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对话君实生物邹建军 | 半年破局、营收稳增!“十全实美”如何开启全新篇章?
产业资讯 医药魔方 2024-09-06 712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机遇,君实生物一直在寻求改变。8月30日,君实生物发布2024H1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达到了7.86亿元,同比增长了17.37%。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亏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比缩窄了3.52亿元。这一积极的变化为君实生物在盈亏平衡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寒冬之下更显珍贵。而能做到这一步,与特瑞普利单抗的惊艳表现密切相关。特瑞普利单抗的国内销售额在上半年同比增长了50%,达到了6.71亿元。这样的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几个重要适应症和独家适应症的成功上市,特瑞普利单抗正在逐渐实现其应有的价值。6月25日,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一线治疗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这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晚期TNBC治疗的免疫疗法,在III期研究TORCHLIGHT中,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首次将晚期TNBC的总生存期突破30个月。这份成绩即便放在全球也是当之无愧的“一号选手”。事实上,特瑞普利单抗在今年已经接连获批了三项适应证,其中两项都是国内“首个且唯一”。可以说,今年的特瑞普利单抗是继2018年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PD-1单抗之后,最亮眼的一年,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但对于君实生物而言,征程却才刚刚开始。在与邹建军博士的对话中,这份宏伟蓝图愈加清晰。

君实生物执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第二军医大学临床肿瘤学博士

邹建军博士在肿瘤临床实践、抗肿瘤药物研发和新药临床研究等领域拥有近30年的丰富经验。曾担任恒瑞医药首席医学官、副总经理,新基医药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拜耳医药历任中国肿瘤研发部医学顾问、治疗领域负责人、Xofigo全球医学事务负责人(美国总部新泽西)

问:从今年年初开始,君实生物经历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从披露的财报中我们也能看到,君实生物在营收大幅增加的同时,研发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这背后体现了公司怎样的战略布局和决策思路?

邹建军博士:的确,君实生物在今年做出了比较大的战略调整。为了加速研发进程,我们在过去几年中在研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这些投入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特瑞普利单抗今年上市的几个“独家适应症”就是直接体现。

而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挑战,我们也必须积极寻求变革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今年我们开启了“提质增效重回报”的行动。事实上,2023,公司的研发费用就已经从2022年的23.84亿元下降到不到20亿元。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更是从2023H1的9.49亿元降到了5.46亿元,降幅达到了42.4%。这背后体现的是资源配置上的优化。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药企一定是研发、商业的双驱动。随着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的多项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研究终点,我们也将资源聚焦于更有潜力的研发管线,这些管线还没到大举推进临床的阶段,所以研发费用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我们在商业化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也进行了一些组织架构的调整,引入了新商业团队管理者,从结果上来看,我们的新管理模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商业化效率明显提升。2024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的营收实现了50%同比增长,这是相当令人振奋的成绩。

未来,君实生物将持续推进该战略。目前,公司拥有33.12亿元的资金储备,这将为我们在后续几个III期临床管线的商业化兑现之路上提供坚实的支持。我坚信,君实生物将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问:随着TNBC适应证的获批,特瑞普利单抗已经正式拿下10个适应症,其中不乏“国内首个”甚至“全球首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您能否分享一下君实生物在药物开发上的独到策略?这对君实生物的商业策略有何影响?

邹建军博士:今年特瑞普利单抗获批十项适应症,实现了“十全实美”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而其背后是君实生物始终坚持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开发根本原则。

基于多年来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深刻理解,君实生物不断突破,致力于解决当前免疫治疗的局限。特瑞普利单抗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君实生物坚定践行了这一理念。

至今,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针对鼻咽癌等本土高发或特有的瘤种/亚型进行适应症的开发,特瑞普利单抗与欧美同类药物的研发重点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尿路上皮癌领域,特瑞普利单抗是我国唯一无需PD-L1检测的免疫疗法;在晚期肾癌、TNBC、NSCLC围术期治疗等适应证中,特瑞普利单抗都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的免疫疗法,极大满足了临床需求。在黑色素瘤一线治疗和肝癌一线治疗中,特瑞普利单抗均已取得III期试验的阳性结果,并已递交上市申请。未来,还将有更多适应证的开发,惠及更多患者。

而能坚持这样的开发策略,离不开君实生物强大的源头创新能力。从分子设计开始,特瑞普利单抗就坚持差异化的开发策略,采用最佳类型lgG4亚型,不易产生脱靶结合。此外,特瑞普利单抗具有高亲和力,能更牢固地结合T细胞表面上的PD-1,且结合后解离速度更缓慢。它还是目前唯一能证明有内吞效应的国产PD-1单抗。

源头创新的驱动也为君实生物后续的管线开发奠定了基础。目前,公司已构建起涵盖超过50款创新药物的多层次产品管线,覆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慢性代谢类、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五大治疗领域。近年来,君实生物每年都有超过10款新分子获批进入临床,临床开发阶段的药物超过30款。其中,tifcemalimab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抗BTLA抗体,在近两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展现出极大的肿瘤治疗潜力,目前已经进入了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有望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问:除了国内的显著成绩,君实生物也在国际化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未来,君实在国际化上还将有哪些里程碑事件?国际化的成功对与君实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

邹建军博士“立足中国,布局全球”是君实生物创立之初即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

2023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全线治疗,成为首个登陆美国市场的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创新生物药和美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在全球鼻咽癌诊疗上建立了国际规范,这是君实生物在国际化道路上的里程碑事件。

展望未来,君实生物将持续推进国际化的进程。特瑞普利单抗鼻咽癌和食管鳞癌的适应证已经分别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的受理,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也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两项鼻咽癌的适应证。此外,在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领域,特瑞普利单抗也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药资格认定。

除了特瑞普利单抗,君实生物的在研管线里也进行了充分的国际化布局,tifcemalimab的首个III期确证性研究就将在全球开展,计划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70家研究中心开展,招募约756例受试者。目前,中国、美国、欧洲顺利入组中。

立足国际市场对君实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对君实生物在国内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在国内市场,君实生物凭借其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和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广泛认可。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市场33倍于国内的定价,也进一步彰显了国产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并促进了君实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建立和发展。

问:在您担任君实生物CEO半年多的时间里,特瑞普利单抗连续获批了4项适应证,其中有还包括3个“国内独家”,曾被业内尊称的“研发一姐”的您,对过去半年所取得的成绩有什么感想?

邹建军博士:君实生物自2012年成立至今已有12年,近半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是源自前12年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这并非仅仅是我个人的功劳,更是整个团队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的结果。特瑞普利单抗是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从分子设计上就有独到之处,这也是一切的根本。于我个人而言,特瑞普利单抗的成功,最大的意义在于能让更多患者能够得到好的治疗选择。我当年做医生时的初心是为了治病救人,但很多疾病在当时根本无药可用,后来投身药物研发,也是想从根本上为病人带去更多希望。这是我从踏足行业第一天起就有的想法,至今未变。君实生物一直以来都是一家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健康危机,君实生物积极响应,投入研发。埃特司韦单抗作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并参与全球抗疫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于2021年在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另一款新冠产品民得维®也在中国获批用于新冠治疗,不仅为抗击疫情做出了贡献,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另外,从大环境上来讲,君实生物取得目前的成绩,也是得益于好的政策、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多年积累的医药人才的迸发,这背后是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的高速发展的缩影。展望未来,我相信,在中国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君实生物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和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更可及的治疗方案。同时,我们也期待与更多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医药健康事业的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93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94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