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对话吉利德管理团队,创新、人才与数字化
产业资讯 MedTrend医趋势 2024-01-12 2639

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行业里,医改继续深化,带量采购以及医保谈判持续推进。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吉利德科学持续加码中国,不仅拓展了2大事业部(BU)——肿瘤事业部、抗真菌事业部,还建立了中国研发团队,以加速为中国患者提供创新疗法。

岁末年初,吉利德科学荣膺“T+ Employer®大健康卓越雇主2023”。

借此机会,医趋势特别邀请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吉利德科学国际医学事务及亚太肿瘤研发全球副总裁郎志慧、吉利德科学中国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卢雪芬,从创新、人才、数字化三大维度带来他们的独到见解。

吉利德科学年度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合作与创新。

01 持续创新,覆盖产品、业务以及组织架构

“2023年,三医联动进一步深化。在此背景下,创新药在中国的发展将持续得到鼓励和支持。这也正是吉利德中国始终聚焦的——专注创新,持续不断地将革新疗法带到中国,满足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表示。

2023年,吉利德在中国上市了2款新产品:

6月,安必速®(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国内上市,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此前,安必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近30年,它在中国的上市为我国侵袭性真菌病患者带来抗真菌治疗的新选择。

同月,全球首个获批的靶向 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拓达维®(戈沙妥珠单抗)在国内实现患者可及,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生命曙光。

结合吉利德在HIV、丙肝、慢乙肝等病毒学领域的专长,2023年,吉利德中国的业务范围有了突破性进展,实现病毒学、肿瘤学、真菌学三大领域协同发展。

在引入创新药物的同时,吉利德通过业务模式创新、多方合作,进一步提升现有产品的可及性。

过去几年,吉利德不断在业务模式上创新,例如推动合约销售、多渠道拓展、院内院外市场共同发展;吉利德还与医药电商、互联网医院达成合作,开拓线上购药渠道。这些创新业务模式,让更多患者可以更方便及时地获得所需药物。

与此同时,吉利德持续提升组织的运营效率,招募新的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并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尝试新想法、新点子,持续不断地激发创新。

吉利德科学国际医学事务及亚太肿瘤研发全球副总裁郎志慧介绍道:“如果你来吉利德参观,会随处可见两个词——Creating Possible,这代表着吉利德突破不可能、持续创新的精神,我们始终聚焦最具挑战的疾病和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从丙肝、乙肝、HIV,到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真菌病,吉利德通过创新,为患者的人生带来新的可能。例如以前让人闻之色变的艾滋病,现在只要按时服药,HIV感染者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丙肝已经可以实现病毒学治愈;乙肝患者通过规范服药也可以将病毒载量很好地控制。

“吉利德虽然很年轻,但我们对研发投入的决心和规模都不可小觑。目前,吉利德全球肿瘤管线有19个处于Ⅲ期临床实验阶段,这在同领域也是屈指可数的。”郎志慧介绍。

那么,吉利德的创新精神,究竟是如何通过组织和人才真正落地?

吉利德科学中国区人力资源高级总监卢雪芬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吉利德招聘人才时,会通过招聘评估系统选拔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多元化人才。吉利德的8轮面试在业内声名卓著,这几年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了创新简化,使流程与需求更加匹配。

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励员工参与创新、探索创新,例如举办一年一度的创新大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吉利德会不断推动人才在企业中‘心理上的安全’的建设,鼓励所有级别的员工都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些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推动着创新机制的运行。”卢雪芬表示。

02 业务与组织高度统一,打造包容、多元文化

作为吉利德中国区的负责人,金方千高度评价了业务战略与组织战略协同一致的重要性。

吉利德中国管理团队共同制定了吉利德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主要的战略目标包括引入更多创新疗法,提升产品可及性,增强研发能力,让更多的全球临床研发项目可以同步在中国落地等等。

“显然,组织战略需要与企业战略目标匹配,不管是从业务架构、人员招聘、具体角色的制定,还是工作中的协作配合,都需要有清晰的理念与方法,让吉利德中国整个组织能够围绕业务战略有机地统一和整合,协同一致地实现公司的重要目标。”金方千表示。卢雪芬补充表示:“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的组织战略也在不断变化来适应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重点是打造包容、多元的企业文化。”去年8月,为了让所有员工了解吉利德包容与多元的文化,吉利德在全球发起了包容成长周,同时,根据中国团队的特点,中国区的活动还增设了特色化的内容:例如吉利德中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员工都是职场爸妈,中国团队特别开设了帮助职场爸妈平衡工作和生活的专题讨论;由于团队中年轻人的比例较高,团队也增加了专题对话,以更好地了解新一代员工的特点,从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帮助年轻人快速成长。“吉利德70%以上的高管都是从内部晋升,人员流失率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卢雪芬表示,“文化就像孕育人才的土壤,有了好的土壤,好的人才的种子才会在这里更好地成长。”这一年,生物制药行业遇冷,行业内降本增效成为主流。“对吉利德来讲,挑战在于如何保护好自己本身的人才?如何持续地培养好现有的人才?以及如何吸引新的人才?”卢雪芬表示为此吉利德中国做了一系列的工作。第一,动态地了解员工,帮助员工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挑战。第二,通过一系列内部培养项目提升员工能力,在2023年吉利德中国也新增了对于经理层和新经理的两个培训项目。第三,当吉利德中国新建肿瘤事业部、抗真菌事业部和中国研发团队时,需要招募大量人才。而吉利德在肝炎领域、艾滋病领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了大量候选人的青睐。郎志慧表示:“吉利德在强烈盼望行业中最顶尖的人才加入我们的同时,也高度关注人才的潜力,有潜力的人才更具有持续性,加入吉利德后,也会更有发展空间。”金方千强调:“吉利德整体架构比较扁平化,我们是带着创业精神、具有一定规模的生物制药企业,需要每一位同事在做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去拓展能力,从而应对工作中的不同挑战。这与吉利德构建的包容、多元的文化也是相辅相成的。”

03 数字化,是冲击,也是创新的契机

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2023年,数字化、人工智能就是这样的颠覆性技术,深度影响着医药行业。

那么,数字化、人工智能的到来,究竟给吉利德的业务以及人才产生了哪些影响?

金方千表示:“数字化对研发领域会带来很多的帮助,加速研发效率的提升;同时,数字化对于商业领域也带来不同的思考。”他介绍,吉利德全球正在推进一个项目,旨在全方位地改变与客户互动的模式。“随着项目的推进,相信也会给中国团队与客户互动的模式带来一些根本性的变化。”郎志慧表示:“人工智能的运用其实也面临着挑战,比如数据的可及性、隐私性,以及对于未来全体人类的安全性。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问题。”卢雪芬表示:“基于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大家需要快速了解数字化的改变对组织和业务的影响在哪里,进而做出各种各样的调整。”她表示,吉利德中国团队集齐了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的员工,大家戏称为“五代同堂”。在数字化转型中,60后、70后这两代人虽然对于电子产品的熟悉程度不如年轻员工,但学习精神以及对于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度非常强,因此,能够更为迅捷地做出判断和变化。2023年,吉利德的一个产品在经历集采之后业绩依然提升,原因就在于60后、70后的领导层带领团队提前做好了周密的布局和规划,让我们的产品能够线上线下多渠道可及,持续地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在包容多元的环境下,不同代际之间的配合,会把本来的危机转化成创新的契机,面对数字化的挑战也将是这样。”卢雪芬信心十足。

连续三年荣膺卓越雇主认证,吉利德科学在中国的每一年都给行业带来惊喜。第一年,融入创新业务基因,“小团队”跑赢大市场。第二年,“ 升级版”业务与人才战略乘势而上、踔厉奋发。第三年,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持续加码中国,新设2大事业部,并建立中国研发团队。期待在未来,吉利德能够继续坚守创新,破浪前行。

您可能感兴趣
干细胞即将发动圣战
干细胞即将发动圣战
产业资讯 潮药Bar 2025-05-2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