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迈瑞66.5亿巨资上演“A控A”大戏!惠泰“并购退出”有哪些秘密?
产业资讯 医药经济报 2024-02-05 2176

A股医疗器械板块罕见的超大并购案,在2024年开年“开枪起跑”。

日前,迈瑞医疗发布《关于收购深圳惠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的公告》,拟收购惠泰医疗总股本的21.12%,转让金额合计超66.5亿元。同时,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实控人成正辉将放弃仍持有的10%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系列交易完成后,惠泰医疗控股股东将变更为迈瑞全资子公司深迈控,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李西廷和徐航。

按照公告披露前一交易日股价计算,本次交易对应上周五惠泰医疗收盘价溢价约25%。收购价471元超过了惠泰历史股价最高点464元。

然而,本次A股上市公司之间围绕企业“控制权”的并购动作,似乎并没有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在过去的几个交易日,迈瑞医疗的股价呈现下行波动。

事实上,从本次“溢价30%”的收购行为来看,迈瑞的出资的确需要魄力,66.5亿元对于熟稔并购操作的迈瑞而言也绝非一笔小数目。不过,业内观点分析指出,与非上市公司收购不同,二级市场的控制权收购,如果出价低,被收购方不一定会同意,如果是在二级市场买股票,想要拿到控制权买到一定比例很可能无法达到目的,因此这笔钱花得并不亏。

同时,如果考虑到珠海彤昇、扬州浵旭背后与迈瑞本身的出资关系,不难感受到:迈瑞对于控股惠泰医疗可以说是钟情已久,早有准备。

基于战略考量

迈瑞66亿控股惠泰

本次被收购的惠泰医疗实力不容小觑,曾被称为国产介入性医疗器械“破局者”。

长期以来,电生理领域主要被海外器械玩家主导,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中国电生理器械市场的前三名均为进口厂商,惠泰医疗以约3.1%的市场份额在国产厂商中位列首位。

惠泰医疗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电生理、冠脉通路及外周血管介入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电生理领域国产龙头企业,也是心血管领域的领先企业。

2021年1月,惠泰医疗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当年,在医疗板块可谓“一飞冲天”,年涨幅高达288.94%。此次股权变更,距离公司上市正好满三年。

在控制权变更前夕,1月24日晚间,惠泰医疗才发布了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其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至5.65亿元,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同比预计增长42.45%到57.81%。

如此看来,心血管领域的国产“一哥”惠泰医疗现金流/资产负债率均良好,生于1964年的创始人成正辉还年富力强,似乎并没有理由出售。

值得关注的是,从2024年1月至今惠泰上市刚好满三年,限售股流通公告显示,创始人成正辉及儿子成灵股份解禁。父子合计持有公司32.43%的股份。然而,考虑到科创板的资金流动性,大股东减持可能对公司股价带来的影响,“并购退出”显然也是一个十分明智的选择。

另一边厢,作为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对这次收购显然筹谋已久。

这一次收购采取“协议转让+原实控人放弃表决权”的方式。被收购的股份来自公司的三位股东成正辉、成灵、戴振华,以及惠泰医疗的投资方,包括上海惠深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惠疗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启华三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苏州工业园区启明融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苏州启明融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QM33 LIMITED、扬州浵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在本次协议转让的同时,深迈控拟受让晨壹红启持有的珠海彤昇全部0.12%的普通合伙权益,珠海彤昇目前持有标的公司3.49%的股份。最终此次交易完成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将掌握惠泰医疗24.61%的股份。

背后出现的创投机构——晨壹投资和珠海彤昇,正是迈瑞医疗的战略落子。2023年5月12日,迈瑞医疗发布公告称,拟与晨壹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含其全资子公司)共同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其中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额12亿元。

根据公告,本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晨壹红启(北京)咨询有限公司,后者由晨壹管理持股100%,实际控制人是投资圈并不陌生的“并购女王”刘晓丹。

2023年4月和5月,晨壹马不停蹄地设立了2家投资基金,珠海彤昇与扬州浵旭。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家基金的注册资本分别是8.01亿与6.01亿,大部分均为深圳迈瑞作为LP出资。

2023年8月,惠泰医疗发布半年报,珠海彤昇突然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比例3.03%;2023年三季报发布时,珠海彤昇的持股比例增加至3.49%。

根据惠泰医疗发布的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收购前珠海彤昇与扬州浵旭合计持有惠泰医疗4.89%的股份。

2024年1月26日,惠泰医疗才刚刚发布限售股流通公告,创始人成正辉及儿子成灵股份解禁。两天以后,就发公告出售控制权。业内人士推测,在2023年4月珠海彤昇成立之后,迈瑞医疗、刘晓丹、成氏家族以及其他出售方早已经过多轮谈判。

业内观点指出,当前A股IPO数量和融资规模有所放缓,并购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迈瑞66.5亿收购案是A股罕见的超大并购案例,在当前并不友好的市场行情下,是一场提振行业信心的及时雨,有望开启医疗上市企业并购大潮。

心血管领域全球化布局

细分赛道仍在高速增长?

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赛道的“龙头”,迈瑞医疗拥有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三大支柱业务,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近300亿元,海外营收破百亿元。而且,自2018年上市以来,迈瑞连续五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20%以上。

在迈瑞医疗2020年年报致股东信中,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称,公司制定了“5至10年进入全球市场前20名,用更长的时间进入前10名”的目标。按照迈瑞医疗目前的年增速来看,距离“2025年跻身全球前20医疗器械榜单”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显然,迈瑞医疗的野心不止于此,全球前10才是更长远的目标。为了冲击全球前十,迈瑞医疗必须拓展业务,完善高值耗材领域,转型成为一家设备+耗材的医疗器械企业。

据Evaluate Medtech报告估算,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排名中,心血管相关领域排名第二,仅次于体外诊断,且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心血管领域产品如电生理等市场规模大、渗透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行业加速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全球心血管相关手术治疗数量持续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随着全球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数量的持续增长,2021年全球心脏电生理手术量达到105.41万例,2017年到202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8.47%,并预计在2025年达到212.92万例,2021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22%。全球心脏电生理手术量预计在2032年达到546.29万例,2025年到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4.41%。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数据,国内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更重要的是,目前心血管手术渗透率整体仍然较低,例如国内每百万人电生理手术量约为130台,而美国则达到了1300台,在渗透率上有着10倍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电生理赛道空间巨大。根据测算,电生理全球可及市场空间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国内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25年,预计中国市场心脏电生理手术将达58万例(复合增速28%),在所有心血管手术增速领先。

迈瑞医疗看好电生理等心血管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为构建和丰富耗材型业务布局,在全球寻觅优秀标的进行并购整合,内外协同发展。

通过此次收购惠泰医疗控制权,迈瑞医疗将正式进入心血管领域相关赛道,凭借迈瑞医疗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积累和人才储备,将助力惠泰医疗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品性能。

除了看中惠泰医疗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外,出海前景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从2023年3季度数据来看,惠泰医疗的海外业务增速高达90%,但是在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只有16%,仍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迈瑞医疗的境外业务收入,已经连续2年超过100亿人民币的收入规模。迈瑞医疗庞大的海外渠道资源将能推动电生理及相关耗材的业务发展,提升惠泰医疗业务的全球化布局,促使惠泰医疗实现从国内领先至国际领先的跨越。

从中不难感受到,66.5亿溢价30%收购虽然是一笔巨额投资,但如果考虑到惠泰总市值已经超过260亿,而且是一个能够达到15亿营收、5亿净利润,且市场高速增长的业务,这笔交易客观上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有观点认为,在整个医疗行业的低谷期,迈瑞医疗作为国内的龙头,同时也是一个产业并购“老司机”,选择溢价收购惠泰医疗布局心血管赛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将为其全球化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再添筹码。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4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4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