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博生物(Abogen Biosciences)
技术平台:mRNA疗法
疾病领域:肿瘤、免疫学与感染性疾病
最新进展:KRAS mRNA肿瘤疫苗已获中美两国IND批准
艾博生物凭借2021年8月完成的7亿美元C轮融资(迄今中国biotech最大单笔私募融资之一)率先闯入全球视野;短短3个月后,公司再度加码3亿美元,进一步巩固“弹药库”。
在中国,艾博生物是为数不多实现mRNA“端到端”自主闭环的企业:从序列设计、递送系统到规模化生产,全部技术均自研。公司聚焦三大方向——肿瘤免疫治疗、蛋白替代疗法及感染性疾病疫苗,其中新冠 mRNA 疫苗 ARCoV 已于 2022 年在印尼获紧急使用授权,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获批的 mRNA 疫苗。
管线方面,进度最快的ABO2011正在开展 Ⅰ/Ⅱ 期临床,单药或联合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
上月,艾博生物再传捷报:其首创多靶点KRAS mRNA肿瘤疫苗ABO2102同时拿到中国与FDA的IND批件,可覆盖5种高频KRAS突变,系国内首个进入临床的个性化治疗性肿瘤疫苗。
舶望制药(Argo Biopharma)
技术平台:siRNA疗法
疾病领域:心血管、病毒性感染、罕见病
最新进展:再签诺华战略协议,共拓心血管管线
舶望制药专注于“下一代”小干扰RNA(siRNA)药物研发,已搭建覆盖心血管、病毒感染及罕见病的临床梯队,目前6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公司自研RADS平台(RNA 分子高活性、长时效、高安全性设计)可系统性提升 siRNA 的稳定性与作用时长,为差异化管线奠基。
月初,舶望制药宣布与诺华再度联手:
诺华将主导ANGPTL3 siRNA(Ⅱ期)联合治疗血脂异常的全球多中心试验,并享有该品种后续大中华区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
同时获得一款肝靶向pre-clinical siRNA的海外独家许可,该品种预计2026年进入 Ⅰ 期。
此次合作是双方2024年1月两项RNAi心血管资产协议的“升级版”,进一步验证舶望制药平台价值。
此外,舶望制药在2025年7月再传捷报:其慢性乙型肝炎siRNA疗法BW-20507获中国NMPA批准,即将开展与PEG-IFNα联用的 Ⅱ 期临床,有望功能性治愈乙肝。
鞍石生物(Avistone Biotechnology)
技术平台:小分子靶向药
疾病领域:肿瘤
最新进展:Ⅱ型ROS1/NTRK抑制剂ANS03临床前数据亮眼,全球Ⅰ期试验启动
鞍石生物专注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其核心产品——Ⅰ型MET抑制剂已率先在中国获批,用于携带MET 14号外显子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填补国内该靶点空白。
公司新近公布的ANS03是一款口服Ⅱ型ROS1/NTRK双靶点抑制剂,临床前数据显示:
对多种耐药突变(包括G2032R、D2033N等)保持纳摩尔级抑制活性;
系统暴露量高、脑组织穿透好,动物模型中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退;
安全窗 >10倍,未见明显心脏或神经系统毒性。
基于上述数据,鞍石生物已启动ANS03全球多中心Ⅰ期试验,招募ROS1或NTRK融合阳性的成人及儿童晚期实体瘤患者,并计划2026年推进至关键Ⅱ期。
资本层面,公司2021年12月完成2亿美元A轮融资,并与Pearl Biotechnology合并;2024年1月再获1.4亿美元B轮,资金将用于:
加速多条管线中/美同步临床;
拓展早期新药筛选平台;
推动核心产品 PLB1001(MET 抑制剂)在中国的商业化落地及海外注册。
益杰立科(上海)生物(Epigenic Therapeutics)
技术平台:表观基因调控疗法
疾病领域:代谢、心血管、病毒性肝炎、眼科及自身免疫病
最新进展:B 轮6000万美元到账,加速乙肝“功能性治愈”与降血脂管线
益杰立科专注“下一代”基因调制,其自主研发的EPIREG平台可在不切断DNA的前提下,通过精确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实现靶基因的持久、可逆、组织特异性沉默。
公司宣称,这一策略避开传统基因编辑的断裂风险,为慢性病提供“更安全、可重复给药”的革命性方案。
管线中进度最快的是乙肝候选药EPI-003,旨在阻断cccDNA转录模板,实现HBsAg持续阴转的“功能性治愈”。另一款EPI-001靶向PCSK9,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已显示单次给药后LDL-C下降70% 且维 6个月以上的动物数据。
本月,公司完成 6000万美元B轮融资,资金将:
推进EPI-003的 Ⅰ/Ⅱ 期国际多中心试验;
启动EPI-001的 Ⅰ 期临床;
加速代谢、眼科等5条pre-IND管线及EPIREG平台升级。
杭州多禧生物(Hangzhou DAC Biotech)
技术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疾病领域:肿瘤
最新进展:与药明生物、Aadi Bio达成三项ADC全球授权;HER2-ADC Ⅱ期数据亮眼
九年磨一剑,多禧生物已建成自主知识产权的DX-ADC平台,涵盖毒素-连接子设计、偶联工艺及CMC放大,管线内20款ADC处于不同研发阶段,数量与进度均居国内前列。
核心品种DX126-262(HER2-ADC)正在中美同步开展乳腺癌与胃癌 Ⅱ 期临床。2024年最新数据显示,该药联合化疗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6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12.4个月,显著优于现行二线标准。
对外授权方面:
2024年与药明生物、Aadi Bio签署三项pre-ADC全球独家许可,潜在里程碑总额超9亿美元;
2022年与强生旗下Janssen达成5靶点ADC合作,多禧提供平台技术,Janssen提供抗体,双方共享全球权益。
凭借“平台+管线”双轮驱动,多禧正成为中国ADC出海的新标杆。
和铂医药(Harbour BioMed)
技术平台:全人源抗体
疾病领域:免疫学与肿瘤学
最新进展:合作伙伴Windward Bio启动哮喘全球Ⅱ期;与阿斯利康、大冢达成多项重磅合作
和铂医药通过“自研+全球协同+战略并购”三箭齐发,已搭建起差异化抗体管线。公司专有“Harbour Mice”平台可同时生成传统H2L2结构与仅重链(HCAb)结构的全人源单抗;基于HCAb的免疫细胞衔接器(T-cell engager)和拮抗剂(antagonist)技术,可突破组合疗法瓶颈,在肿瘤杀伤与免疫炎症调控上开辟新路径。
临床动态:合作伙伴Windward Bio本月启动HBM9378/WIN378中重度哮喘全球Ⅱ期,预计2026年中揭盲。该药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有望刷新生物制剂低应答人群的治疗标准。
重磅对外合作:
2025年6月与日本大冢制药达成协议,共同开发BCMA×CD3双特异 T 细胞衔接器用于自身免疫病,和铂授予海外权益,保留中国市场及共同商业化选择权。
2025年3月与阿斯利康签署多靶点、多疾病领域战略合作协议,阿斯利康以1.05亿美元股权投资+最高6.5亿美元里程碑,获得多款下一代多特异抗体优先权,刷新中国biotech对外合作单笔股权融资纪录。
凭借“Harbour Mice”平台与快速执行的全球BD策略,和铂正从“技术授权方”升级为“免疫肿瘤与自免双引擎”的国际抗体引擎室。
君实生物(Junshi Biosciences)
技术平台:单抗、小分子、多肽、ADC、双/多特异抗体、核酸药物等全链条布局
疾病领域:肿瘤、免疫、代谢、神经、感染五大治疗板块
最新进展:抗 IL-17A 单抗 JS005 Ⅲ期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达主要终点,上市申请在即
君实已从“PD-1单抗先锋”升级为“多modality创新引擎”:核心产品拓益®(特瑞普利单抗)是中国首个获批、首个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的国产PD-1,目前已在国内获批10项适应症,并携阿昔替尼拿下中国肾癌一线首个免疫联合方案;美国、欧盟、英国、东南亚等全球30国已上市或审评中,2025年海外销售有望突破3亿美元。
自身免疫管线迎来收获期:
JS005(抗 IL-17A)Ⅲ期临床显示,第12周PASI 75/90分别达93%与78%,关键次要终点DLQI 0/1比例显著优于安慰剂,安全性与已上市同类药物相当;
公司计划2025Q4向NMPA递交BLA,并同步启动海外市场授权谈判。
后续梯队:
ADC平台:JS108(Trop2-ADC)Ⅲ期乳腺癌试验入组完成,预计2026年申报;JS113(B7-H3-ADC)获FDA孤儿药资格。
双抗/多抗:JS203(CD20×CD3)针对B-NHL Ⅰ期ORR 60%,剂量扩增阶段已启动;JS207(PD-1×VEGF)拟2026年进入全球Ⅲ期。
核酸与小分子:JS015(siRNA-PCSK9)Ⅰ期降脂幅度70%+;口服KRAS G12D抑制剂JS401预计2025年底 IND。
依托“上海+苏州+美国旧金山”三地研发中心与38000L商业化产能,君实正从Biotech迈向BioPharma,目标2027 年实现10款以上创新药全球上市。
奎尔生物(Qure Biotechnology(QureBio))
技术平台:双/多特异抗体及蛋白疗法
疾病领域:肿瘤、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
最新进展:C1轮完成近亿元人民币融资,核心品种Claudin18.2/PD-L1双抗启动 Ⅲ 期准备
奎尔生物依托三大自有平台:I2T多特异抗体架构、T细胞衔接器与NK细胞衔接器——已在“不可成药”靶点领域搭建 0余条差异化管线。
临床进度最快的是Q-1802(Claudin18.2 × PD-L1 双抗):
2021年3月同时获中美IND批准,目前 Ⅱ 期患者入组近完成;
中国 Ⅲ 期方案已递交CDE,计划2025 Q4启动一线胃癌国际多中心注册临床;
早期数据显示ORR 48%,mPFS 7.8个月,对PD-1耐药人群仍可见疗效信号。
Q-1801(SIRPα × PD-L1 双抗)紧随其后,已在中美获批临床,即将进入 Ⅰb 期剂量扩展。
本轮融资近1亿元人民币,将用于:
推进 Q-1802/B、Q-1801多中心试验;
加速下一代三特异NK衔接器Q-3001的IND申报;
扩建2000 L临床规模生产线,为 Ⅲ 期及后续国际化备产。
此外,奎尔生物已与BRL Medicine、百图生科、恒瑞医药、Precision Scientific等达成6项共同开发协议,借助AI筛选、伴随诊断与联合用药策略,持续放大平台价值。
银诺医药(Innogen)
技术平台:GLP-1融合蛋白疗法
疾病领域:代谢性疾病
最新进展:核心产品依苏帕格鲁肽α今年获 NMP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银诺医药成立于2014年,专注为糖尿病及其他代谢病患者研发“用得上、用得起”的创新疗法。2021年底,公司完成1.2亿美元B轮融资,助推其长效GLP-1融合蛋白依苏帕格鲁肽α进入Ⅲ期临床,并最终于2025年初在中国获批,成为国产又一款GLP-1受体激动剂。
产品亮点:
半衰期延长至7天,支持每周一次皮下注射,优于多数已上市竞品;
Ⅲ期临床显示,HbA1c降幅达1.8%,体重下降3.2kg,低血糖发生率 <1%;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白蛋白融合技术路线,成本优势明显,年治疗费用预计较进口品种下降30–40%。
后续适应症——银诺医药已启动肥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两项Ⅱ期试验:
肥胖人群16周减重8.7%,MASH患者24周肝脏脂肪下降35%,纤维化改善率42%;
计划2026年递交肥胖适应症上市申请,并探索口服微球剂型,进一步拓宽患者群体。
凭借“疗效+可及性”双优势,依苏帕格鲁肽α有望在国内GLP-1千亿元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
橙帆医药(VelaVigo)
技术平台:多特异抗体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疾病领域:肿瘤、免疫、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眼科
最新进展:双特异抗体VBS-102再度出海,授权Ollin Biosciences全球(大中华以外)权益
2021 年成立的橙帆医药以“高效发现引擎+转化医学+CMC 一体化”为核心,两年内已搭建10余条多特异抗体与ADC 管线,并在美国设立VelaVigo Bio, Inc.,负责全球临床开发与商务合作。
对外授权亮点:
2025年6月与Ollin Biosciences就VBS-102(First-in-class 双抗)签署第二项海外授权,交易含数千万美元首付款+最高3.5亿美元里程碑及双位数销售提成;
2024年11月与Avenzo Therapeutics达成首项出海合作,标的为肿瘤微环境靶向ADC,潜在总额超5亿美元。
资本助力——2025年2月完成5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国际知名VC与产业基金联合领投,资金将用于:
推进3项已进入 Ⅰ 期的多特异抗体中美同步临床;
扩建符合FDA/EMA标准的2000 L商业化ADC生产线;
深化“BD+VC”双轮驱动模式,预计2025年内再落地2–3项海外授权。
凭借“快速验证、快速出海”策略,橙帆医药正成为中国新一代抗体工程公司的“跨境加速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