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3款药销售破百亿美元,自免新药天花板待破?
产业资讯 新康界 2025-02-15 336

在肿瘤药物领域已经卷到白热化的时候,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这一全球第二大药物市场,却是一片千亿美元沃土,吸引大批药企涌入赛道掘金。

前全球“药王”修美乐作为自免药物天花板,独占鳌头超10年,上市20年来为艾伯维贡献了超2000亿美元。

近期陆续公布的最新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销售额最高的TOP30药物中,有8款均为自免领域药物,其中3款进入前十,单款销售额均超百亿美元

关于自免药物及管线的收并购交易也呈现出快速提升的态势。

吉利德、礼来、Vertex等巨头先后达成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加码布局。BD交易活跃的国内市场亦不逊色,自免药物交易数量仅次于肿瘤药物,从2023年的16起增至42起,重磅交易频现

JAK、IL-4R、IL-17A......越来越多新靶点、新疗法、新技术的出现,也让自免药物迎来更多的“新鲜血液”,进一步打开市场格局。

连PD-1、TCE、CAR-T等已在肿瘤领域较为成熟的赛道,也趁机挤入自免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2月12日,就有美国上市药企AnaptysBio公司宣布,其在研的PD-1激动剂抗体Rosnilima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2b期临床获得积极顶线结果,或可成为10年来治疗该疾病的首款新机制药物

这是自礼来2024年低调放弃其用于治疗自免疾病的PD-1管线后,难得传来的自免PD-1药物新消息,随后该公司股价应声大涨超30%,受到市场关注。

01

超200亿美元自免新药天花板

自免疾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而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自身机体损伤的一类疾病,囊括100多种细分病种,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据统计,全球自免疾病的患病人群预计已达5亿人以上,患病率约5%-8%,且每年仍以约3%-9%的速度持续增加。

更重要的是,自免疾病的发病机制往往不明确,因此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仍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等为主要目标。患者生存期较长,用药人群基数高,临床需求巨大,使得自免药物长期占据全球畅销药前列

2012年开始霸榜全球“药王”位置超10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修美乐Humira(阿达木单抗)便是最好的例子。

TNF-α单抗修美乐是FDA 批准的第一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2002年上市后销售额便一路走高,2022年达到212.37亿美元的峰值,后因仿制药的冲击才被挤下药王之位,但目前仍是自免药物销售的天花板

如今,来自赛诺菲与再生元联合开发的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则成为自免领域的“领头羊”。

该药2017年上市,2023年首度进入百亿美元俱乐部,2024年以130.72亿欧元(约合14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3.1%的销售成绩,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畅销药。目前Dupixent均已在欧美及中国获批慢阻肺病(COPD)适应症,成为该疾病领域第一款生物靶向制剂。

新康界了解到,2024年全球范围内有3款自免药物销售额破百亿美元,总销售额达到362.57亿美元

除了上述Dupixent,还有艾伯维的IL-23单抗Skyrizi(瑞达珠单抗)、强生的IL-12/ 23双抗Stelara(乌司奴单抗),销售额分别为117.18亿美元、103.6亿美元,两款药均涉及银屑病、克罗恩病等相关适应症的治疗。

作为前药王拥有者,艾伯维2024年全年收入563.34亿美元,其中三款自免产品就贡献了共计266.82亿美元,Skyrizi和JAK1抑制剂Rinvoq(乌帕替尼)、修美乐几乎撑起整个企业半边天。

且Skyrizi和Rinvoq两款药在2024年的销售额同比增幅均在50%以上,前者为50.9%,后者为50.4%,增长潜力明显

拥有乌司奴单抗、古赛奇尤单抗、戈利木单抗和英夫利昔单抗4款重磅自免药物的另一位巨头强生,2024年总销售额达到888亿美元,自免产品亦贡献了两成约178.28亿美元的业绩,成为该企业核心业务之一。

乌司奴单抗2009年9月已上市,2019年6月在中国市场上市,目前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破10亿美元。但该药2023年美国专利已到期,已开始受到仿制药的冲击导致销售额承压。

目前除了大力扩展另一款自免产品古赛奇尤单抗的适应症冀望补位未来乌司奴单抗的落差,强生也在2024年两次出手,先后以8.5亿美元、12.5亿美元收购了两家自免药物公司,获得IL-13/TSLP双抗、IL-13/IL-22双抗、IL-4Rα/IL-31双抗等多款在研的自免管线。

2025年1月强生的一款重磅自免产品FcRn单抗Nipocalimab还公布了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结果,去年已先后向美国FDA及欧洲EMA提交了上市申请,有望在今年获批用于重症肌无力,被视为行业潜在重磅疗法之一。

该药早在2021年已向CDE(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申请进行临床试验,目前还有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大疱性类天疱疮适应症处于临床试验中。

强生之外,多个巨头也纷纷瞄准自免这一蓝海加码布局,使得2024年该领域的管线交易明显升温。

媒体统计的去年全球五大医药交易中,有三笔均涉及自免药物管线

包括Vertex以49.6亿美元重金收购Alpine Immune Sciences,获得后者一款正处在II期临床阶段的靶向BAFF/APRIL双重拮抗剂,拟用于治疗IgA肾病(IgAN)、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吉利德砸下44亿美元收购CymaBay,从而获得一款即将上市的自免新药seladelpar,用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等疾病。

礼来也曾在去年以32亿美元的代价收购Morphic Holdings,由此获得多款潜力管线,包括正处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II期临床研究的α4β7整合素的小分子抑制剂MORF-057。

02

国内市场是蓝海?

研究指出,目前已上市的适应症仍主要集中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肠胃疾病等几个领域,意味着自免领域100多种不同的疾病中仍有大量的疾病缺少上市药物,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巨大。

此外,自免疾病之间存在共患率,即患者容易同时患上两种以上的自免疾病,因此无论是已上市的还是在研的药物,都可能通过持续扩宽适应症范围,实现一个靶点覆盖多个适应症,获得更高的销售增长空间

例如前药王修美乐,目前在全球共获批了15个适应症,赛诺菲的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目前亦有近10项适应症获批,仅中国市场就有六项。强生的乌司奴单抗目前主要获批用于成人及儿童的银屑病、克罗恩病等,目前也已在拓展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等适应症。

但目前我国自免药物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比稍显落后,生物类新药的渗透率与美国等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据此前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预计2030年全球自免药物市场可以达到1767亿美元,其中生物药市场为1450亿美元,占比82.1%

2020年美国的自免药物市场规模已达769亿美元,其中生物药物占比为 68.6%,但同期中国市场仅有23.8%

因此,越来越多的巨头基于业务增长压力,纷纷将自免药物列入发展布局重心,并提速推动新药上市,希望利用先发优势抢夺更多的市场蛋糕,而中国成为诸多药企自免药物扩张的重点市场。

截至2024年11月,有超过50款(不含仿制药)自免靶向创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而跨国药企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且仍有扩大之势

例如2月11日CDE官网显示葛兰素史克(GSK)的抗IL-5单抗美泊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或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该药最早在2021年获中国药监局批准上市,目前已有3项适应症获批,包括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市场还将有15款自免新药获可上市,适应症包括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克罗恩病、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囊括了不少目前自免领域的热门靶点及疗法,其中亦不乏罗氏、礼来、赛诺菲等跨国药企巨头。

例如优时比(UCB)泽勒普肽(大环肽类C5补体抑制剂)以及罗泽利昔珠单抗(抗FcRn的单抗),均用于重症肌无力;还有礼来的米吉珠单抗(抗IL-23单抗),用于活动性克罗恩病;罗氏的奥瑞利珠单抗(靶向CD20阳性B细胞的单抗),适应症为多发性硬化。

可喜的是,国内不少药企也出现在名单中,逐渐有追赶之势。

康方生物的靶向IL-17的古莫奇单抗及靶向IL-12/IL-23的依若奇单抗、三生国健的IL-17A单抗SSGJ-608、信达生物的重组抗白介素23p19亚基(IL-23p19)抗体匹康奇拜单抗、和美药业的PDE4抑制剂莫米司特等,均为斑块状银屑病相关新药。

还有和铂医药联合石药集团共同开发,用于重症肌无力的巴托利单抗(抗FcRn单抗);恒瑞的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片,为口服的特应性皮炎用药;云顶新耀引入权益的S1P受体调节剂伊曲莫德,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但整体来看,目前国内自免市场国产药物仍以fast-follow为主,且布局多相对集中。

曾有统计发现,2020年至今国内至少已有58家企业布局了自免领域,重点涉及了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特应性皮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几大领域,管线布局较多的企业包括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翰森制药、荃信生物、先声药业、信达生物等

当中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几大适应症,无论是已上市还是临床试验中的药物,竞争均已颇为激烈。但白癜风、干燥综合征以及化脓性汗腺炎等患者群体较大的自免疾病则因尚未有靶向药物获批上市且在研管线也不足10个,被视为蓝海赛道。

从靶点上看,最热门的靶点属于IL17,上市和临床阶段的产品多达17款,另外JAK1、TYK2和IL4Rα、PDE4也是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热门的CAR-T赛道,除了肿瘤领域,也已被应用到类风湿关节炎、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寻常型天疱疮(PV)、自 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自免疾病中,例如驯鹿生物与信达生物联合开发的伊基仑赛,继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后,目前也已在开展自免领域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临床试验,是国内首个递交自免疾病临床试验申请的CAR-T 细胞疗法

随着新剂型、新疗法、新适应症不断进入自免领域,催化出更多的重磅药物,我国自免药物市场将有望迎来发展机遇。除了单抗,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双抗、三抗,乃至细胞疗法应用到自免药物的研发中,从而向更多的适应症突破。


您可能感兴趣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跨国药企碰瓷失败,百济神州专利保卫战大捷
产业资讯 医药投资部落 2025-05-02 46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第十批国采全面落地,下一批启动在即
产业资讯 赛柏蓝 2025-05-02 46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横跨肺癌、血液瘤,Biotech龙头爆发在即
产业资讯 瞪羚社 2025-05-01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