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药产业正在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正在走入“量价齐升”的黄金时代。
8月21日凌晨0点40分,公众号“中国政府网”发文,《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时强调 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 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文中披露,8月20日,李强总理在昌平实验室,听取有关重大疾病诊疗技术和设备设施研发进展汇报;在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强了解了有关新药研发情况、参观了实验室、询问了生产流程;在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李强听取创新孵化模式。每次调研中,他都发表讲话,希望在创新药这条新赛道跑出加速度、持续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产学研融通、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落地。
调研中,李强总理还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企业和投资、研发、医疗机构负责人发言。李强就发挥政府和市场合力、人工智能应用、各环节政策衔接、药品集采和谈判议价机制、创新药应用指导、中医药振兴发展等发表了意见。
“药创新”注意到,今年7月份以来,包括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在内,在不断地出政策、放信号。中央政府对创新药产业的支持和鼓励导向,已经表露无疑,而李强总理昨天的亲自调研,更是这一系列信号的最强音,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我国最高决策层对于创新药产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中国创新药今年的表现异常出色,上半年:
中国创新药授权交易金额超过了全球的50%;
今年年初至今,港股生物医药指数上涨超过100%。
“药创新”认为,中国创新药今天的高速发展,既是由于我国政府近20年来对于创新药产业的持续支持,也是因为我国创新药全球深层次的产业竞争优势,更是我国人民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的体现——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创新药产业正在奏出时代的最强音,正在走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下一个十年会怎样?
“药创新”乐观预期,在未来的10年,我国的创新药市场将:
——进入“量价齐升”的新阶段;
——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创新药单一国家市场;
——将会有数家中国创新药企业跻身全球一流创新药企业之列;
——将会有相当多的中国“原创新药”造福全球的患者;
——来自中国的临床证据将会改写不少全球的临床指南。
毫无疑问,创新药行业和从业者,最好的时光正在到来,但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怎样提升中国的临床研究质量和可信度,让中国临床研究更可靠(我国的不少临床研究数据太好了)?
2.怎么进一步提升中国新药审评审批的标准,从而提升中国审批新药的声誉(目前在国际上,中国获批新药的声誉还无法和FDA获批新药相比);
3.怎么才能加大新药定价、医保准入、医院准入全链条改革和支持,让中国创新药拥有和中国市场和人口规模相称的市场(2024年的创新药总销量估计仅占全球3%)?
还有,不管资本市场如何热闹、政府如何支持,归根到底药品是为了“治病救人”。
20世纪50年代,默克创始人乔治·W·默克强调:“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
现在,在资本市场一片喧嚣、产业即将步入黄金时代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家、监管者、从业者,不能忘记“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的初心。在这个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做得更好,对中国创新药产业升级的重大风险和空前危机正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