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1-06
64
2025年10月27日,第十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授权与并购论坛”在南京顺利举行。本论坛聚焦当前创新药企全球化进程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如何通过授权、并购与资本协同实现价值转化与战略升级。在产业资本回暖、国际合作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授权与并购已成为创新药企从技术驱动走向体系化发展的关键路径。本场论坛由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医药联席首席周航主持,论坛邀请来自投资机构、跨国药企、本土Biotech及专业律所的多位嘉宾,围绕交易模式创新、跨境合作、估值体系及合规监管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中国创新药在新周期下的全球化布局与高质量增长之路。

Pivotal碧沃投资本管理合伙人柳丹以全球资本视角分析了生物医药投资趋势。他指出,海外生物医药市场在经历去年低谷后自二季度起震荡回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几乎同步复苏,显示行业在周期盘整后重新进入增长阶段。中国一、二级市场的反应周期正明显缩短,由以往滞后一年缩短至约两个季度,预计年底至明年初一级市场将迎来更强的回暖信号。在全球创新浪潮中,中国创新药产业表现突出,中国企业在全球Biotech市值前二十中占据近半席位,2025年至今License-out交易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出海布局由肿瘤拓展至自免、心血管等多领域。柳丹认为,中国正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未来跨境授权、并购与NewCo等模式将持续推动中国Biotech与国际市场深度融合。

三生制药集团投资者关系总监赵心怡以三生制药与辉瑞的全球授权合作为例,分享了企业在国际化路径中的实践。她介绍,双方于2025年年中达成PD-1/VEGF双抗License-out交易,全球权益首付款共计15亿美元,包含1亿美元的股权合作。后续潜在的临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药品供应环节也会为三生制药带来可持续的可观收益。辉瑞看重三生产品的高效低毒特征及优秀的临床数据,后续将由辉瑞主导全球多适应症临床与商业化推进。她总结,三生制药正通过“License-out变现、License-in拓展”的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全球化价值链,积极布局新兴疗法,以成熟的商业化与生产能力支撑持续增长,打造多点协同的国际化创新格局。

远创资本董事长蔡达建从资本视角比较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两大赛道的投资逻辑与发展趋势。他指出,药品与器械是医疗健康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的创新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受科学不确定性影响较大;而医疗器械创新多为渐进式改良,风险相对可控、回报更稳定。蔡达建认为,从出海能力看,医疗器械的国际化程度明显领先,迈瑞、联影等企业已具全球竞争力;而创新药虽研发成果丰厚,但受集采与医保支付机制限制,出海仍是核心突破口。在投资逻辑上,他强调生物医药更适合“单品爆发型”布局,医疗器械则偏向长期稳健、平台化发展。他看好未来高值耗材与机器人的前景,而生物医药仍需在全球化与可持续商业模式上实现突破。

和铂医药首席科学官戎一平结合企业的早期研发实践,深入阐述了Biotech的国际化策略。他指出,早期立项的科学性与战略选择的前瞻性是技术型企业能否走向全球的决定因素,不仅要判断靶点和分子是否具有全球差异化潜力,更要在研发初期就与潜在的MNC合作方保持高度战略匹配。他强调,这种匹配不仅体现在研发方向上,更体现在合规性、CMC质量体系与IP法务框架上,只有在务实层面与国际标准对齐,才能让项目具备被全球市场接纳的资格。戎一平提到,和铂医药正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实现出海,包括技术授权、CRO技术服务及共同研发等,不仅输出候选分子,也输出技术平台和体系能力,中国Biotech在研发成本与执行效率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为早期项目进入国际合作体系提供了竞争力。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昊从法律与知识产权角度梳理了药品交易的主要类型与实务要点。他指出,目前医药交易以许可为主,因其能分阶段分担风险。转让比例较低,而合作开发、NewCo、合资及平台合作等变种交易也屡见不鲜,呈现“技术与资本融合”的新趋势。在知识产权方面,他强调专利布局与权属清晰是交易的核心,不存在所谓“国际专利”,若未在美、欧、日、中等主要市场获得授权,将直接影响交易价值与分成期限。此外,还需关注职务发明、FTO(专利自由实施)风险、生物材料使用及政府资金合规等问题。赵昊提醒,跨境BD交易需兼顾知识产权主体、ODI(对外直接投资)备案、人类遗传资源与数据合规及许可条款设计,只有在合规和法律基础扎实的前提下,中国创新药企才能让科学成果顺利“走出去”。


圆桌讨论环节由华领医药首席执行官陈力主持,嘉宾围绕“创新药授权、并购与资本工具的多维实践”展开深入交流。松禾资本医健基金合伙人张冲从投资机构角度指出,相较于以往以IPO为主的退出路径,当前license、NewCo等多元化交易模式已成为新的价值实现方式,他特别看好未来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的发展潜力。弘晖基金首席投资官、合伙人何幸结合其机构主导的经典并购案例,认为多维度交易工具的运用让投资与退出更加灵活,中国创新药生态正处于蓬勃阶段,未来需要在融资与结构设计上持续创新。环球律师事务所生命科学及医疗业务牵头人周磊则提醒要关注交易中的系统性风险,既包括宏观层面的政策、监管与地缘政治因素,也包括交易过渡期的承诺与分工问题,他呼吁在政府支持与行业协作下推动企业“抱团出海”。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中国业务拓展负责人杨丽媛肯定了中国创新药的数量与质量提升,建议Biotech在推进交易时要明确核心目标与匹配模式,并强调早期合作对于提升效率与信任的重要性。迈威生物高级总监、BD负责人吴宇凡代表Biotech发声,分享了License和NewCo的实践经验,认为这两种模式反映了行业从“买卖产品”向“共享价值”过渡的趋势,并期望未来中国能形成Biotech—Pharma之间的管线内循环,共同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升级。

本次授权与并购论坛的讨论展现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全球化新阶段的信心与行动力。无论是资本方对新型交易结构的积极探索,还是药企、律所、跨国公司在合规与合作层面的深度思考,都折射出产业正在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共建”。正如多位嘉宾所言,未来的创新不仅在于技术本身,更在于合作方式的革新与价值共享机制的成熟。随着中国Biotech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加速,授权、并购及多元合作将持续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也为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可能。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26
302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0-26
336
投资大会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
2025-11-04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