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与美国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Kumquat Biosciences达成独家授权协议,以总额高达13亿美元引进后者研发的KRAS G12D抑制剂全球权益。根据协议,Kumquat将获得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并保留在美国市场参与损益分成的谈判权。
该交易直指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大未满足需求之一——占KRAS突变近40%的G12D亚型,此前尚无靶向药物获批。拜耳此举不仅补强了其精准肿瘤管线,更可能改写胰腺癌、结直肠癌等难治癌种的临床格局。
图1. 此次交易拜耳官宣,来源:拜耳官网
PART.
01
13亿美元背后的战略价值
通过此次合作拜耳将获得Kumquat旗下KRAS G12D小分子抑制剂的全球开发与商业化权利;Kumquat将在完成Ia期研究后移交后续临床工作,拜耳负责后期开发及全球市场推广。交易总对价高达13亿美元——包括首付款、临床与商业里程碑,以及分层销售提成,为2025年全球KRAS领域金额最大的单笔对外合作。
拜耳肿瘤业务近年受主要品种利伐沙班专利到期影响,亟需补充后期高潜力管线。KRAS G12D突变覆盖胰腺癌、结直肠癌及非小细胞肺癌三大高发瘤种,全球年新发患者逾80万,现有治疗仍以化疗为主,五年生存率不足10%,临床需求巨大。拜耳通过与KRAS“原研团队”Kumquat合作,一次性锁定First-in-Class/Best-in-Class潜力的后期资产,为2027-2030年业绩提供明确增长引擎。
PART.
02
KRAS G12D
从“不可成药”到“明星靶点”
KRAS基因突变约占全部人类肿瘤的25%,其中G12D突变占比最高(胰腺癌37%、结直肠癌13%、NSCLC 4%)。突变型KRAS G12D锁定GTP结合态,持续激活下游MAPK/PI3K通路,驱动细胞无限增殖。KRAS蛋白表面光滑、缺乏经典药物口袋,2021年KRAS G12C抑制剂率先上市,验证了KRAS直接抑制策略的可行性,但G12D因化学结构差异,药物设计难度更高存在成药壁垒。
目前全球尚无KRAS G12D靶向药物获批,竞争管线多处于I/II期。拜耳此次引进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剂,极大可能具备同类最优潜力。
Kumquat于2025年7月获FDA对其KRAS G12D抑制剂的研究新药(IND)的批准,即将启动Ia期剂量递增研究,预计2025Q4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拜耳将在安全窗口确认后快速推进全球多中心Ib/II期。
PART.
03
市场潜力分析
EvaluatePharma预测,全球KRAS G12D靶向药物市场规模将在2035年达到120亿美元。
胰腺癌赛道,G12D突变比例最高(37%),但现有二线方案ORR<10%,PFS仅2-3个月;KRAS G12D抑制剂若将ORR提升至25%,即可撬动>40亿美元峰值销售。
结直肠癌赛道,二线G12D人群约6万例/年,联合西妥昔单抗或瑞戈非尼可延长PFS 4-6个月,市场潜力>30亿美元。
NSCLC赛道,G12D突变患者约3.5万例/年,靶向联合免疫方案有望替代传统化疗,贡献>20亿美元增量。
拜耳或希望其成为继Nubeqa®、Aliqopa®之后的第三增长极。
PART.
04
研发商业化强强联合
Kumquat负责Ia期安全性及初步疗效验证;Ia完成后,拜耳全面接管后期临床、注册及全球商业化。
拜耳优势在于覆盖120+国家的肿瘤商业网络、成熟的伴随诊断体系、与全球胰腺癌及结直肠癌学会长期合作;Kumquat优势在于KRAS通路创始团队背景、已建立KRAS G12C/G12D/G12V全系列管线、前期与礼来、武田成功合作验证平台可靠性。
双方将以该合作为支点,探索后续KRAS G12V、KRAS Q61H等突变型小分子/PROTAC联合开发,打造KRAS“全景图谱”。
结 语
从“不可成药”到“13亿美元大单”,KRAS G12D靶点走过十年破冰之路。拜耳与Kumquat的深度合作,不仅为胰腺癌、结直肠癌及肺癌患者带来精准治疗曙光,也再次印证“科学深度+全球网络”是创新药价值放大的核心公式。
随着I期临床数据的临近披露,KRAS G12D抑制剂能否复制G12C的商业神话,值得行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