好的治疗手段。据悉,舶望制药团队在核酸序列设计、化学修饰、GalNAc递送技术、肝脏外组织靶向递送技术、寡聚核酸合成、CMC等RNAi药物开发的全流程环节拥有多年专业经验,已经在舶望制药建立起完整的核酸药物开发平台。此前,舶望制药已经完成由杏泽资本独家投资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以及超4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正心谷资本、CPE源峰、道远资本、三一创新投资、金沙江联合创投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舶望制药自成立以来,已有4条管线处于临床阶段,1条管线即将进入临床,多条管线确定PCC,适应症领域涵盖心血管疾病、罕见病、乙肝、自身免疫、神经系统疾病等,已在中国、美国、澳洲等多地获得临床批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