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恒生医药指数面临诸多挑战。2023年,恒生指数(HSI)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SCEI)分别下跌了13.8%和14.0%,而恒生科技指数(HSTECH)相对表现较好,但也下跌了8.8%。恒生医药指数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其成分股中的许多医药企业受到多重因素的冲击。
首先,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对恒生医药产生了负面影响。美国区域银行业危机以及美联储利率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信心受挫,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的偏好下降,导致资金从包括恒生医药在内的多个市场流出。
其次,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也给恒生医药带来了压力。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使得投资者对医药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疑虑,进而影响了医药股的表现。此外,行业内部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研发成本不断攀升,新药研发难度加大,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这些都压缩了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恒生医药指数在过去几年表现低迷。
恒生医药近期暴涨的原因
Deepseek等新兴科技企业的火爆,引发了市场对中国资产的重新评估。Deepseek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突破,展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巨大潜力,使得投资者对中国相关资产的预期发生改变。恒生医药作为中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益于这种重估效应。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恒生医药成分股中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认为其中一些企业有望在科技赋能下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从而推动了恒生医药指数的上涨。
恒生科技指数的暴涨对恒生医药指数产生了显著的带动作用。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了众多科技巨头,如阿里巴巴、美团、小米等,这些企业的股价大幅上涨,提升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情绪。在科技股的带动下,资金开始流入医药板块,推动了恒生医药指数的快速上升。此外,科技与医药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许多医药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也使得医药板块在科技股的带动下更具吸引力。
虽然全球经济复苏并非恒生医药暴涨的直接原因,但全球股市的整体反弹为恒生医药的上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逐步复苏,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上升,资金开始从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流向股市,恒生医药也受益于这种资金的重新配置。同时,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政府出台的1.4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此外,恒生医药此前的低迷表现使其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吸引了大量价值投资者的关注和买入,推动了指数的快速上涨。
全球资产与恒生医药的关系
离岸人民币汇率与恒生医药指数
离岸人民币汇率与恒生医药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当离岸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或升值时,通常会吸引外资流入香港股市,从而推动恒生医药指数的上涨。反之,当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外资可能会流出香港股市,对恒生医药指数产生一定的压力。近期,离岸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及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提升,为恒生医药指数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持。
全球医药指数与恒生医药
全球医药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高,全球主要医药指数的表现对恒生医药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全球医药市场的估值普遍较高,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市场。例如,截至2025年2月,标普500医药指数的市盈率约为30倍,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市盈率约为21.89倍(2月18日收盘),处于34%分位。处于50%分位之下的恒生医药疗保健指数,具体该怎么投资,还需要各位自行斟酌。
恒生医药在逝去的三年举步维艰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打下了坚实的上涨基础——高竞争力成分股的不断涌现。其成分股中不乏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如阿里巴巴健康信息(00241.HK),在数字化医疗领域不断拓展,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此外,百济神州(02269.HK)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研发成果显著,已经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中长期看恒生医药,作为聚集中国最优秀创新药械企业的板块,在中国医药全球化的征程上必然引吭高歌。最后,市场超低佣金的Stock 开户记得叮叮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