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BD生死拉锯战背后,是大药厂与Biotech抱团取暖为发展蓄能!
产业资讯 E药经理人 2024-09-27 340

在经历数次未果的BD谈判后,不乏有Biotech以幽默的口吻调侃不少大药企“光谈恋爱不结婚”,而大药厂同样“叫苦连连”,感叹合作之路曲折。在这场用时良久的拉锯战背后,甲乙双方来回切磋,已成为建立合作前重要备课,在不断较量中探索共赢融合之道。

缺钱,成为不少创新药企焦虑所在。如何找钱,自然成为了一众Biotech当前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

越是艰难时刻,产业界越需“抱团取暖”,“合作”成为公认的切实路径。无论对于有资金实力且需扩充产品力的大药厂来说,还是对于有技术优势却缺钱的Biotech来说,都蕴藏着机会。

但合作却并不易得,双方往往会展开一场耗时颇久的拉锯战。甚至在签约前夕仍可能功亏一篑,变数如此之大,这一切皆因背后错综复杂的现实考量。

一位Biotech创始人直言,“光谈恋爱不结婚”的大药企比比皆是,难免为合作进程带来一些困扰。而在先声药业首席投资官周高波看来,纵使签完合同后,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这往往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是——接下来,双方如何将日常的柴米油盐经营好。

9月20日,由E药经理人、先声药业主办,赛默飞协办的“创百汇新周期合作生态计划之走进先声”活动在南京举办。在这场汇聚近30多位药企创始人、BD负责人等一线高管的讨论中,大家格外坦诚,将困惑和心得一一展露,共同探讨产业方和Biotech合作所遇问题。

会上,先声药业执行董事、先声再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任宏,赛默飞企业市场与传播高级总监杨冬岚分别进行了开场致辞;先声药业首席投资官周高波发表了题为《先声药业发展与创新战略布局》的主题演讲,博奥信生物、百奥赛图、荃信生物、优卡迪、合源生物纷纷登台进行了项目路演,各自分享了企业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未来愿景。最后所有与会嘉宾就“大药厂与Biotech融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话题展开讨论,并参观了先声药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反思,亦有期盼。在谈判桌上,往往双方都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提出要求,但真正能够推动合作向前的,是对彼此真实需求的洞察和满足。产业方需要理解Biotech对于资金、市场、研发支持等方面的需求,而Biotech也需要了解产业方在风险控制、市场布局、产业链整合等方面的考量。

现金流短缺直逼现实,行业必须抱团取暖

“研发烧钱,前期商业化更烧钱”“投资机构对于使用钱越来越谨慎了,融资难度攀升”“前几年IPO还有机会,现在已经走不太通了”“整个政策大环境,谈判压力大”“不要期待一夜之间有好的政策下来,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

会议室里,大家讨论声音此起彼伏,再次揭开了当前医药行业发展的难处。寒冬未尽,现金流短缺、融资难仍是困扰大多Biotech的头号难题。

早在2023年底,知名风投Atlas在万字展望中,便直言“Biotech现金流正遭遇历史最严峻的时刻”。这一情况到了2024年,仍不容乐观,不少Biotech账上现金流一再紧缩,甚至直接见底,倒闭消息不时传出。

“现在大家都苟着,都挺不容易的。”这一言引发了在场不少业内人士共鸣。不乏有Biotech高管直呼,自己所在公司正陷入痛苦状态,面对当前如此现实困境,企业不得不选择勒紧裤腰带降本增效,咬牙活下来,可看向未来仍不免感到迷茫,不知接下来该如何负重前行。

面对政策变动、资本波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叠加现金流短缺的紧迫现实,在如此严峻考验下,医药行业里各大角色不约而同展现出同种默契——抱团取暖,合作共赢。

作为本次活动主要发起企业代表,赛默飞企业市场与传播高级总监杨冬岚指出,当前行业面临挑战,需强化合作,赛默飞愿将国际与本土创新资源开放给合作伙伴,助力其在创新道路上稳健前行。赛默飞中国生命科学事业部商务运营副总裁邵宏同样表示,面对行业挑战,赛默飞愿与大家共度难关,不仅提供坚实的产品保障,更深刻理解各企业在降本增效方面的压力,将携手各界共同推动创新,实现共赢。

当前,整个医疗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之中,各大企业都需共同回答市场上抛出的考验。有Biotech负责人谈及,急剧变化背后,以前的正资产也许就变成了负资产,一面战略聚焦,另一面寻求更多的对外合作,双管齐下提升竞争力。

可以看到,无论是否登上谈判桌,相对缺钱又有些产品实力的Biotech,几乎清一色都想要促成BD交易,以获得可观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补充现金流以解燃眉之急,或为后期研发储备更多粮草。当产品快走到商业化阶段,不少Biotech尚且不具备商业化实力,需寻求更多的资源和合作,方才有望把商业化推至成功。当研发尚处早期阶段,则需要更多合作支撑后续研发上市。

而钱没那么紧缺的大药厂,同样需要补充“弹药”,用一个个潜力产品武装自己,增强自身实力,为下一个十年周期不掉队早做准备。

从合作角度来看,先声药业执行董事,先声再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任宏透露,更青睐的产品画像是:已接近商业化,竞争的格局比较靠前,同时市场空间较大的产品。背后语境在于,大药企想要找到真正竞争力强且确定性更高一些的产品,以补充到已有管线。

可大药厂和Biotech融合最优方式是什么?这并不好说。但可以明确的是,对于BD合作,产业界已经从单一模式,衍生了更多合作方式,如New-Co模式等。

“现在一定是买方市场,一定以最终达成交易为目的,不要框住自己,什么方式都可以。”在场不少与会嘉宾呼吁,打开合作思路,不拘泥单一形式,尽量找适配度更高的合作企业,将每一步走得更为扎实。

一大明显变化是,在合作授权方面,此前不少国内药企更多瞄准海外市场的授权,而保留国内市场权益;而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率先将国内市场权益授权出去也未尝不可,待积累了更多国内数据后,亦可进一步辅助海外市场的拓展合作。

另外,合作已从单纯的资金注入已进化至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同时在合作方式和条款设置更多元的考量,大家共担风险,这一模式在产业界越发受到认可。荃信生物与华东医药最新合作便是典型一例。

虽然合作模式已然多元化,但双方要想达成一项合作,却依旧挑战丛生,纵使不少项目交涉良久,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案例亦不在少数。

合作双方如何把日子过好?

往往成功促成一项BD合作,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表面看,欲达成交易的双方都带来了不少诚意,一面是Biotech带来了优秀资产;另一面是产业方带来了一定能力和资金,理论上双方能够更好融合,可结果却更多事与愿违,中间缺的一环究竟是什么?这应该引发产业方和Biotech共同警醒。

在回顾与各大企业的合作经历时,一位Biotech首席商务官指出,部分大药厂在合作初期虽表现出一定兴趣,如关注产品的疗效,并表达合作意愿,但实际上并未对产品给予足够重视。他认为,背后根本症结在于,这些大药厂对于产品在其公司内部的定位尚未明确规划。

还有不少Biotech创始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鲜少看到国内大药企与Biotech促成较多重大合作,其中可能要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在于:大家对于某一产品的价值评估是能否达成一致,这往往会涉及到后续交易条款的具体设置。

“只谈恋爱不结婚”,这不仅是Biotech对部分大药企的调侃,更是双方合作现状的真实写照。在不少Biotech创始人看来,大药企的犹豫不决令人无奈,待做完各项尽调后,往往杳无音信。

与此同时,大药厂亦满腹苦水。

“在与Biotech交流过程中,一坐下来,大家第一句话就说‘愿意合作’,但在合作谈判过程中,真正能够达成交易,最后签字是非常少的。”在多番与Biotech打交道过程中,周立波认为,这一现象揭示了合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双方对于合作的深入程度和长远规划存在认知差异。

这意味着,双方对一些关键的诉求还需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判断。尤其过程中的认知差异、利益冲突以及市场变动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合作的绊脚石。因此,建立深度的沟通与信任机制,明确对方的核心关切点和利益诉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切磋与磨合,双方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作路径,实现共赢。

“产业方在合作中提供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更多隐性的、非合同化的资源,如人脉、市场对接、融资支持等。这些资源对于Biotech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决定项目的成败。”他提醒,看似非真金白银的投入,但这些资源赋能实则也需纳入考量,只有找到双方共赢点,才能把合作顺利推进。

而今,经过产业界不断复盘总结,“来回切磋”已成为合作前的重要备课。

“作为Biotech来说,我们肯定拿出我们最好的诚意,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最佳数据去跟对方沟通。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对方的诚意。”有Biotech BD负责人坦言,在正式合作之前,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各自的需求和期望,确保对产品在公司内部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这十分关键。

特别是当大药厂已经在特定治疗领域(如管线治疗)有深厚布局或多年经验时,将Biotech产品纳入其管线布局中,是否将是双赢的选择,能够带来最佳的合作效果。通过充分的前期沟通和明确规划,可以有效避免合作过程中的误解和障碍,确保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最大利益。

的确如部分产业人士所言,话糙理不糙,可将“合作”看做“相亲”,只有双方互相越了解,谈判才能越顺畅。更重要的是,前期合作建立的信任能够为后期打下更扎实的基础。尤其是感受到双方利益一致,目标一致,包括很多合作的方式及沟通机制,才能比较顺畅,把产品价值最大化挖掘出来,共同把“婚后”日子经营得井井有条。

一切,都仍需合作双方下更多功夫。接下来敬请期待后续的“创百汇新周期合作生态计划——走进大药厂”系列活动。


您可能感兴趣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超14亿美元!礼来接连出手ALS与核酸药
产业资讯 MedTrend医趋势 2025-05-12 37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BMS 400亿美元加码在美国的投资
产业资讯 研发客 2025-05-1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