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创奇健康研究院
2025-11-05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认知功能持续衰退,常伴随精神行为异常,最终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目前已有数款靶向 β- 淀粉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属于 AD 的疾病修饰治疗)获批上市,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在本文中,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胡善联教授,就AD支付评价体系的演进情况展开了梳理。

胡善联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授、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01
目录申报情况
从 2025 年我国医保和商保目录的申报情况看,仑卡奈单抗与多奈单抗均采取 “双报” 策略,已通过初步形式审查。两款药物均被认定为突破性疗法,享有优先审评资格,并定位为 1 类新药,主张无参照药。仑卡奈单抗突出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优势,近期还推出了皮下注射剂型;多奈单抗则强调给药便利性,每四周给药一次,且在斑块清除后可停药,无需按体重调整剂量。此外,国内首个 Aβ-PET 显像剂 —— 氟 [18F] 贝他苯注射液也已通过形式审查,并同步申报医保与商保目录。该产品的纳入将有助于实现 AD 的早期精准诊断。
02
评价指标变化

AD
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体系复杂多元,需综合考量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成本、疾病管理负担以及患者与社会整体的长期获益。其临床效果评估工具亦在不断演进。
2025 年 5 月,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AD 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指出量表是评估 AD临床有效性的常用工具,但应结合多种量表共同使用,并同步评估认知功能与日常功能,评估者需保持盲态。常用量表包括 ADAS-Cog(认知子量表)、CDR-SB(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 总分,0~18 分,分数越高障碍越重)以及 ADCS-CG-IC/ADCS-MCI-ADL(评分越低表示功能越差)。
在生物标志物方面,《指导原则》指出,Aβ42与其他标志物的比值(如 Aβ42/Aβ40、Aβ42/p-tau、Aβ42/t-tau 等)比单独使用Aβ42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脑脊液中的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比值亦是重要指标,但因穿刺具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低,未来血液检测将是重要发展方向。
影像学检查中,Amyloid PET 与 Tau PET 是关键的诊断手段,可反映脑内Aβ沉积负荷。PET检测淀粉样蛋白负荷低于特定阈值(约 30centiloids)即可视为有效。然而,PET设备在我国仅分布于少数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可及性有限。

结 语
2023 年,国家卫健委等 15 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 年)》,设定了 8 项 2030 年目标,包括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率>80%、疑似认知障碍人群就诊率>50%、百张床位以上养老机构设置痴呆照护专区比例≥50% 等,未来五年任务依然艰巨。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 AD 研究有以下重点方向值得关注:个体化治疗与基因筛查(如 APOEε4 易感基因)、联合疗法(如同时抗 Aβ 与抗 tau 的疗法)以及降低 ARIA 风险的新策略。有效的单抗治疗需在疗效、安全性与经济负担之间取得平衡,未来仍有赖于更大规模的临床验证与政策支持。
产业资讯
创奇健康研究院
2025-11-05
11
产业资讯
21新健康
2025-11-05
11
产业资讯
药时代
2025-11-0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