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医药市场正稳步复苏,预计这一积极趋势将顺利延伸至2025年。近期,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深入剖析了当前医药市场的状况,并对2025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乐观预测。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了54起IPO融资,融资总额超53亿美元,整体上较为可观。其中,肿瘤治疗领域是IPO热点,溶瘤病毒龙头公司CG Oncology格外亮眼,其主要候选产品CG0070是一种膀胱内给药的溶瘤病毒疗法,用于治疗对卡介苗无反应的高危非肌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该候选产品的3期临床试验显示,有75.2%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9名患者维持完全缓解超过12个月。
另外,Bicara Therapeutics、Zenas BioPharma和MBX Biosciences等生物技术公司也在肿瘤治疗、双功能疗法等领域成功完成大规模IPO,分别募资约3.62亿、2.25亿和1.63亿美元。这些成功上市不仅为公司自身提供了资金,也为生物技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机遇。
早在2024年第一季度,生物技术公司IPO较为火热,募资达37.2亿美元,是2023年第四季度的6倍,创一年多来新高,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这为全年市场发展开了好头。到了第二季度,IPO市场有所波动,可能与经济不确定性和降息预期相关。回顾近年,IPO活动整体放缓。Sofinnova Partners的Antoine Papiernik指出,当前投资环境分化——少数公司获巨额融资迅速成长,而多数公司仍在寻求风投以推动创新。这种资金分布不均,显示了资本市场紧缩下创新者推进突破所面临的挑战。整体而言,2024年的IPO活动更多的是已经处于后期阶段的、产品较为成熟的企业所采取的策略,这与此前热潮时期的IPO有很大的不同。
2025年:预期提升,或有新机遇
eMedClub
2025年的开年算是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基调。在备受关注的摩根大通(J.P. Morgan)医疗健康年会上,多家跨国制药巨头相继公布了交易信息。
强生宣布以146亿美元收购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Intra-Cellular Therapeutics;礼来以最高25亿美元的现金收购Scorpion Therapeutics的一款试验性癌症疗法;葛兰素史克(GSK)则将以高达11.5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IDRx;吉利德以17亿美元的总交易额引进LEO Pharma的一款临床前STAT6抑制剂;渤健明确表示将在2025年继续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自身实力……JPM上交易热潮涌动,规模远超去年。
交易的火热,也让人对IPO的趋势充满了期待。根据Jefferies投资公司发布的2024年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的受访者预测股权融资和IPO将在2025年的交易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较去年有大幅提升。而其他业内报告和媒体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且汇丰银行曾预测2025-2026年将是一个强劲的IPO窗口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份“Biopharmaceutical Outlook for 2025”报告显示,在2024年已经看到了IPO和一些大额“后续交易”,并预计2025年将是生物技术积极的一年,投资者将可能更加青睐于创新领域,并可能成承受更多风险。不过整体市场仍充满不确定性,一些基金撤资,同时又吸引了新的资本。而我们将持续关注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进展,助力行业发展。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kx4lIAHzSxJm8nT6GIU3tQ?from=industrynews&nwr_flag=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