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30
11
2025年10月26日,第十届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在南京盛大召开。抗肿瘤新药分论坛众星云集,汇聚了中国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专家学者、产业领袖,围绕抗肿瘤药物全球趋势、国际监管动态、前沿研发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推动我国抗肿瘤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的第一阶段聚焦全球与中国的抗肿瘤新药研发产业趋势,由亚盛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大俊进行主持。

中国药科大学附属上海高博肿瘤医院院长李进带来报告《中国源头创新破局之路》,李进院长从临床角度分析国产创新药出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首先在近些年政策的引领与加持下,中国医药创新水平已经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抗肿瘤药物国际化趋势已成现实。同时李院长以案例形式分享了创新药出海的全球临床布局路径,为中国医药创新产业的进一步国际化指明方向。
上海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院长、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首席科学家何如意带来了题为《创新药出海监管变化新趋势及其风险控制》的报告。何如意分析近期创新药出海的国际政策变化,指出美国监管趋严增大了中国药企出海难度。他介绍了特朗普政府在监管方面拟打压中国创新药的措施,核心政策包括FDA审查收紧、提升成本、IND叫停涉及活体细胞跨境实验、FDA优先券政策(优先审评仅限美国公司)等。并指出产业应警示《生物安全法案》等关税和投资限制加剧挑战。
台湾医学科学研究基金会董事长林哲安在报告中分享了《中国创新药开启肿瘤治疗新思路》,林教授围绕“中国式创新药”策略,提出结合中医思维与AI的新思路突破药物研发瓶颈。林教授强调中国原创药优势,包括多靶点、君臣佐使,并倡导中西融合:国内企业可基于中药植物开发创新结构,结合AI加速靶点筛选和临床试验。
会议的第二阶段聚焦不同癌种的药物创新前沿趋势与中国源头创新突破的具体路径,由诺思格(北京)医药首席科学官,前美国FDA肿瘤审评中心统计审评部门负责人陈刚进行主持。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殷咏梅以《乳腺癌诊疗的ADC革命——解构传统与建立新标准》为题介绍了乳腺癌ADC药物进展,描绘其革命性变革路径。报告从历史切入,重点分析了ADC药物对HER2阳性患者标准重塑与HER2低表达的突破。展望未来认为ADC催生“异病同治”,并提倡联合疗法(如ADC+免疫)和新技术(双抗ADC、放射偶联)。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曦深入分析了血液肿瘤中国创新药研发趋势,以临床医师视角出发:回顾全球研发背景,指出国内进步显著,原创药涌现推动从“进口依赖”到“组合优化”。关键技术包括细胞治疗、ADC和多抗,本土企业贡献显著。张主任指出知识保护和数据质量的关键,并强调中国方案可重新定义国际指南,呼吁深化原研避免同质化。
上海立迪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闻丹忆介绍了以生物样本活库为抓手推动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与转化的方案。她介绍了生物样本活库标准制定工作,突显其在创新药研发的转化作用。指出活库(如PDX、类器官)区分于传统“死库”,支持药物筛选。通过案例展示价值指出痛点(标准缺失、资源共享难)。并介绍了中国药促会通过多专委会协作,结合北京卫健委勘查经验,推动标准化数据库的工作。

最后的主题讨论“三医协同推动抗肿瘤新药可持续发展”环节,由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院院长秦叔逵主持,君实生物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邹建军、亚盛医药首席医学官翟一帆、药捷安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永谦、江苏省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彭伟、武汉滨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汉明共同参与讨论。邹建军强调“0到1”创新的挑战性,需中长期布局高尖端领域和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并在支付体系方面建议创新多元支付方案解决抗肿瘤药物临床准入难题;翟一帆呼吁深化医研企合作,以病人为中心避免单药局限性,并指出AI加速研发的关键挑战是临床试验数据的全球接受度;吴永谦结合自身经历强调转化医学的核心作用,临床医生早期介入能精准定位需求,他呼吁打破学科壁垒以机制创新推动药物源头创新;彭伟聚焦肿瘤全程管理,提出重点在支持治疗中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呼吁通过智能化平台、复合药物设计和政策组合,确保患者从“活得更长”到“活得更好”;王汉明介绍溶瘤病毒在实体瘤治疗的安全性优势临床进展,强调联合疗法潜力。他指出国内创新药需借助国际合作,并期待与临床科研组织协作优化临床路径。秦叔逵在总结中呼吁未来加强临床与产业的合作,推动更高效的新药上市机制,践行“健康中国”理念。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26
143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30
10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3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