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晶泰科技发布公告,宣布与DoveTree Medicines(以下简称: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约470亿港元(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并已收到协议约定的首付款约4亿港元(5100万美元)。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合作创下了人工智能新药研发(AIDD)领域订单规模的新纪录。
根据协议条款,晶泰科技与DoveTree就多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创新药资产达成合作,并将针对一系列DoveTree指定的靶点进行新药研发,DoveTree独家享有相关药物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作为回报,除首付款外,晶泰科技还有权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金额达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此消息一出后,晶泰科技股价今日开盘即涨15%,从昨日收盘价6.6港元/股上涨至开盘价7.59港元/股。
晶泰科技如何拿下这一创新纪录订单?与晶泰科技合作的DoveTree 是怎样的公司?双方未来又将如何开展合作?
AI制药领域BD顶流,再创纪录
作为AI制药领域的“领头羊”,晶泰科技过去几年一直订单不断。
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库,截至目前,晶泰科技已达成约40项对外授权许可交易,其中技术平台合作25起,占比超60%。
而此次刷新纪录的合作,也是基于晶泰科技的人工智能发现平台。
从公告来看,双方合作的具体内容为,晶泰科技利用其基于AI+机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选定的多个主要针对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发现和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
晶泰科技的业务核心是基于“AI+机器人”模式,打造行业独有的“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其机器人实验室平台能够7*24小时地进行试验,高速积累高质量数据,这些数据又进一步被用于训练其各类AI模型,包括用于靶点解析、虚拟筛选、合成策略推荐、合成反应结果预测、专利搜索及结构化整理数据等。
经过过去几年的发展,在大分子药物上,晶泰科技形成了AI驱动的生物平台XtalFold™结构建模平台、XenProT™生成式AI平台、Xentient™判别式AI平台等。
尤其是XtalFold™平台,晶泰科技已凭此在2024年与强生、优时比等跨国药企达成商业授权协议。而且,XtalFold™平台产生的优质数据资产能够持续反哺其多模态AI平台,进一步转化为其在治疗性抗体的人源化改造、亲和力优化等领域建立显著竞争优势。
基于这些技术优势,晶泰科技的抗体平台目前已经实现了三大突破:
其一,三维结构解析,仅需氨基酸序列信息即可在一天内精准预测抗原-抗体复合物空间结构;
其二,建模突破,在成功率和难以建模区域的建模能力等方面行业领先;
其三,场景验证,已在30多个内外部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在抗原设计、表位识别、亲和力成熟、pH敏感性改造和双抗设计等多种应用场景中取得了显著结果。
而在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晶泰科技创新性地采用主动学习驱动的XFEP加速计算技术,对万亿级虚拟化合物库实施智能筛选,并依托高效高质量的自动化合成平台,已在与多家Biotech合作的过程中,高效地设计和发现了针对多个高难度靶点的先导化合物。
可见,兼具技术创新和数据资产、跨国药企背书及实在药物发现成绩的技术平台,应当是晶泰科技拿下这份超大订单的关键。
神秘买家横空出世
这笔刷新行业纪录的巨额BD落地后,更让人好奇的是,这位出手阔绰的买家,究竟是什么来头?
截至目前,DoveTree的公开信息较少,不过,在6月首次披露合作意向的公告中,晶泰科技介绍称:DoveTree是Gregory Verdine教授创办的生物技术公司。
Gregory Verdine教授在业内可谓鼎鼎大名,以“攻克不可成药靶点”的理念横跨科学、产业、投资三大领域:
科学研究方面,Gregory Verdine教授曾阐明DNA修复和表观遗传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35岁成为哈佛化学系近50年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被誉为“化学生物学先驱”。
Gregory Verdine教授也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在创立DoveTree之前,他已创立或共同创立了超过十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5家已在纳斯达克上市,1家被新基(Celgene)收购。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公司中已有多种药物获得FDA批准:HDAC抑制剂罗米地辛(romidepsin),用于治疗已接受过至少一次系统治疗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患者,这一药物也是靶向肿瘤表观遗传修饰的分子靶向药物的成功范例;帕利普韦和格卡瑞韦,分别作为艾伯维丙肝DAAs疗法Viekira Pak®与Mavyret®的核心产品,累计销售额超百亿美金。
而让Gregory Verdine教授蜚声产业界的,是开创了“装订肽”(Stapled Peptides)技术,探索用于传统上不可成药靶点。这也让他成为新型治疗模式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1年,Gregory Verdine教授参与创立Warp Drive,他带领团队创建了首个用于设计分子胶的药物发现引擎,并应用这一新模式发现了首个靶向致癌基因 KRAS的药物先导化合物,2018年,Warp Drive被Revolution Medicines收购后,这项基础性工作催生出三款处于临床阶段的KRAS拮抗剂。
2015年,Gregory Verdine教授所在的实验室发明了名为Helicon多肽的超稳定α-螺旋肽药物,并授权成立FogPharma,领导发现了Helicon药物FOG-001,这是一款首创模式、首创类别的药物,可结合致癌基因β-catenin,并选择性阻断其通过TCF4的致癌信号传导。
就在2024年3月,FogPharma刚完成1.45亿美元E轮融资,主要用于为FOG-001的临床开发提供资金,以及加强核心的Helicon治疗平台。
除此之外,Gregory Verdine教授先后担任Third Rock Ventures 和 WuXi Healthcare Ventures 的风险合伙人,目前是美国知名风投机构Andreessen Horowitz (a16z)的投资合伙人。
可以看出,Gregory Verdine教授对于不可成药靶点具有深刻的科学认知和丰富的开发经验,而此次与晶泰科技“指定靶点”的合作,涵盖多个疾病领域和药物类型,可能是希望借力其领先的研发平台,快速完成从靶点到分子的飞跃,构建管线组合。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双方此次合作,将明星科学家选定的靶点与中国企业的高效、低成本的研发生态相结合,本质上是“美国IP+中国效率”的又一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