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上午,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抗肿瘤专委会”)换届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资深会长宋瑞霖、副会长冯岚以及近百位抗肿瘤专委会委员及委员代表出席会议。
Meeting Overview
会议推举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为第三届抗肿瘤专委会资深主任委员,选举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院长秦叔逵担任抗肿瘤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和记黄埔(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苏慰国连任抗肿瘤专委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郭军、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王洁、长治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胡文庆、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勇、君实生物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先声再明董事长兼CEO唐任宏、齐鲁制药集团副总裁&全球创新药研发总经理陶维康当选抗肿瘤专委会第三届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薛俊丽任抗肿瘤专委会第三届秘书长。
会议同时推举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I期临床试验病区主任沈琳、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王理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令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主任张力、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江泽飞、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德超、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顾问郭彤为第三届抗肿瘤专委会顾问。
冯岚副会长发表讲话
冯岚副会长致辞时对抗肿瘤专委会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重点提出了中国药促会近年来围绕“创新、产业化、国际化”的宗旨开展的重点工作。她指出临床专家已从创新药械的产品使用者转变为研发全程的重要参与者,并希望抗肿瘤专委会能够通过参与国家法规修订、研究型医院建设、推动专家加入ICH工作组、搭建医药创新与投融资平台等,多维度积极链接全球资源,聚焦肿瘤领域的痛点、堵点,共同优化创新生态,赋能医药创新全链条,让更多创新成果尽早惠及患者。
李进教授作工作报告
抗肿瘤专委会资深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教授指出,在中国药促会的指导与各位委员的同心协力下,第二届抗肿瘤专委会充分发挥专业领域优势,完成令人瞩目的成绩。专委会就前沿技术审评、监管政策改革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积极参与中国药促会课题研究,持续深度参与政策改革,促进全链条支持医药创新;连续4年发布《中国抗肿瘤新药临床研究评述》以助力源头创新,优化临床资源,指导产业研发有效布局。李进教授期待抗肿瘤专委会新一届委员将继续发挥专委会专业性,聚焦行业发展热点和痛点问题,助力中国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颁发证书
抗肿瘤专委会新当选主任委员、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院长秦叔逵教授对成功当选第三届主任委员表示感谢,他指出抗肿瘤专委会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未来将带领专委会围绕构建高效协同生态、优化临床全链条效率、推动监管科学落地、强化能力建设与患者参与、深化国内外合作等方面展开工作,助力中国医药创新迈上新的台阶。
秦叔逵院长发表讲话
换届会议后,抗肿瘤专委会就新一届工作计划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探讨。就第三届(2025~2027)抗肿瘤专委会工作开展方向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继续深度参与医药政策研究,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二是探索肿瘤临床数据标准建设,建立高价值肿瘤数据库以应对国际数据封锁;
三是建立临床研究者与药企需求双向对接机制,聚焦靶点筛选、耐药机制等研发痛点,设立聚焦于创新疗法的快速通道咨询库以构建高效协同的生态环境;
四是强化能力建设。一方面针对AI等新技术、新应用工具,建立学术交流与培训平台。同时持续发布行业学术报告,为打造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生态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药促会资深会长宋瑞霖发表讲话
中国药促会资深会长宋瑞霖对抗肿瘤专委会的成功换届表示祝贺,宋会长表示抗肿瘤药物研发专委会的突出工作为攻克肿瘤这一人类共同挑战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希望抗肿瘤专委会继续发挥临床优势,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共建源头创新,并从临床角度积极探索创新药多元支付模式,共同推动中国从“医药大国”走向“医药强国”。
合影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
第三届委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