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又一家医疗器械企业IPO终止 医药企业IPO面临高标准挑战
产业资讯 中国医药报 2024-12-11 170

11月1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鉴于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助畅运)及其保荐人撤回IPO的申请,根据相关审核规则,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天助畅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5日,除了天助畅运之外,还有超过30家医药企业在深交所和上交所被终止IPO。

专家表示,近两年来,医药企业终止IPO的情况渐增。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上市过程中除了要关注经营业绩数据,还必须特别注意财务合规和支出合理。

天助畅运终止IPO

天助畅运IPO路程可谓一波三折。

深交所官网显示,天助畅运的IPO申请于2022年6月27日被受理,历经了三轮审核问询以及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问询,在三次审核问询中,共性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司的财务透明度、业务合规性、市场竞争力以及核心技术的保护和应用等方面,而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特别关注了营业收入方面的问题。

天助畅运回复完三次审核问询及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后,于2023年6月8日成功通过深交所上市委会议。

成功通过深交所上市委会议意味着公司已经完成了上市前的关键监管审批步骤,满足了深交所设定的上市标准和要求,包括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

但在通过上市会议之后,天助畅运一直未能进一步推进上市进程,直至2024年11月19日公司及其保荐人撤回IPO申请,终止IPO审核。

招股说明书指出,天助畅运的风险因素包括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性、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问题、新产品研发与注册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与知识产权保护、集中带量采购影响等。

至今,天助畅运尚未发布官方公告,解释其主动申请终止IPO的具体原因。

天助畅运主要从事以疝修补产品为代表的普通外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疝修补、可吸收防粘连纤维膜和吻合器等三类,部分产品保持着国产唯一性优势。天助畅运本次计划通过IPO募资5.79亿元,用于无锡华东生产运营基地项目,以及其公司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终止IPO的医药企业逐年增加

这并非今年首个医药企业IPO终止的案例。

根据记者对2024年以来深交所和上交所公开披露信息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5日,除了天助畅运外,还有江苏知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原药业)、南通联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亚药业)、长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风药业)等30余家医药企业终止IPO。其中不少企业已经经历了2至3轮的审核问询。

公开信息显示,知原药业是一家专注于皮肤药品、功效性护肤品和肾病药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在IPO审核过程中,知原药业经历了两轮问询,涉及业务模式、技术研发、行业政策适应性等问题。最终,知原药业在2024年10月21日因公司及保荐人撤回IPO申请而终止IPO审核。

联亚药业主营复杂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IPO审核过程中,联亚药业先后经过三轮问询,涉及科创板定位、核心技术先进性、境外架构等问题。2024年9月27日,公司及保荐人撤回IPO申请。

长风药业专注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IPO过程中,也被问询集采政策对其业绩的影响、研发项目进展、销售模式合理性等。2024年6月29日,长风药业撤回IPO申请。

记者发现,监管机构对医药企业的问询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包括对企业产品的研发管线布局、技术的研发进展以及核心技术的先进性等。对于科创板企业,监管机构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属性。

其次是企业合规管理的情况,如企业的业务模式、股权结构、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的合规性等。监管机构关注企业治理结构的合法性和清晰度,以及企业历史沿革的合法性。

此外,还有企业的财务与业务情况,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收入确认、成本核算、费用分配以及利润分配等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关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监管还关注其他风险问题,包括企业对行业政策变化的适应能力、销售模式与客户依赖以及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销售模式的合理性等。

经记者梳理发现,医药企业注销IPO申请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有超过30家医药企业在深交所和上交所终止IPO,较2023年的23家、2022年的14家有显著的提升。

合规成为IPO的核心

上市,是企业募集资金的重要手段。

某证券公司投行人员告诉记者,企业终止IPO的数量之所以逐年增加,一方面与证监会对企业IPO申请的审核标准提高有关;另一方面,集采、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对企业的经营模式、核心竞争力等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4年4月30日,中国证监会和京沪深三大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系列规定,提高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如主板的上市指标从“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3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5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1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亿元”被修改为“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不低于2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创业板的上市指标也从“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被修改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科创板则要求提高科创属性,强调了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比例、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等关键指标。

其次,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也是医药企业申请IPO过程中被审核的重点。医药企业的支出结构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环节和领域,这种复杂性使得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监管机构特别关注企业财务支出的合理性,会严格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细致考察销售费用、市场推广费用等关键财务项目。

同时,医药企业还需具有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集采政策降低了药品的价格,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也对药企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导向。

“医药企业要想顺利通过IPO,必须在满足上市条件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财务合规性和支出合理性,同时医药企业也要加强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该投行人员表示。


您可能感兴趣
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
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
产业资讯 动脉网 2025-01-25 8
强势来袭:翰森ADC药物全梳理
强势来袭:翰森ADC药物全梳理
产业资讯 药渡Daily 2025-01-25 9
两年4款!又一新药抢入百亿市场
两年4款!又一新药抢入百亿市场
产业资讯 新康界 2025-01-2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