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头对头完胜司美格鲁肽,BIC潜力新药初露峥嵘
产业资讯 招财小黄鸭 2024-08-30 729

近日,博瑞医药(688166.SH)自研GLP-1/GIP双靶点新药BGM0504降糖二期头对头司美格鲁肽数据读出,达到首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

试验结果令人鼓舞,BGM0504在降糖和减重效果上均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在这场头对头的较量中胜出;更在降糖效果上超越了替尔泊肽的文献数据,展现了卓越的治疗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BGM0504注射液的II期临床试验(CTR202232464)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顺利完成,该研究是一项精心设计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及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采用了多次给药剂量递增的方法。试验的阳性对照药物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1.0 mg,共纳入64例中国2型糖尿病受试者,基线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0%,平均体重76kg。

初步结果显示,BGM0504注射液在目标剂量5 mg、10 mg、15 mg剂量组的受试者中,经过14至18周的治疗,整体耐受性和安全性表现良好。在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关键降糖指标上,BGM0504注射液各剂量组受试者较基线均有显著改善,不仅明显优于安慰剂组,与阳性对照药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相比,也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可比性:

在首要终点、关键次要终点和次要终点,BGM0504均完胜司美格鲁肽超过替尔泊肽文献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了更多的亮点,比如优秀的剂量-效果比疗效天花板超过替尔泊肽‌HbA1c/体重复合达标率优异,有效缓解2糖尿病降糖实验中的减重数据具有相当潜力等等。

头对头完胜司美格鲁肽

本次临床研究纳入人群的HbA1c 和体重这类基线水平与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及其他同类品种在中国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保持在基本一致的水平。数据显示,在首要终点、关键次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均完胜司美格鲁肽。

一、首要终点HbA1c完美达成,BGM0504注射液每周给药1次降糖疗效强劲且起效快:

在目标剂量给药第4周时,BGM0504注射液 5 mg组、10 mg组、15 mg组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HbA1c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分别为1.32%、1.48%、2.16%和1.03%,本品各剂量组目标剂量给药4周即可表现出较好地降糖效果。

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BGM0504注射液 5 mg组、10 mg组、15 mg组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HbA1c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分别为1.99%、2.21%、2.76%和1.71%,其中BGM0504注射液15mg组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疗效差异为1.05%。

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BGM0504注射液 5 mg组、10 mg组、15 mg组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控糖达标率方面(给药治疗后HbA1c<7.0%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76.9%、81.8%、91.7%和75%。其中中高剂量组中分别有27.3%和50%的受试者达到了糖化正常水平(HbA1c<5.7%),远高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的12.5%。

二、关键次要终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体重提示BGM0504注射液每周给药1次效果显著:

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BGM0504各剂量组空腹血糖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明显,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相当或略优。·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BGM0504各剂量组餐后2 h血糖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显著,均表现出与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略优。

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体重方面,BGM0504各剂量组与基线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中高剂量组体重下降分别可达4.8kg和7.9kg,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下降仅为2.7kg。

次要终点提示BGM0504注射液每周给药1次降糖/减重双重疗效优势显著:

目标剂量给药第12周时,BGM0504注射液在HbA1c/体重复合达标率方面优势明显,其中中高剂量组分别有27.3%和41.7%的受试者在使用BGM0504注射液后可以达到HbA1c<6.5%且体重同时相对基线降低≥10%的水平,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组仅为6.3%。

需要强调的是,1mg是司美格鲁肽在降糖适应症上允许注射的最大剂量而BGM0504,即便是以5mg的最小剂量,在不同给药周期中展现的降糖效果也具有明显优势。这一比较不仅凸显了BGM0504的卓越疗效,更在药物剂量上体现了其潜在的安全性和剂量效应的优化。

超越替尔泊肽

我们对标替尔泊肽的文献数据,BGM0504在降糖效果、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均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其临床数据不仅令人鼓舞,更为其成为全球领先GLP-1药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礼来公司公布的SURMOUNT系列临床数据:

- SURMOUNT-1研究显示,基线HbA1c为7.9%,15mg剂量,经过40周治疗,HbA1c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效应)达到2.07%。

- SURMOUNT-2研究中,基线HbA1c为8.3%,同样15mg剂量,40周治疗后,HbA1c平均降幅为2.30%。

与此相比,BGM0504在更低的基线HbA1c(8.0%)和更短的治疗周期(18周)内,15mg剂量组的HbA1c平均降幅达到了2.76%,这一数据超越了替尔泊肽,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更为显著的降糖效果。

尽管HbA1c降低幅度的差异看似不大,但BGM0504超过替尔泊肽0.4%以上的降幅,足以证明其降糖效果的卓越性,展现出成为全球同类最佳(best in class)药物的潜力。

在安全性与耐受性方面,BGM0504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色,未发生任何低血糖事件,这包括了有症状和无症状的低血糖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它说明了BGM0504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并不会增加受试者经历低血糖的风险。

此外,研究中也没有患者因为不良事件而不得不中途退出研究或者停止治疗。在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的相关研究中,大约有10%-15%的受试者可能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例如,在礼来公司的SURPASS-1研究中,替尔泊肽15mg剂量组约有20人因不良事件中途退出,120例受试者的10mg组也有约10人出现类似情况。BGM0504的这些临床研究结果,无疑为其在未来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更多的信心。

更多潜力揭晓

博瑞医药之前在《Nature》杂志子刊发布报告称,研究人员在体内外实验的研究中发现,在GLP-1R/GIPR的激动活性上,BGM0504是替尔泊肽的三倍。

II期临床试验中,目标剂量给药第 12 周时,BGM0504 注射液 5mg 组、10mg 组、15mg 组 HbA1c 较基线平均降幅(扣除安慰剂)分别为 1.99%、2.21%、2.76%。SURPASS-1试验替尔泊肽 40 周治疗后,5mg/10mg/15mg 剂量经安慰剂调整后的 HbA1c 降幅分别为 1.91%/1.93%/2.11%。替尔泊肽10mg、15mg 剂量的降幅曲线没有拉开距离,可以说明实际上替尔泊肽在10mg剂量左右其治疗的潜力、效果基本已经达到了一个平台期,后续伴随剂量的增加疗效没有进一步增强。而BGM0504注射液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产品疗效的增加幅度是远大于替尔泊肽。  

量效关系的比较优势,成为博瑞医药进一步去探索BGM0504 潜力的突破口。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体重管理不仅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还有助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除了血糖控制,体重的变化也是关注的另一个指标。

博瑞医药本次研究纳入的受试者BMI 基本介于 26 kg/m²至 27 kg/m²。考虑到体重的独立机制相关,即降糖的同时体重开始循序渐进地下降,但不会与单纯的非 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一样体重上有较高的降幅呈现,实际上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能达到 5%的体重降幅已经表现较好。

BGM0504在中高剂量组中,体重下降分别达到4.8千克和7.9千克,相对于基线体重下降7%到9%。这些数据与替尔泊肽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显示出BGM0504在体重管理上的潜力。

此外,2 型糖尿病患者所展现的体重下降与非 2 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所呈现的降幅不能混为一谈。

在糖尿病治疗中,除了把 HbA1c 降到一定的水平外,还需要考察糖尿病缓解,即把糖尿病患者的 HbA1c 降到正常水平。公司的 BGM0504 注射液 10mg 组在给药治疗后有 27.3% 的受试者达到了糖化正常水平(HbA1c<5.7%),15mg组则有50%的受试者达到了糖化正常水平,而司美格鲁肽的比例为 12.5%。此外,礼来的替尔泊肽 SURPASS 研究数据显示,其 10mg、15mg 组在给药 40 周时糖化正常水平的比例为 40%-50%。

由于本次Ⅱ期临床仅进行到各个剂量组给药 14 周至 18 周,后续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其在更长周期范围内的糖化水平表现尚待观察。针对2型糖尿病缓解治疗潜力值得期待

博瑞医药的BIC减肥药在全球市场分析中,我们可以将其市场潜力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作为本土市场,中国为如此优秀的博瑞医药BGM0504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国内对减肥和相关健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欧美市场是减肥药物的另一个主战场。在这些成熟市场,与大型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是关键。当BGM0504有说服力的数据陆续读出,充满BD的潜力,有可能被MNC收入囊中。重要的是BGM0504还没有专利风险。

东南亚、中东、南美洲等“一带一路”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和人口基数为BGM0504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由于这些地区对健康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提升,以及现有大厂如礼来和诺和诺德可能尚未充分覆盖的市场空白,为博瑞医药提供了抢占先机的可能。

GLP-1赛道,博瑞医药BGM0504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您可能感兴趣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应对美国FDA核查临床试验的经验分享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0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