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资讯 政策法规 研发追踪 医改专题
肺癌新王当立
研发追踪 阿基米德Biothech 2025-11-07 6

最强广谱ADC再次超预期。

11月2日,复宏汉霖HLX43(PD-L1 ADC)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键更新数据发布,在推荐剂量(RP2D/RP3D)情况下,≥3级TRAE低至24.7%(2mg/kg剂量组)、28.2%(2.5mg/kg剂量组),疗效数据仍较为亮眼,为后续推进到一线及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奠定了扎实基础。高效低毒又领先一程,HLX43展现出同类最优(best-in-class)和疾病领域最优(best-in-disease)的双重潜力。在NSCLC的治疗上,HLX43展现出全人群覆盖的潜力,对于鳞状/非鳞状NSCLC,有无EGFR突变、有无脑转移、PD-L1阳性/阴性的NSCLC患者人群都具有疗效,计划开展至少8项NSCLC III期临床研究,加上HLX07(创新EGFR单抗)、H药(PD-1单抗)的强势布局,复宏汉霖在肺癌领域建立起系统性优势。

现在创新药行业一个共识是,中国必将涌现国际化大厂。

得肺癌者得天下。肺癌是全球最高发的实体瘤,每年新发患者240万人,每年引发死亡180万人,30年蝉联全球头号肿瘤杀手。进阶大厂,至少应拥有一款代表性大药,而大药多半聚焦于肺癌领域。

HLX43对肺癌中占比最大的EGFR野生型患者具有统治性优势,有望填补免疫/化疗耐药后巨大需求,并且凭借突破性低毒优势,支持未来扩展至一线疗法及与H药、HLX07,甚至PDL1xVEGF双抗联合用药。

0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剂量更低,样本量更大,数据却更好,HLX43把高效低毒做到极致。

基于前期剂量探索结果,复宏汉霖确定2.0 mg/kg或2.5 mg/kg作为HLX43在NSCLC研究中的II期、III期推荐剂量(RP2D/RP3D)。根据这次2.0mg只报鳞状NSCLC、2.5mg报了非鳞NSCLC的数据来看,可以合理推断后面的开发是鳞癌用2.0mg/kg、非鳞癌用2.5mg/kg。其实也是在不同肺癌分型上规划了更精准的临床设计方案。本次在2025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上发布的更新NSCLC人群研究数据,首次合并NSCLC 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持续验证全球临床价值。截至2025年10月22日,研究共纳入174例晚期NSCLC患者,全部患者(100%)接受过铂类药物治疗,约80%和逾30%的患者分别接受过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部分患者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均为后线经治人群。

亚组分析结果

相比WCLC 2025疗效更佳。据山西证券分析,本次数据更新后,2.0mg/kg HLX43(n=33)治疗鳞状NSCLC ORR为33.3%(+4.7pct),其中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3L,n=13)ORR为38.5%(+8.5pct)。

具体来看,游泳图显示在33个可评估的患者中,共11个患者得到完全/部分缓解,另有10例在治疗中的患者尚未出现疾病进展,有望后续治疗中确认为缓解,预计确认的ORR相比这次更新的数据的疗效趋势不会有大的差别。

2.5 mg/kg HLX43治疗非鳞状NSCLC(n=35)ORR为48.6%(+2.4pct),EGFR突变型ORR为50.0%(+4.5pct),EGFR野生型(n=19)ORR达到颇为惊艳的47.4%(+0.7pct),观察游泳图,在19个可评估疗效的EGFR野生型NSCLC患者中,有6例患者已经达到确认的客观缓解,3例经一次肿瘤评估后达到客观缓解的患者仍在治疗中,按照前6例患者获益趋势,极有可能确认PR,令这部分人群最终确认的ORR达到47%,若考虑所有未疾病进展的患者,则ORR还有望更高;大多数既往IO经治的NSCLC中,HLX43在PD-L1阳性(TPS≥1,n=25)患者群体中,ORR为44.0%(+9.6 pct),在PD-L1阴性(TPS<1%,n=43)患者群体中,ORR为39.5%(+1.4pct),疗效不受PD-L1表达限制,有望覆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短期随访下安全性平稳。2mg/kg HLX43治疗NSCLC后(n=89),≥3级TRAE为24.7%,其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TRAE分别为9%、5.6%、1.1%;2.5mg/kg HLX43治疗后(n=85),≥3 级TRAE为28.2%,其中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TRAE分别为10.6%、11.8%、11.8%。考虑到这次披露的更新数据纳入了II期国际多中心研究人群,中位随访时间(~4个月),仅为WCLC 2025数据随访的一半,且此次数据不包含高剂量3.0和4.0mg/kg数据,无法与WCLC 数据直接进行横向比较。随着研究推进和随访时间的延长,安全性表现也将更加清晰。

IO功能进一步验证。17例(9.8%)患者报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5例(2.9%)患者出现免疫相关性肺病,目前均在恢复中。同时,在发生免疫相关性肺病的患者人群中观察到显著治疗获益,包括40.0%的经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及100%的肿瘤缩小率,提示HLX43可能“双管齐下”,其疗效经由小分子毒素以及免疫机制介导。

02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临床试验设计能力,是头部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肺癌市场最大,但竞争也最激烈,如何切入最精准的患者人群及细分适应症,至关重要。

先占有基本盘,手里有粮,心里不慌,EGFR野生型患者是NSCLC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有望成为HLX43的基本盘。

在肺癌中,NSCLC约占比85%,在NSCLC中,EGFR野生型占比高达70%-85%。对于EGFR野生型患者,尤其是免疫经治的患者群体,化疗(多西他赛)仍是二线治疗的基石药物,特别在非鳞状NSCLC领域内,亟待更多新型方案填补治疗空缺。HLX43挺身而出,在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中ORR达47.4%,DCR达94.7%,显著高于于现有疗法,刷新后线疗法获益的天花板。

HLX43海外商业价值极高。美国的EGFR野生型非鳞状NSCLC患者,约为EGFR突变型患者的6-7倍,有很高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所以当复宏汉霖今年在ASCO上发布HLX43的数据后,美国的临床PI态度很积极,来询问能否能加入HLX43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多西他赛失败人群可选药物极少,HLX43在曾接受过多西他赛治疗的三线及后线鳞状NSCLC患者中,ORR达38.5%,DCR为84.6%,疗效突出,提示HLX43的一个优势方向,在多西他赛治疗失败的肺鳞癌人群中具有重要潜力。

分子设计能力也是头部创新药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复宏汉霖执行董事兼CEO朱俊博士形容HLX43为“天选之子”,是具有5种功能的ADC,有旁观者效应,有内吞作用,有肿瘤微环境释放,有免疫治疗,还有抗体本身的ADCC作用,而一般ADC最多只有三个作用,所以HLX43在NSCLC领域具有降维打击的优势。

作为下一代IO-ADC,HLX43具备独特的机制创新,在开展国内临床研究时,国内医生对HLX43认可度较高,入组意愿也高,甚至有人开玩笑说HLX43是“药物界的LABUBU”。

03

浩荡大军,称霸肺癌

卓越的分子设计能力赢得尊重。

在11月2日的国际肺癌前沿及创新论坛现场,国内外肺癌领域的顶尖专家云集。他们在临床中见过各类分子,对哪些分子好最清楚,他们对HLX43、HLX07、H药热情高昂,愿意为这些分子站台。

复宏汉霖还发布了HLX07联合H药一线治疗EGFR高表达鳞状NSCLC的最新随访数据。

在全球NSCLC患者中,EGFR高表达的比例约为40%–89%,在鳞状NSCLC患者中,这一比例更高,接近90%。多数EGFR高表达的鳞癌患者并不携带敏感性EGFR突变,因此无法从EGFR-TKI类靶向药中获益。

目前,晚期或转移性鳞状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以PD-(L)1+化疗为主,但这些研究未针对EGFR表达水平进行患者筛选。这意味着EGFR高表达患者仍缺乏基于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治疗方案。

复宏汉霖HLX07也具备机制创新,通过Fc端改造,显著延长半衰期,实现三周一次给药,与免疫治疗给药节奏高度契合,不仅提升联合治疗的便利性,也有助于保持持续的协同抗肿瘤效应。HLX07+H药,不仅阻断EGFR生长信号,更同步激活免疫应答,极具联合协同治疗潜力。

在最新的中位随访23.5个月分析中,HLX07两个剂量组均实现约70%的ORR和超过90%的DCR,与18.6个月随访时的数据保持一致。高剂量组的中位PFS为17.4个月,低剂量组的中位PFS在随访时仍未达到;两组的mOS和mDOR均未达到。这意味着HLX07联合H药及化疗的治疗获益,将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得以维持。

一线鳞状NSCLC标准疗法的中位PFS在7个月左右,在研竞品中位PFS在10个月左右,本次HLX07+H药超17个月的中位PFS,可谓一骑绝尘。

复宏汉霖既是肺癌领域的先行者,已成功推出9款上市产品,惠及全球超90万名患者,也将成为肺癌领域的新王者,HLX43、HLX07、H药作为肺癌三剑客,全面覆盖非鳞状/鳞状NSCLC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治疗,同时H药联合化疗同步放疗一线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动。

在三特性T细胞衔接器、Hanjugator ADC平台、HAI Club平台三大核心技术引擎的驱动下,复宏汉霖后续还有10个左右早研管线进军肺癌,其中包括高价值项目HLX3901(DLL3xDLL3xCD3xCD28 TCE)、HLX48(EGFRxcMet ADC)。

卓越的分子设计能力是可重复的,复宏汉霖组建了一支浩荡大军,称霸肺癌,势不可挡。